貴州:“農技人員創新創業行動”譜寫農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日前,平塘縣克度鎮前進村安納壩區水稻綠色高產高效示范項目測產驗收,畝產最高達到1086.89公斤。加上之前的湄潭縣1018.16公斤、安龍縣1073.61公斤和興義的全省最高1154.68公斤,這已經是貴州今年第四個畝產超1000公斤的高產示范田。“4個高產示范點畝產超1000公斤,這是有紀錄以來貴州歷史上的首次。”貴州省農作物技術推廣總站主要負責水稻生產的曾濤表示。
由貴州省農業農村廳省級水稻高產“揭榜挂帥”團隊在黔西南州興義市實施的水稻超高產示范田最高畝產達1154.68公斤,再創貴州省水稻高產新紀錄。貴州省農業農村廳供圖
不止是水稻!8月11日,石阡縣坪山鎮鳳凰屯村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百畝方高產示范區,大豆最高畝產106.26公斤、玉米最高畝產599.65公斤,實現了玉米提產量,多收一季豆﹔8月23日,正安縣安場鎮勝利社區酒用高粱百畝方高產示范區平均畝產499.85公斤,高出增產指標11.08%﹔8月24日,遵義市播州區新民鎮淨作玉米百畝高產示范區平均畝產達827.9公斤……而在這不斷刷新的紀錄背后,都離不開今年貴州省推出的一項創新舉措——“農技人員創新創業行動”。
桐梓縣茅石鎮團結村大豆玉米種植示范基地。彭光杰攝
今年以來,中央高度重視糧食安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央一號文件,都對抓好糧食生產做出明確要求,並首提“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貴州為壓實糧食安全生產責任,真正實現“藏糧於技”,結合省委省政府“作風建設年”要求,創新性地在全省農業農村系統開展了“農技人員創新創業行動”,旨在通過該行動,激勵全省各級各類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生產一線開展技術指導服務,推動貴州農業高質量發展,圓滿完成今年糧食生產任務。
中國工程院院士、貴州大學校長、貴州省農技人員創新創業行動專家團團長宋寶安(右1),貴州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省激勵農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行動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張集智(中),率隊到清鎮市暗流鎮調研激勵農技人員創新創業行動。貴州省農業農村廳供圖
行動分為基礎性示范服務和“揭榜挂帥”兩個部分,農業技術人員或技術服務團隊,可根據專業特長和服務意願,提出相應的目標任務,與農戶或農業經營主體簽定服務協定﹔也可以在開展基礎性示范服務的基礎上,申請參與任務目標更高的“揭榜挂帥”。通過嚴格考核,貴州將對在創新創業行動中組織發動好、推廣面積大、實施效果佳、群眾評價高,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團隊和個人在評優評先、職務晉升、職稱評聘等方面給予優待。
望謨縣農技人員現場講解果樹修剪注意事項。望謨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那是我近年來開過氣氛最緊張的會。”回憶起4月22下午的那場動員部署會,參加創新創業行動的付浩依然記憶猶新。因為正是通過那場會議,讓一些習慣了“指導”“調研”“授課“的農技人員,真正體會到了業績綁到身上的壓力!“領導,請問我們單位的`點'在哪?”“沒有安排,服務的農戶大家自己聯系,團隊成員也不局限單位,可以省、市、縣、鄉聯動,可以跨行業組合。”“領導,我在單位是內勤,好多年沒摸過專業了!也要下去嗎?”“當然,要不你年終評先選優的時候拿什麼和同事比?你在這個單位多少年了?同事間不交流學習的嗎?這次下去你可以找個師傅帶你,找不到可請團隊給你推薦。”會議結束后,很多農技人員知道,扑在知網上爬格子評職稱的風,變了。
“我們一方面想通過這次行動正真實現讓農技人員送技術下鄉,另一方面也是為干部的成長考量,希望大家在服務基層的過程中提高技術、淬煉作風。”貴州省農業農村廳人事處處長、省農技人員創新創業行動辦公室負責人王文虹表示。
貴陽各類農技人員下沉田間地頭服務農業產業發展。貴陽農業農村局供圖
是騾子是馬牽出來溜溜,農業是最能驗証付出與收獲的行業。當前,貴州省農技人員創新創業行動工作領導小組正在組織力量對各級農技人員基礎服務和“揭榜挂帥”的成績進行驗收,農技人員帶去的良種、在服務中實施的良法,在歷經了氣候和時間的考驗后,都凝聚在了金燦燦的收獲中。每位參加行動農技人員的業務水平和工作作風,也將在最后的驗收中得到驗証。
在這場行動中,有的農技收獲了高產的喜悅,有的和農民結下了友誼,有的在相互交流學習中提高了技術本領。農技人員的子女,也在父母忙碌的身影中切身體會到了“珍惜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貴州省農業農村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