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貴州要聞

銅仁市圍繞“四新”主攻“四化”奮力推進人才匯聚

2022年01月09日08:40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發展的銅仁,渴望人才——殷殷囑托、賦予重任:“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在鄉村振興上開新局,在實施數字經濟戰略上搶新機,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當前的銅仁正處於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期和圍繞“四新”主攻“四化”趕超跨越的加速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人才、渴望人才。

銅仁市委書記陳昌旭(中)與青年人才交流。

開放的銅仁,呼喚人才——“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進入新時代,地處武陵山腹地的銅仁,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包容、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形成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不斷促進銅仁融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成渝經濟圈。

奮進的銅仁,亟需人才——“得人之要,必廣其途以儲之。”銅仁正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不進則退的危機感,牢固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理念,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充分發揮各類人才優勢,圍繞“四新”主攻“四化”,緊扣“一區五地”奮斗目標,火力全開助推銅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銅仁始終堅持全面貫徹落實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和省委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打好人才引、育、用、留“連環組合拳”,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努力把銅仁建設成為全省人才生態先行示范區,奏響了人才發展與民族復興同頻共振的鏗鏘樂章。

千秋偉業,人才為先。黔東這片改革沃土,已然成為群英薈萃之地,“智力引擎”動能澎湃。

堅持“引”上獻真誠 共筑人才工作大格局

“搞科研不能單打獨斗,而要發揮團隊的協同創新精神。”5年來,銅仁職業技術學院二級教授顧昌華帶領團隊成功分離試種了10多種野生羊肚菌菌株,團隊目前向農戶提供平菇、香菇等優良菌種,比常規品種產量提高10%以上,她也被大家親切的稱為“菇仙姑”。

自小在武陵山區長大的顧昌華對食用菌可謂情有獨鐘,她帶領科研團隊在食用菌良種引進、選育、馴化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

銅仁市委副書記、市長皮貴懷(左二)走訪慰問專家人才。

最大化吸收顧昌華教授的經驗,發揮其智慧的更大優勢,銅仁有關單位一直在行動。

在國家財政支持下,銅仁職業技術學院建起了面積約3000平方米,集教學、科研、服務於一體的食用菌菌種繁育、生產示范基地,聘用顧昌華為銅仁市食用菌產業首席專家。如今,顧昌華和她的團隊不僅與萬山、印江及玉屏等區縣開展食用菌科技合作,還為一些地方編制食用菌發展規劃,指導各地因地制宜發展食用菌產業。

傾一城誠意,邀天下英才。顧昌華團隊辛勤耕耘“喚”來的優異成果,讓銅仁有基礎邀請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李玉院士及其團隊來銅建立院士工作站,與印江縣梵天菌業公司簽訂了《貴州省梵天菌業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合作建站協議》,重點圍繞銅仁食用菌菌種研發培育及推廣、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等技術問題進行合作,共同助推銅仁產業高質量發展。

人材者,求之則愈出,置之則愈匱。地處武陵山腹地,“撤地設市”僅有10年的銅仁,還處在爬坡過坎的階段,要為經濟社會注入強大活力,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人才。

銅仁始終把人才作為“第一資源”,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壓緊壓實各級各部門主體責任,強化以上率下、述職考核,創新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堅持在“引”上下功夫,共筑人才工作大格局,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做好人才頂層設計。認真編制“十四五”人才發展規劃的同時,發布《“千名英才·智匯銅仁”行動實施方案》,每年面向社會引進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1000余名,並積極參加省人博會,開展線上線下引才工作,聚焦“引進一個人才、帶來一個團隊、做大一個產業”。

——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制定《銅仁市關於加強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有機融合的意見》,以“黨建+雙招雙引”為抓手,就人才培養、科研成果轉化、新能源新材料、農產品精深加工等赴長沙、北京、東莞等地高校和企業開展“雙招雙引”活動,目前對接簽約項目13個,簽約金額31.65億元,引進產業人才1012人,促進了人才、項目、產業有機融合,全力推進產業大發展、人才大匯聚。

——開辟人才綠色通道。為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引進急需緊缺人才,出台《銅仁市招才引智實施辦法(試行)》,開辟人才綠色通道,打破學歷、職稱等條件限制,推動重點產業、智能制造等特殊人才和創新團隊匯聚銅仁,支持民營企業打造人才平台,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在奮力向前的腳步中,銅仁持續“搶灘布陣”,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贏得主動和先機。

銅仁市“民心黨建+三變+春暉社”農村綜合改革人才培訓。

堅持“育”上亮真心 打造人才培養新高地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新引進人才為什麼要先到行政崗鍛煉一年?青年教師的培養與成長路徑是什麼……”8月30日,銅仁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召開2021年新引進教師座談會,就新進教師最關心的入職手續、職稱評聘、成長晉升等系列問題進行解讀,讓新進教師吃了“定心丸”。

