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戰疫︱戳!高、中、低風險地區市民這樣做好個人防護

9月16日,貴陽貴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十六場)新聞發布會召開。貴陽市疾控中心黨委委員、副主任蔣家俊就處於高風險、中風險、低風險地區的市民如何做好個人防護進行了回答。
高風險區居民:
首先應做好每日健康監測。密切關注自身是否存在發熱、干咳、乏力、咳痰、咽痛、腹瀉、嗅(味)覺異常、鼻塞、結膜炎、肌痛等新冠肺炎相關症狀,如有異常應立即報告,不得謊報、瞞報。
第二是保持居室通風。每日至少上午、下午各1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溫度適宜時,可使窗戶常開。
第三是在居家開門取物品、核酸採樣、扔垃圾等環節應規范佩戴口罩,並於開門前后做好手衛生。
第四是坐便器、淋浴排水地漏水封應及時補水。每天注水2次以上。沒有水封條件的,在使用后應加蓋封堵,或使用硅膠墊、膠帶等材料進行封堵。
第五是保持良好衛生和健康習慣。居室每日至少進行一次濕式清掃,以保持清潔為主,必要時進行消毒。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或肘部衣服遮住口鼻。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棄置於垃圾箱內。垃圾袋要扎緊封口,並對其外表進行消毒。
第六是保持良好心態。不焦慮、不恐慌。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同時保証營養充足,宅家也不要熬夜,要保証睡眠質量,提高自身免疫力。
中風險區居民:
應做好每日健康監測。如有異常應立即報告,不得謊報、瞞報。
其次,中風險區居民“人不出區、錯峰取物”,要注意與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社交距離。嚴禁在區域范圍內任何場所進行聚眾打牌等聚集性活動。
第三是進行核酸檢測時,應服從安排,全程配戴好口罩,嚴格保持1米及以上距離,並避免觸碰外界環境。
第四是收取快遞或物資時,應佩戴口罩和手套,盡量不帶入室內拆封,並對外包裝做預防性消毒,拆封后的外包裝放入集中收集點。事后做好手衛生。
此外,中風險區居民也應做到高風險區第二、四、五、六方面的防護措施。
低風險區居民:
要做到常通風、不聚集、不扎堆,保持社交距離,規范佩戴口罩,注意手衛生,同時應積極配合做好區域核酸檢測。此外,應全程接種新冠疫苗和加強針,並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金艾 田旻佳 岳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