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董事長 親切的“肖師兄”

即將告別大學校園,奇妙的緣分讓思緒回到了最初的原點——畢節三聯學校,我高中時期的母校。
畢節三聯學校是一個充滿母愛的學校。三年高中時光,我們徜徉在知識的海洋,體驗著“生活、讀書、新知”的“三聯精神”,青春如火紅的杜鵑在烏蒙山綻放。
畢節三聯學校。 楊元德攝
還是讓我先講一個故事吧!
高二那年的一天下午,上完最后一節課,我突然感到右腹疼痛,於是就蜷縮著身體蹲在樓梯上。得知我生病的消息,我們班主任、年級主任、校長都趕來了。看我病得不輕,學校領導讓兩位女老師陪同我一起去醫院。輸完液,回到學校,已是第二天凌晨3點。走到宿舍樓前,隻見寢室大門敞開著,樓道也有亮光,原來是生活老師還在等我。兩位生活老師把我扶到寢室,打來熱水給我洗完腳,搭上被子。躺在床上的那一刻,眼淚就下來了。
在三聯學校那幾年,感受到了三聯和其他學校有許多不同的地方。其中最突出的一點,就是——“三聯”有大愛。
烏蒙山學校。楊元德攝
在三聯,你會時刻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冬天感冒了,老師會給你熬姜湯﹔夏天防中暑,學校會給學生准備白開水。當你拿著作業去請教老師,這時肚子卻咕咕叫起來,老師會送你一袋吃的。端午節,留校的同學會吃到粽子,還會有很多免費的雞蛋(煮好的)﹔中秋節,學校要舉行中秋晚會,每個學生還會領到兩個月餅。曾經有一個外地的同學,周末在外面迷路了,越走越慌張,趕不上晚自習,是班主任老師開車去把他接回來。“生活老師查寢室,發現你生病躺在寢室沒吃飯,會給你煮雞蛋面條。”……這些,在別的學校可能要上新聞,在三聯學校卻是簡單平常的事情。
三聯貴陽中學。楊元德攝
對於很多高中生來說,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僅僅是“小菜一碟”,學校不會太重視,老師也不會太上心。很多學校往往就是提前一天放假,讓學生自己去看考場,對學生的考試過程也不太過問。三聯學校則不然:學校包接送、包吃飯。中午的時候,學校食堂做了飯,直接搬到考點。每天考完,老師們就在考場外面等你。歷年如此。
每一個三聯學校的學生都知道,我們的董事長是一個神秘的存在:他思想超前,他管理有方,他愛心無限。甚而他神通廣大,能夠“呼風喚雨”,轉眼之間就在各地辦起了一所又一所的“三聯學校”。我高一的時候,三聯已經有9所學校了。聽說現在已經有了10多所,甚至辦到了省外。學生人數已經接近2萬,比我們這所高校還多三分之一。
安順三聯高級中學。 楊元德攝
作為學生,你可以天天見到校長和老師,卻難得見到董事長。對學生來說,三聯有一個神秘的總部,每次學校有領導來檢查,大家都會說總部的專家來了,其實就是董事長來了。在三聯讀書的時候,曾經有幾次見過董事長,但都是帶著敬畏的眼光遠遠的看一眼。三聯的學校很多,董事長的事務也很多,不可能專門在一所學校蹲點。正因為如此,董事長常常是“神龍見首不見尾”,這又加深了學生們對董事長的神秘感和崇拜感。
剛進大一那年,有一天,班級通知群發了個“優秀校友見面會”的通知,我驚訝地發現:來賓中居然有我們的董事長!見面時,突然覺得眼前的“肖師兄”和過去想象中的“董事長”完全不一樣。我們往往都會認為,領導都很嚴肅的,讓人不敢親近。但“肖師兄”開口第一句話,我就感受到了親切。他不念稿子,放開思緒,侃侃而談,如話家常。他的謙虛誠懇,他對母校——貴州師范學院的熱愛,他對學弟學妹的關愛,都是那麼真切感人、發自內心。我很驕傲地跟我旁邊的室友悄悄說:這是我高中學校的董事長!會后,我十分激動地給當年三聯學校的好朋友發了消息:原來董事長居然就是我的師兄,最關鍵的是他特別特別親切。
肖開玉在2021年三聯獎學金頒獎典禮上即席演講。王剛攝
從這一天起,我們可敬的董事長一下子變成了可愛的“肖師兄”。一切讓人感到意外和驚喜,一切讓人感到驕傲和自豪。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轉眼之間就到了大學四年級。這一年,我有幸成為文學與傳媒學院“三聯獎學金”的獲獎者,參加了2021年10月25日的頒獎典禮,再次與我們的董事長肖師兄相遇。他還是那樣的神採飛揚,還是那樣的激情奔放,還是那樣的和藹可親,還是那樣的謙恭誠懇。
