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貴州要聞

織金縣:一家兩代人傳承最美參軍“接力棒”

2022年06月22日13:50 |
小字號

走近織金縣珠藏鎮先鋒村張青華的家門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門檐上三塊金燦燦的牌匾“光榮之家”,說起這三塊沉甸甸的牌匾,張青華逢人就會向他們笑著介紹道:“我的寶貝女兒也去當兵了,我們一家四口呀,出了三個軍人,可謂是‘軍人世家’啊!”每每說起自己的女兒張小念,張青華臉上總是抑制不住的喜悅和驕傲。2018年9月,正在上大學的女兒毅然決定攜筆從戎、穿上軍裝、踏入軍營,一家兩代的“軍人夢”就此圓滿。

張小念參加軍事訓練考核。受訪者張小念供圖

張小念參加軍事訓練考核。受訪者張小念供圖

一家兩代三人從戎  薪火相傳家國情

“帶著五彩夢,從軍走天涯,女兒十七八,集合在陽光下……”當張小念剪掉及腰長發,理一頭干淨利落的短發,穿上軍裝,站軍姿、敬軍禮,父親張青華就忍不住稱贊:“我們全家人的希望,一定要替哥哥和爸爸再去扛一扛那大槍,替我們好好保衛祖國。”

張青華在1990年3月應征入伍,成為雲南陸軍某部隊的一員。從軍期間,張青華聽從上級指揮,服從領導,積極錘煉打仗本領,多次被評為“優秀團員”、“優秀士兵”,在1992年11月榮立個人三等功,為新中國的建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從部隊退伍后,他把軍人作風帶到了工作崗位上,在村裡建立了一個規模不小的牲畜養殖場。作為村裡遠近聞名的“養殖大戶”,張青華一直用部隊培養出來的吃苦耐勞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品質來經營生產養殖工作,無論是身處在軍營還是退役返鄉,他始終都牢記自己是一名軍人。

張小念參加軍事訓練考核。受訪者張小念供圖

張小念參加軍事訓練考核。受訪者張小念供圖

“我從小就知道爸爸當過兵,他常常給我們講很多關於軍隊的故事,也給我們看過他在軍營的照片,我看了之后就感覺很威風帥氣,總幻想有一天能像他一樣當一名解放軍戰士。”在父親張青華的言傳身教下,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本色深深烙印在兒子張習軍的心田,一直渴望自己能穿上那一身軍裝,像爸爸一樣做個保家衛國的鐵血好男兒。2014年9月,高中畢業的張習軍在父親的支持下,踏上了軍旅路,實現了兒時的夢想,成為武警西藏總隊某支隊的一名武警。

“父親給我取名習軍,我能感受到父親對我的殷切希望,愛軍習武,要干就要干出個樣兒,絕不丟家裡的臉!”這是張習軍當兵前在家裡立下的誓言。

誓言如山,言出必行。張習軍入伍后,把刻苦訓練、奮勇爭先作為自己的人生格言,站崗執勤、維穩處突、抗洪搶險......在一切任務、困難面前他主動請纓,沖鋒在前,從不退讓。

2016年9月,帶著遺憾和不舍,張習軍脫下了軍裝,回到校園完成學業,畢業后就職於織金縣交通系統。“軍人的稱號是我一生的榮耀,當兵的經歷是我一生最寶貴的財富,如果有一天祖國需要我,我會義無反顧沖在最前面!”張習軍說,“現在我雖然不在部隊了,但我仍然會在新的崗位上繼續保持軍人的優良作風,干出最大的成就,回報社會,回報家鄉。”

2018年9月,正在上大一的女兒張小念順利從兒子張習軍的手裡接過“接力棒”,光榮地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為了張家第一位女軍人。

妹妹接過鋼槍  帶著哥哥的夢繼續前行

對於張青華的女兒張小念來說,或許沒人能想到她會主動報名參軍,而且是到條件極其艱苦的高原——西藏當兵,從小就在蜜罐裡長大的她,是全家人的寶貝,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心裡怕摔著。2018年,當秋季征兵宣傳在校園發動后,張小念毅然決定在網上報名。許多朋友和同學們都勸她:“部隊裡是要吃很大的苦,在學校好好學習安安心心畢業多好,何必要去遭那份罪?”“既然決定了就不能打退堂鼓!”張小念斬釘截鐵地回答道,“我的爸爸和哥哥都曾是軍人,我要把他們那時的遺憾都彌補回來,再苦再累,我都會堅持下去!”

