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抗擊新冠肺炎 | 貴州時刻

石玉萍:強忍悲痛 奮戰“疫”線

2022年09月16日11:58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疫情就是命令。在危急關頭,總有一群人,義無反顧地堅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危險的地方去,身著防護服成為前仆后繼的“戰士”,他們爭做戰疫“急先鋒”,防疫“守衛者”,晝夜奮戰,隻為阻斷疫情傳播。

然而,鬆桃苗族自治縣民族中醫院護理人員石玉萍就是逆行者之一。2004年9月,石玉萍參加工作,一直以來她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在本職崗位上發光發熱,用專業技能協助促進全院護理水平和護理質量不斷提高。

突發疫情 她聞令而動

貴陽疫情爆發后,醫院多次召開會議傳達貫徹落實全省衛生健康系統疫情防控會議精神。雖還未接到上級部門具體工作安排,但石玉萍深知疫情形勢的復雜性和疫情防控的緊迫性,第一時間主動請纓征戰“疫”線。

石玉萍上門採核酸。

石玉萍上門採核酸。

“如有需要,讓我上!”

2022年9月2日晚,醫院接到緊急支援通知,3日凌晨5點半,石玉萍自豪地加入鬆桃縣第二批援“筑”醫療隊出征貴陽。到達貴陽入住酒店后,還沒來得及稍作休整,便收到立即進入各個小區開展核酸檢測的任務。這一天,他們持續工作到晚上十一點。

鏖戰疫情,她不知疲憊

在馳援的十余天裡,石玉萍的工作隻有一件事,那就是核酸採集。她跟著團隊輾轉於多個小區、奮戰在多個採集點,奔波於多個樓層,披星而出,戴月而歸。

石玉萍採核酸累了打一個盹。

石玉萍採核酸累了打一個盹。

面對數量龐大的採集人群,她不厭其煩地循環著消毒、取咽拭子、採樣、封裝、消毒等步驟,嚴格執行採集一人,手消一次。隨著採集次數逐日增加,石玉萍對於採集流程也越來越得心應手,以往採集一個人的時間慢慢地可以完成三、四個人的採集。但她的手腕因長時間重復勞作而酸痛,身體因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而僵硬。“任務結束時整個人都想癱倒,但隻要我能快一點兒,他們就能少等一會兒,結果就能出來早一點兒,這很值得!”石玉萍揉著手腕一臉滿足。

上門採集核酸時,時常會遇到年紀較大的獨居老人,他們大多數對手機操作不熟練,石玉萍和隊友一步一步教他們注冊、掃碼。偶爾遇到住戶對靜默管理的防控措施特別不理解,脾氣暴躁,不配合採集時,石玉萍都壓下心頭的委屈,一遍一遍地耐心解釋,消解他們困惑與不耐,她還反復宣傳防疫知識。他們一戶一戶地敲門、解釋、採集,一棟樓跑下來,嗓子發疼,汗流浹背,衣服常常干了又濕,濕了又干。

親人離世,她含淚堅守

臉上的勒痕、僵硬的手臂、浸濕的汗水仿若戰“疫”的榮光。在這背后,深藏著石玉萍對家的牽挂。父親重病臥床,丈夫下鄉駐村,未滿三歲的小女兒也需要人照顧。

石玉萍與她的戰疫隊友

石玉萍與她的戰疫隊友。

請戰的決心被反復拉扯著,這一刻,是母親接過她肩上沉甸甸的擔子,讓她放心去,安心工作。

9月10日中午,一通始料未及的電話讓正在開展核酸採集的石玉萍頭暈目眩。“也許是有預兆的,親友們都知道我們在這邊上下班不定時,從不打擾我,這麼久我都沒在這時候接到過電話。”石玉萍哽咽地說。

當天,72歲的父親因病醫治無效去世。

她仍舊記得出發前與病床上的父親告別時的情景。此時,父親看出她的猶豫不決,氣喘吁吁地說:“別擔心,我會等你回來!”聽了父親的話,石玉萍毅然離開,而他卻食言了。

未曾想到,9月2日一別,便是永別。作為女兒,她理應回家為父親守孝奔喪,由於疫情和工作原因,她卻不能回來送老人最后一程。自責、愧疚、無奈涌上心頭,眼淚奪眶而出。

隊友察覺她的異常,了解情況后勸她休息,她只是搖搖頭,用力擦干眼淚,哽咽說道:“沒事兒,我們繼續!”隨即投入工作,隻有微微顫抖的身軀暴露著心中的不平靜。隨后,她化悲痛為力量,用實際行動回報家人的支持,為贏取更大的勝利做出醫務人員應有的貢獻。

特殊時期,全力以赴是對疫情最有力的回擊。一襲白衣之下,她是母親,是妻子,更是女兒﹔白衣之上,她化身戰士,用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決心,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意志鑄造守護人民健康的堅固防線。(文/圖 田靚雯)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