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貴州要聞

鄉村要振興 人才來引領

遵義“雙培養”工程打造人才“蓄水池”

2022年03月24日09:20 | 來源:貴州日報
小字號

本報訊 (記者 潘樹濤 通訊員 田雙雙)“梁書記知識面廣,干事創業有沖勁,吃苦在前,在她的帶領下,我們村發生了很大變化,尤其是發展村級股份經濟聯合社后,我們獲得了實實在在的收益。”湄潭縣興隆鎮廟塘壩村不少村民這樣說。

村民們說的梁書記名叫梁光琴,是廟塘壩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還是市級鄉村振興領軍人才培養對象。從2016年12月到村工作后,她帶領村民發展茶葉共計7400畝,引進企業對全村茶園實施“歐標茶園”建設,提升了茶葉的產量和品質,實現了群眾穩定增收。2021年,該村村民共獲得分紅224.6萬元。

鄉村要振興,人才是關鍵。為破解鄉村振興人才引不進、留不住和“前無領軍、后繼無人”等現實問題,近年來,遵義市全面加強村級組織人才隊伍建設,探索實施“雙培養”工程,著力培養一批村級組織領軍人才隊伍,同時在中等職業學校培養鄉村振興人才充實村級人才后備力量,不斷完善人才“蓄水池”,為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堅實的組織保障。

實踐中,遵義市按照“優中選優、能中選能”的原則,採取“自下而上、上下結合、層層推薦、比較遴選”的方式,在全市擇優選拔100名作為市級領軍人才,各縣(市、區)自主選拔344名作為縣級重點培養對象。為加強村級后備力量隊伍,該市從村干部、大學生村官、返鄉創業青年、致富能人、退役軍人中遴選2875名優秀村級后備力量作為培訓班學員,逐步建立村級后備人才隊伍庫,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為提升能力水平,遵義市按照“因材施教”“因需施教”的培養思路,充分發揮各地黨校、職校、紅色教育基地等陣地作用,建立市縣兩級聯動培養機制,通過搭建“請進來”“走出去”橋梁,市級分批次組織到省外、市外先進地區考察學習,不定期、分批次召開座談會,有針對性地對培養對象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解答。縣級黨委充分結合本地實際,組織開展專題素質提升培訓和實踐提升培訓,不斷提高培養對象綜合素質。

用好人才,才能為鄉村振興凝聚力量。為強化跟蹤管理,遵義市按照“大穩定、小調整”的原則,建立培養對象台賬和動態管理機制,實行跟蹤調研評估,如實記錄培養對象教育培訓、實踐鍛煉、培養使用等過程中的表現,根據實際工作情況建立實績檔案。完善培養聯系機制,實行“一對一”幫帶,針對自主擇業或外出務工人才,明確一名幫帶干部進行日常聯絡、互動溝通、思想引導,通過定期組織座談、走訪了解等,積極引導他們返鄉參與鄉村振興。

同時,遵義市還嚴格按照“組織引路、學員帶路、培訓鋪路”的思路,興辦各種經濟實體和產業合作組織,通過在基層黨支部、龍頭企業、農村專業合作社中任職鍛煉,快速提升村級組織領軍人才和后備力量的“實戰”能力。對已與村簽訂定向培養協議的后備人才,優先入選村“兩委”、專業合作社、平台公司、集體經濟組織中任職。同時,對政治素質高、帶富能力強、協調能力好的人才,在經濟待遇方面給予一定獎勵,不斷激發人才干事創業的熱情。

“如今,越來越多有知識、有技術、愛三農的有志之士不斷扎根基層,在他們的帶領下,遵義鄉村振興動力更足。”遵義市委組織部負責人說。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