在征兵報名、體檢、政審考核通過后,張小念夜晚激動得睡不著覺,第一時間將消息告訴了父親張青華,而對於女兒的選擇——去西藏當兵,他其實並不感到意外,因為從小兩兄妹都很要強,什麼都要一決高下,如今她有機會走上哥哥曾經走過的路,她肯定要去。

張小念參加軍事訓練考核。受訪者張小念供圖

張小念參加軍事訓練考核。受訪者張小念供圖

與很多在軍人家庭長大的孩子一樣,張小念一點不矯情,性格開朗得像個男孩子。對於即將開始的軍旅生活,這個年輕的姑娘眼裡充滿向往,她說,到了部隊一定好好表現,盡全力做到最好,像爸爸和哥哥當年一樣,用實際行動報效祖國。

從一名地方大學生到一名高原女兵,“假小子”張小念立下誓言要做能文能武的“鏗鏘玫瑰”,要在軍營干出一番事業。

在新兵連,她是出了名的“狠”,面對一系列高強難度的訓練科目,戰友們都是“適可而止”,而在她眼裡,一次不達標,就來十次,一回上不去,就上十次,不達到優秀決不罷休。2021年6月,帶著一股不服輸的勁兒,張小念報名參加西藏軍區“雪域之巔·2021”群眾性練兵創破紀錄活動,經過頑強拼搏、超越自我,獲得女子組“全副武裝手榴彈投遠”第2名﹔9月,參加旅2021年度群眾性練兵比武活動暨第二屆軍事體育運動會,取得“3分鐘跳繩”第3名的好成績﹔她在精武強能的同時,也不忘提高自身文化素質,充分利用業余時間自學新聞理論知識,累計在多家主流媒體刊稿90余篇(條),也因此獲得了“四有”優秀士兵稱號和個人三等功,兌現了參軍時的諾言。

都說巾幗不讓須眉,張小念充滿自信地說,能延續爸爸和哥哥的軍營夢想,並將它們化為自己前行的動力,也是對自己能力的一次考驗,在未來,她會繼續發揚紅色家風,爭取在更為廣闊的舞台上發光發熱。

紅色記憶木箱子——老張家的傳家寶 

在張青華的家中,珍藏著一個29年前有些掉漆的米斗般大小的軍綠色箱子,張青華說這是家裡的傳家寶,裡面記錄著兩代人的紅色故事。

說起這個軍綠色的小箱子,張青華依稀記得第一次見到它,是新兵下連的時候,同鄉退伍老兵送給他的“紀念品”,他一直把它當成寶貝小心翼翼地保存著。

“咦?這裡怎麼還放著一個破箱子,多影響內務標准啊,趕緊把它拿去丟了!”一天,檢查內務的班長晏和榮發現床底下藏著一個箱子,一時沒多想,便把它拉了出來,“怎麼辦啊,這是張青華藏的,可他去衛生所看病了,放哪兒啊,要不丟了吧……”同班戰友方興友和魏強在一旁小聲嘀咕道。

“等等!”晏班長越想越不對勁兒,便蹲下身子,打開箱子一看,發現裡面放著張青華的入伍通知書、日記本和父親張懷清寄給他的家書,班長不忍將它們“丟棄”,便叮囑兩人:“等張青華回來后讓他把自己的私人物品收好了,別到時候給弄丟了!”

沒等晏班長話音落完,張青華就推門而入,看著大家在床邊指著自己的“寶貝”討論著,他一把搶過:“你們可別小看這個箱子,這可是我老鄉給我的“軍功箱”,我要把它的填得滿滿的!”

時間一晃,張青華的三年軍旅生活過去了,“軍功箱”也逐漸“鼓”了起來,裡面裝滿了各種獎勵証書和軍功章。在退伍返鄉那天,戰友們還調侃道:“你這‘軍功箱’還裝得下嗎?可一定得好好給它傳下去啊!”不承想,如今張青華的“軍功箱”已從兒子張習軍那裡傳到女兒張小念的手裡,並且裝得滿滿當當的。每當提及張青華這“軍功箱”要傳到何時時,他總是堅定不移地說,要一代代傳下去,傳給自己的子子孫孫。

這麼破舊的一個小箱子,也許在外人看來,它一文不值,但對張青華一家來說,它見証了兩代人的成長,承載著兩代人的紅色記憶,更凝聚著兩代人的汗水和心血。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作為一名軍人和軍人家屬是光榮的,也是需要付出的,張青華一家兩代人將責任與擔當完美地融入到整個家庭的骨血中,接力延續愛國情懷,積極響應參軍入伍建功軍營,這在當地成為了一段佳話。(圖/文 母長號、張忠義)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