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納雍:就業不用去遠方 家鄉就是好地方

2022年6月17日,貴州森雍手袋制造有限責任公生產車間加工現場。
近年來,納雍經濟開發區的70家企業,讓7000余人在家鄉找到了工作,實現了群眾“就業不用去遠方,納雍就是好地方”的就業願景。
走進貴州森雍手袋制造產車間,機器轟鳴,工人忙碌,一卷卷布料經過制版、剪裁、平車、熨燙、品檢等復雜的工序后,變成一個個精致漂亮的多功能收納袋,等待漂洋過海,賣到歐美、日本消費者手中。宣傳屏上滾動的工資信息,展示了工人的勞動收獲。
2022年6月17日,貴州森雍手袋制造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加工現場。
2021年11月,廣州一企業將業務擴展到貴州納雍,並於今年2月8日正式投產,吸納了當地240余名群眾進廠務工。要想留住員工,收入和服務是關鍵。
為此,貴州森雍手袋制造企業從保障員工合理收入角度出發,採用“保底+計件”並行的工資模式,月工資達不到3000元的,按3000元/月計算,超過3000元的,按計件算,計件工價與廣東沿海同行業執行同一標准。“4月份就有幾位員工工資突破7000元,工資達5000元以上的就有20多人。”談起員工工資,相關負責人雷宜芳如是說。
2022年6月17日,貴州森雍手袋制造有限責任公司員工在加工收納袋。
除了保障員工工資待遇,該企業還在提職晉升和人文關懷上做文章,讓員工擁有歸屬感。“我們所有組長級別的干部都從納雍本地的優秀員工中培養產生。同時,我們還包吃包住,所有員工宿舍都配有熱水器,節假日不僅可以休息,還有禮品發放。”
家住文昌街道茶都社區的周琴,在貴陽做小生意多年。隨著父母年齡增大,早就有回家照顧父母的打算,卻因為回家沒有固定收入,讓回家的打算一度擱淺。
今年春節,在社區干部的牽線搭橋下,周琴來到貴州森雍手袋制造廠上班,實現了其賺錢顧家兩不誤的夢想:“印象當中的納雍務工工資就是兩三千,進了這個廠,經過自己的努力,一個月能拿到六七千,最開心的是每天可以陪伴父母。”
2022年6月17日,貴州森雍手袋制造有限責任公司員工在品檢。
這裡的工資待遇和優越的務工環境,不僅吸引了本縣群眾就近就業,還實現了鄰縣(區)群眾市內就業的願景。畢節高新區(金海湖新區)的鄧生菊“很高興能和愛人在同一個地方上班。在這裡,我每天都能做200多塊錢,一個月有五六千工資,工作環境也不錯,其實務工沒必要去外省。”
據介紹,2月8日,專為阿迪達斯、耐克、優衣庫等多個知名品牌提供代工服務的相關企業,通過東西部協作引進入駐納雍后,廠房裝修、設備採購安裝、工人招聘培訓同步推進。經過一個多月的籌備,共開發出了2000個優質崗位,已於4月1日正式投產,吸納了當地780余名群眾進廠務工。
晶煌制衣有畢節市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在品檢。
當得知家鄉建了大廠,很多曾有省外務工經歷的鄉親不再外出,還可就近上班。家住納雍縣居仁街道桃園社區的馬榮菊經過對比,覺得還是要回到家鄉上班,不再出遠門去廣東、浙江、江蘇等地務工。他說“結婚以來,一直都在外面打工,來晶煌制衣廠上班后,感覺各方面都比較好,尤其這裡可以帶孩子上學,是件幸福的事。”(圖/文 楊英、盧鳳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