近年來,銅仁大力實施高校人才培養計劃,對有能力、素質高的青年教師開展培養培育工作,計劃通過5年的時間,通過引育結合,使具有博士學位人數(含在讀博士)達400余人,具有正高職稱人數達500余人。

致治之要,以育才為先。銅仁圍繞“十四五”發展需要,印發《銅仁市五類人才培育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對不同行業、不同地區、不同類型人才實施差別化培育,利用三年時間培育五類人才不少於12萬,全方位培育各類人才,把人才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動力。

——多形式培訓黨政人才。按照“缺什麼、補什麼”和“重點對象重點培訓、緊缺人才抓緊培訓”的原則,銅仁以黨校和行政學院培訓為主渠道,以高等院校和其他專業培訓機構為輔助,堅持把個人自學和集中授課、線上學習和線下觀摩、專題研討和系統學習結合起來,培育一批全方位、多層次、重實效的黨政人才。

——全方位培育經濟金融人才。緊扣“實體經濟三年攻堅行動”需要,充分利用貴州省“高層次創新型人才遴選培養計劃”和東西部協作等契機,以不同經濟金融人才為重點,兼顧文化旅游、大數據、工業等領域專業人才,堅持培養與引進相結合,建設一支金融、應用創新型大數據、復合型文旅和工業產業所需的人才隊伍。

貴州銅仁市一角。

——多渠道培育技能技術人才。充分利用市內外培訓、跨地區交流、東西部協作等渠道,圍繞銅仁十一大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十大工業產業、十大創新發展服務業等重點領域高層次人才培養需求,發揮職業院校、技工學校在技能人才培養方面的龍頭骨干作用,邀請市內外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高級技師兼職教師授課,有計劃地培育一批青年技能技術人才。

——針對性培育農業農村人才。圍繞農業現代化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持續深化“民心黨建+三變+春暉社”農村綜合改革人才培訓,加大培育高素質農民、家庭農場經營者、農民合作社帶頭人、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鄉村工匠和藝人等拔尖創新型、復合應用型、實用技能型農業農村人才。

——高質量培育社會事業人才。建立科學合理、注重實績的職稱評審制度,加強對教育衛生、社會保障、文化藝術、科學技術、法律服務等領域社會事業人才在日常教育、學歷深造、專業研究、學科帶頭人隊伍建設等方面的支持,通過市內外培訓、跨地區交流、東西部協作等渠道,著力培育一批適應新時代新要求、滿足建設新型城鎮化需求的高素質、高層次專業化社會事業人才隊伍。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2018年以來,全市累計培育“五類人才”9萬余人。

堅持“用”上傾真情 激發人才創業大活力

什麼是“情”?對貴州佳裡佳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誠來說,為鄉為民即是情!

“一人富不算富。”2018年,響應春暉感召,在銅仁扶貧政策的帶動下,早已是企業老板的張誠放棄了大城市優越的條件,在思南縣三道水鄉成立貴州佳裡佳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創立“陳薯”品牌。

經過三年多的發展,貴州佳裡佳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為了貴州省第十一批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全省15家農產品深加工成長企業之一,貴州省扶貧龍頭企業,“陳薯”紅薯粉已被認定為第一批全國扶貧產品,輻射帶動2萬余名群眾增收5000元以上。

“人不能忘‘根’,我從農村來,家鄉養育了我,理應回報鄉鄰。”2022年1月,張誠獲首屆“銅仁杰出人才獎”提名,這是他給三道水鄉107名殘疾人入股固定分紅、設立“助學獎學金”、捐款捐物的最好見証。

故土情,難忘懷,聚天下英才,情而用之。聚集人才,發揮人才作用的最大化,扎實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緊盯鄉村振興、大數據、大生態等重點領域,發揮人才服務效能,激發干事創業“源動力”。

——精准發力,選優秀人才助推脫貧攻堅。為充分發揮新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在鄉村振興工作中的“先鋒隊”作用,銅仁堅持在“選派、培育、管理、保障”等關鍵點上精准發力,不斷建強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全市共選派駐村第一書記1690人、駐村干部3479人,確保選派力量能夠滿足不同類型村 的需要,發揮最大效能,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建庫擴容,派一線人才助推農業發展。調整完善產業發展專家庫,入庫專家2100余人,對銅仁12個區縣的村級主導產業匹配專家1726名,為1786個村主導產業匹配專家802名,對144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主導產業匹配專家104名,將“田專家”“土秀才”等凡是掌握一技之長或參加相關技能培訓取得結業証書的對象,納入產業發展人才庫,目前建檔管理實用人才10萬余人。

