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新聞頭條

貴州清鎮市坪寨村耕讀書屋——

鄉親們的農技課堂

本報記者 蘇 濱 陳雋逸
2022年04月22日08:0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沿著蜿蜒的小路驅車前行,穿過油菜花田,轉角拐進一座小院,“耕讀書屋”4個大字映入眼帘。在貴州省清鎮市衛城鎮坪寨村,這家書屋已設立半個多世紀,承載著幾代人記憶。

“書屋現有藏書3萬多冊,包含醫療衛生、農業、科技、政治、經濟等類型。”上世紀70年代,20歲出頭的周光俊創辦了耕讀書屋,“我打了4個木書架,把家裡1000多冊藏書整理上架,擺在十幾平方米的茅草屋裡,免費供村民借閱。”

為何取名耕讀書屋?周光俊有自己的考量:希望村民們能夠在勞動、耕作之余來看書,獲取知識。

工作后,周光俊有了穩定的收入,買書更加頻繁,“除了自己喜歡的古典文學,還買了許多種植、養殖、科技方面的書。”

“村民來書屋看書,真能學到技術。”周光俊回憶道。10多年前,鄰居劉發義嘗試種西瓜,每逢空閑就到耕讀書屋翻看農書。如何進行田間管理?生病了用啥藥?不同土質適合什麼品種?這些問題,劉發義在書裡找到了答案。如今,她已成為村裡的西瓜種植大戶。

隨著農家書屋建設的推行,耕讀書屋成為坪寨村農家書屋。政府每年會補充上百冊圖書,書屋裡的藏書越來越多,類型越來越多樣,此后又逐漸添置了桌椅、投影儀等,閱讀條件進一步改善。

寫作培訓、學術研討、文藝活動……如今的耕讀書屋從單一的閱讀空間,轉向豐富多樣的文化空間。23歲的大學生陳光美也是受益者。“我從初中起就常來書屋,在這裡參加了不少寫作培訓,作品還發表在市文聯主辦的刊物上。”周末間隙,陳光美仍會來幫忙打點書屋,“走進書屋,就好像來到一座小型圖書館。”

“我太喜歡書,就是個書痴。這麼多書,與其塵封起來,不如拿出來跟大家分享,共同學習。”談起創辦書屋的初心,周光俊語氣堅定,“書屋從沒收過租金和押金,人多的時候一天有幾十個,少的時候隻有幾個,我會一直辦下去,讓書屋成為鄉親們的精神文化空間。”

原刊於《 人民日報 》( 2022年04月22日 第 19 版)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