肖師兄回憶起當年在母校貴州師范學院(原貴州教育學院)讀書的日子。他說,從教育學院到師范學院,老師們都很關心學生。學生遇到什麼困難,老師們都會熱情地幫助。這些年,有不少師院學生在三聯各個學校實習,實習生都很認真,師院的老師也經常去關懷他們、指導他們。聽了這番話,我才明白三聯學校對學生的關心源自董事長肖師兄,更是源自貴州師范學院的傳統。
貴州師范學院校長韋維(左)與貴州三聯教育集團董事長肖開玉(右)續簽合作協議書。王剛攝
會上,肖師兄還談起了21年艱苦創業的過程,談起三聯教育集團的“三個百年目標”。他希望每一名獲獎者要勤奮學習,回報父母和社會。他說,所謂事業的成功,不在於盈利多少,而在於是否實現人生的價值。要為他人、為國家,為整個人類社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貢獻。無論你是大富大貴還是顛沛流離,都要永懷感恩之心,保持自己的初心,勇敢地往前走。他還勉勵大家:一個人要努力變得優秀,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它會讓你不敢墮落。
納雍三聯學校。 楊元德攝
聽了肖師兄的“三個百年目標”,我由衷敬佩他的遠大志向。早已事業輝煌的肖師兄,眼光是如此深邃,胸懷是如此博大,志向是如此高遠。相信他的“三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一定會實現。
大方三聯實驗學校。 楊元德攝
對於一名普通大學生來說,能夠獲得“三聯獎學金”,已經是大學時代的高光時刻,因為每人10000元的“三聯獎學金”,簡直就是一個天文數字,比國家一等獎學金還要高。但是我覺得,這個獎學金的意義已經超出了“獎學金”的概念,它更多的則是一種愛心。對於每一名獲獎者來說,我們的責任,就要把這種愛心傳遞下去,讓它成為一種催人奮進的力量。
三聯六盤水外國語學校。 楊元德攝
校友辦主任王剛老師說過,請相信榜樣的力量。我想,“肖師兄”對我來說,從充滿神秘而令人敬佩的董事長,到親切樂觀的“肖師兄”,再到內心的奮斗的榜樣,這就是一種力量,一種催人奮進的力量。
清鎮三聯學校。 楊元德攝
“做人要做這樣的人。”我時刻提醒自己:要像“肖師兄”那樣,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去自己想去的遠方。(韓娟)
附:
貴州三聯教育之歌(歌詞)
王剛
巍巍烏蒙山,
蒼蒼野馬川,①
紅軍的故事在這裡傳唱,
理想的信念在這裡點燃。
守紀,勤學,苦練,
我們吹響了創業的號角,
我們跋涉在那高山之巔。
啊,三聯!三聯!
篳路藍縷,星火燎原!
巍巍烏蒙山,
蒼蒼野馬川,
奉獻的精神在這裡傳承,
教育的情懷在這裡點燃。
生活,讀書,新知,
我們奏響了時代的旋律,
我們翱翔在遼闊的藍天。
啊,三聯!三聯!
不忘本色,飲水思源。
巍巍烏蒙山,
蒼蒼野馬川,
奮進的腳步永不會停息,
根須蔓延在貴州大高原。
誠信,愛國,奉獻,
我們就是那脫缰的野馬,
我們堅守著理想與信念。
啊,三聯!三聯!
繼往開來,一往無前!
三聯教育集團旗下大方匯靈實驗學校。 楊元德攝
①野馬川,位於畢節市赫章縣,是一個充滿紅色印記的地方,1936年2月至3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第六軍團在這裡召開了“野馬川會議”,並舉行了著名“烏蒙山戰役”。
野馬川同時也是貴州三聯教育集團的發祥地,2000年8月,肖開玉先生在這裡創建了他的第一所學校——野馬川民辦小學,開啟了貴州三聯教育集團的征程。二十一年來,貴州三聯教育集團從小到大,已經發展到擁有10余所學校、20000多名學生、1500多名教職工的大型教育機構。
貴州三聯教育之歌(歌詞)
李煒
(師唱)
我們執教三聯
找回留守兒童含淚的目光
主動承擔幫扶貧困責任
熱愛教育奉獻大愛無疆
在三尺講台
立德樹人敬業愛崗
讓精品校園創育人榮光
踐行科學管理質量立校理念
振興鄉村的希望
(生唱)
我們求學三聯
擦掉貧困學子過往的憂傷
虔誠服務社會回報家鄉
懷揣感恩之心社會擔當
在菁菁校園
吃苦耐勞百煉成鋼
讓靚麗青春放飛夢想
傳承求真務實獨立創新精神
砥礪我們前行力量
(師生合唱)
啊!三聯!三聯!
我們為你歌唱
野馬川校園百花綻放
茁壯成長勵志遠航
紅色信仰旗幟高高飄揚
啊!三聯!三聯!
我們為你歌唱
烏蒙山師恩浩浩蕩蕩
譜寫團結奮進華章
共創山鄉民辦教育輝煌
安順開發區三聯學校。 楊元德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