——聚焦工業,用重點人才助推產業升級。中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聚一流人才,在深圳証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實現了銅仁市本土企業在A股上市零的突破﹔銅仁高新區倍易通公司,吸納本地就業2000余人,擁有資深研發專家和高級技術人員200余人……緊盯大數據、智能終端等重點領域,銅仁大力引進實用高層次、多元化人才團隊。目前,累計創建省市級人才基地18個,省級創新科技人才團隊3個、重點實驗室和院士工作站5個、博士后工作站3個,孵化電商項目100個、培育電商企業網點近300家、電商人才5000余人。

……

在黔東大地上,一支支人才隊伍邁向廣墾的農村,用真情實意、真抓實干譜寫了一曲慷慨激揚的“戰”歌!

堅持“留”上出真招 優化人才生態大環境

2021年10月28日,一場特殊的榮譽証書入館儀式在銅仁第一中學舉行。

該校發展中心主任代澤斌把獲得的國家特殊支持計劃領軍人才、省管專家、省政府特殊津貼等証書無償捐獻給銅仁一中圖書館。

“黨的培養、人民的教育、平台的鋪墊,是我取得教學成績的關鍵。”從事教育工作35年來,對於代澤斌來說,銅仁各級黨委政府堅持從政治上關心、精神上褒揚、物質上獎勵、工作上支持,是他和廣大教育人才隊伍堅守崗位的強大動力。

“在用好人才上做文章、下功夫,給予人才歸屬感、獲得感,才能真正實現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制度留人,才能讓人才成長和經濟社會發展相得益彰。”這是代澤斌一個教育工作者的真實映照,更是銅仁“善用人者能成事,能成事者善用人”的一大實踐。

——加大扶持力度,事業留人。明確100名市級事業單位流動周轉編,破解因編制不足無法引進人才的問題﹔實施優秀年輕干部培苗、育苗、墩苗、助苗、扶苗行動,利用3年時間儲備培養1000名高素質專業化的年輕干部﹔投入2160萬元實施“民心黨建+三變+春暉社”農村綜合改革萬人培訓計劃,累計培訓45期7232人﹔制定實施銅仁市百億級食用菌產業集群“十百千萬”人才培育計劃,德江縣聚焦3年20萬頭牛全產業鏈發展目標制定實施人才培養方案。

貴州佳裡佳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為群眾發放“年終獎”。

——加大關懷力度,感情留人。全面貫徹落實省委對優秀人才的關懷激勵要求,印發《銅仁市“人才日”工作方案》,統籌開展在市級媒體公開發布市委書記、市長致全市廣大人才的一封信,專人“一對一”全程引導100名優秀人才健康體檢,市委領導帶隊走訪慰問33名優秀人才等七項系列活動。

——加大配套力度,待遇留人。積極打造“貴人服務·一視銅仁”,開通“96567”人才服務熱線,辦理各類事項122件,建成660平方米市級“人才之家”﹔盤活資源資產,投入5400萬元建設100套市級人才公寓。同時,明確3000萬元市級人才發展專項資金,用於保障人才發展事業。全面破除“六唯”標准,評選發放300張市級“優才卡”,配套提供子女入學、配偶安置、旅游服務等11項優惠政策,制定《銅仁市“人才貸”及相關金融服務實施方案》,為優秀人才提供60萬至500萬額度的金融服務。

——加大人才激勵,榮譽留人。結合實際印發《銅仁市市管專家選拔管理辦法》《銅仁市市級人才公寓租住管理辦法(試行)》《銅仁市高層次人才津貼發放實施細則(試行)》《銅仁市名師名醫名家工作室建設管理辦法(試行)》等文件,命名100名市管專家,開展100個三名工作室評選……始終堅持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激勵各類人才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建功立業。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來棲”。當前的銅仁,不斷釋放動力活力,呈現出政治生態好、自然生態好、人才生態好和產業基礎好、營商環境好、發展勢頭好的良好氛圍,形成了全市上下齊心協力大抓發展的強大合力。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銅仁將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完善政策措施、構筑發展平台、優化服務保障,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大力營造尋覓人才求賢若渴、發現人才如獲至寶、舉薦人才不拘一格、服務人才無微不至的良好環境,奮力推進人才大匯聚,全面激發各方面優秀人才創新創造創業活力,為建設全省人才生態先行示范區、奮力譜寫百姓富生態美多彩貴州新未來的銅仁篇章提供堅強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圖/文 王浩、龍曉警、丁朝睿)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