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地方網群>>黔東南州視窗>>時政要聞

凱裡市:“紅色陣地”連成片 黨旗飄揚別樣紅

——“一站一室一中心”標准化規范化建設全面推進

2022年04月14日17:40 |
小字號

4月13日,凱裡市白午街道銅鼓村黨群服務中心黨員活動室裡,村兩委成員和部分村民正在這裡參加支部集中學習,並就黨建促鄉村振興開展熱烈討論,你一言我一語,氣氛熱烈。

參加學習的村副支書許元有感慨地說:“現在辦公條件越來越好,設施更加完善和規范化,開會學習有專門的黨員活動室,我們很有歸屬感,工作也更有動力了!”

銅鼓村黨員活動室學習場景。粟瓊攝 

“沒修好這個活動室之前,我們都在旁邊這個小辦公樓辦公,又小又擠,開會干部群眾都坐不下,功能也比較單一。現在好了,新的村級活動室建好后,增加了村黨組織辦公室、黨員活動室、便民服務站、綜治中心、會議室、閱覽室等,我們辦公更加高效便捷!”白午街道銅鼓村村支書趙永明感受最深,也最有發言權。

正午的凱裡市白午街道銅鼓村,新建的黨群服務中心黨徽金光閃閃、國旗迎風飄揚,“聽黨話跟黨走”的標識格外鮮艷奪目,村民們來來往往,臉上喜氣洋洋,好一幅欣欣向榮的和諧畫卷。

這樣的場景,在如今的凱裡大地上正“遍地開花”。2021年,凱裡市分三個批次實施166個黨群服務中心規范化建設,目前已完成28個“一站一室一中心”標准化規范化建設,成為彰顯政治效應、密切黨群關系、引領干事創業的“紅色陣地”,讓黨的“紅色陣地”黨旗飄揚,引領群眾聽黨話跟黨走,戰斗堡壘更加堅固。

灣水鎮綜治中心服務窗口。粟瓊攝

“鄰裡要團結和睦,互幫互助,不要有隔閡......”4月13日,凱裡市灣水鎮江口村綜治中心接待窗口,綜治中心主任楊昌君正在給來訪群眾吳紅福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實時成功化解矛盾糾紛。據楊昌君介紹,綜治中心依托“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的形式,出台10余項制度,就目前農村普遍存在的婚戀糾紛、鄰裡糾紛、宅基地糾紛和農村消防安全等成立專門的排查和調解專班,確保矛盾糾紛不出村,成功化解矛盾糾紛3起。

綜治調解場景。粟瓊攝

4月13日,全國文明村寨凱裡市大風洞鎮石板村黨群服務中心一樓便民服務站大廳,正在這裡辦理社保業務的村民楊通勇高興地說:“這裡辦理社保和醫保業務很方便,不用再像以前那樣跑來跑去鎮上了,有空的時候還可以來農家書屋看書學習,真的是省時省力又省心,感謝黨委政府,我們一定聽黨話跟黨走!”

銅鼓村便民服務場景。粟瓊攝

高位推動,精心統籌謀劃。市委高度重視,州委常委、市委書記王鎮義堅持將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標准化建設納入基層黨建的重點工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多次深入基層一線現場辦公和督導,帶動各級黨組織書記把責任牢牢扛在肩上、緊緊抓在手上,在全市上下有效統一了思想、凝聚了力量。

強力推動,壓實工作責任。市委組織部統籌抓總、挂圖作戰,採取日督查、不定期通報機制,層層傳導和壓實各方責任。市委產投委民生辦充分發揮督導督查利劍作用,和組織部門相互協作,全力確保工程建設有序推進,切實把黨群服務中心建設成為“精品工程”“民心工程”。

多措並舉,匯聚攻堅合力。面對資金難題,市委組織部通過劃撥黨建專項經費支持村級活動場所配置必要設施﹔凱棠鎮發揮“領導包片、部門包村、企業聯村”的幫帶作用,採取鎮黨委為每個村解決5000元、村級自籌5000元、幫扶單位幫扶5000元的“3個5”模式﹔白午街道採取工貿公司與承建單位合建的方式,以及凱裡學院等幫扶單位為幫扶村出資出力解難題的方式,形成攻堅合力,著力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

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張遠洋表示:“我們按照‘布局整齊、擺設規范’的要求,堅持‘一室多能、一室多用、多室共用’的原則,實施全市166個行政村的村級活動室標准化規范化建設,在政治引領、服務群眾、凝聚人心、民族團結、推動發展、維護穩定、法治宣傳、文化活動等建設上下功夫,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全面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粟瓊、黃軒俊、黎北平)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