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思南視窗>>強縣建設

思南15余萬畝春茶迎來了採摘黃金期

2022年03月24日09:00 |
小字號

春光回暖,春芽萌發。眼下,正是“早春茶”採摘良時,思南縣15余萬畝春茶紛紛吐露新芽,迎來了採摘黃金期。

“我們在採摘的過程中一定要按標准是提手採。”在張家寨鎮林家寨村大灣茶園基地裡,一壟壟茶樹隨風搖曳,嫩綠的新芽迎風而立。200余名採茶工人正圍在思南縣茶桑技術推廣中心農技專家張澤慶身旁,認真聆聽專家對茶青採摘技術要點的培訓,仔細觀看著專家現場示范採摘。

磨刀不誤砍柴工。學會了採茶技術,讓採茶工人們的採茶效率大大提高,採摘的茶葉品質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通過他們培訓我學會了雙手採茶而且速度變得特別的快,一天平均可以採5斤到6斤左右。”採茶工人張麗蓉說。

同樣在孫家壩鎮葛臘寨村新星生態茶業專業合作社茶葉基地裡也是一派忙碌的景象。數十名採茶工人一大早就挎著茶簍,來到基地裡採茶,手指翻飛間,將今年第一茬新芽放入茶簍。

據孫家壩新星生態茶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何光昌介紹,由於今年這個氣候原因,今年春茶採摘時間比往年稍微要晚十幾天,他們這兩天正在組織人工採茶,一天有七八十個人,一天有100多斤茶青。

經過幾個小時的“戰斗”,茶簍裡裝滿了翠綠的茶青。看著茶簍裡幾個小時忙碌而來的勞動成果,採茶工人們略顯疲憊的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思南縣新星生態茶業專業合作社基地採茶工人周月平說:“一天採的茶葉稱了就付錢,最高的時候我們一天可以拿到差不多200塊錢,摘得慢的一天也有100塊錢。”

同時,楓芸鄉境內6000余畝春茶盡情吐綠,已陸續進入採摘期,茶農抓住“明前茶,貴如金”價格優勢,抓緊採摘加工。

在該鄉金星村茶園裡,隻見茶農穿梭於茶壟之間,一掐一拈,動作嫻熟,不一會兒,茶筐就裝滿嫩嫩的綠芽。

“閑暇時就上山採茶,一天也能掙到一兩百塊錢,既能照顧一家老小,又能補貼家用,兩全其美!”當地茶農紛紛喜滋滋地說。

據該村黨支部書記尹驍介紹,之前,金星村300多畝茶葉基地因承包方經營不善,導致茶園荒廢了兩年。去年,該村重新申請了管護資金,以“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擔起責任,盤活了茶產業。

“採茶是35元�斤,過秤就付錢,絕不拖欠。”該村村委會副主任李宗慧介紹,由於村委會前期與茶葉加工廠對接,茶青加工及銷售市場順暢,保障了茶園資金周轉及時,為該茶園“東山再起”開好了步。

在該鄉的紅旗村,思福實業集團正在召開思南縣集泓生態茶葉農民合作社2021年社員土地入股分紅大會,會上茶農拿著分紅,臉上樂開了花。“這次我家土地流轉費有1800元,可多嘞!年紀大了,就這樣把土地流轉出去,不僅能拿到流轉資金,自己也能輕鬆養老!”紅旗村張海笑逐顏開。

“每年這個時候我們都會信守承諾,為群眾發放土地流轉金,今年發放了6.2萬元,7年來累計發放45萬余元了。”思福實業集團負責人肖劍寬介紹說:“今年茶葉長勢好,每天都有近百人上山採茶,每人每天都能有一百到兩百塊錢的收入。同時,每天採摘各類茶青1300多斤。”

入春以來,楓芸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茶葉採摘、加工、市場對接工作,並派出相關工作人員前往當地茶葉基地及加工廠調研、指導,為提高茶葉的下樹率,更好地發展茶產業提高了技術支撐。

“茶葉作為楓芸鄉支柱產業之一,我們要端穩茶農‘茶碗’,緊緊抓住早茶採摘搶收關鍵期,做好加工,找好銷路,帶領群眾增收致富。”該鄉黨委書記田昌慧表示。

產業“一子落”,發展“滿盤活”。如今,楓芸鄉6000多畝的春茶採摘,讓茶農的“綠葉子”變成一張張“紅票子”,也為該鄉群眾增收拓展了渠道。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我縣堅持走“生態保護,綠色至上”之路,把生態茶作為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重點發展,加強品牌打造、市場開拓和利益聯結。目前,通關SC認証企業12家,獲“梵淨山茶”商標授權企業8家、“貴州綠茶”地標使用權5家,“思南晏茶”成功注冊國家地理標志証明商標,榮獲“全國重點產茶縣”“中國名茶之鄉”等國家級稱號。茶園的發展,給老百姓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收入,一片小小的綠葉,帶富了一方百姓。

據悉,目前我縣的投產茶園全面開採,預計春茶產量達到3360噸,產值達到7億元左右,帶動5萬多人就業,人均增加收入達到2000元,春茶主要以訂單銷售為主,遠銷上海、廣東及西北市場。(阮進勇、張慶慧、周濟、楊麗) 

來源:思南縣政府網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