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實施路面改善提升工程助力產業發展
339公裡縣鄉“搓板路”大變樣

立冬后的鎮寧自治縣簡嘎鄉磨德村,漫山遍野的李子樹長勢正旺。看著自家種的40畝李子,村委會副主任魯啟彬面露喜色:“今年溫度、濕度都可以,明年產量大概1萬斤左右。李子摘下來,兩個多小時就能運到貴陽,40畝李子大約有十幾萬元收入。”
若將時間拉回到1年前,他卻為李子收成后的運輸發愁,“沒路啊!”
蜂糖李是鎮寧的一塊“金字招牌”,但前幾年,李子豐收后的運輸卻是個大難題。
“以前磨德村公路坑坑窪窪。3米多寬的老路,小車都得壓著路肩慢慢往上挪。李子想出山,全靠扁擔一趟趟往山下挑。”魯啟彬說。
看著不少李子最后爛在樹上,村民很心疼。
2020年9月,我省縣鄉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正式啟動。同年9月至11月,安順市交通局首先對全市老舊縣鄉公路拓寬。路面改善的消息傳到磨德村,鄉親們反響熱烈,“要用地先用我家的,就算是宅基地,我也讓出來。”
貴州省公路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縣鄉公路改造項目辦貴陽、安順代表處現場業主代表李柯汝說,安順市縣鄉公路改造總裡程339公裡,分布在市內各縣區的47條線路中。
在安順市縣鄉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中,需拓寬路面的項目裡程就有189.2公裡,佔總裡程的55.82%。“未施工前,3.5米寬的道路大量存在。后期雖然做了硬化,道路仍存在路面窄、坡度陡、彎度大,交通安全設施和排水工程不完善等問題,難以滿足群眾出行需求。”李柯汝說。
改造中,安順市交通局統籌前期工作,貴州省公路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則重新設計原有路面,同步完善交通安全設施和排水工程。同時,建設單位貴州建工集團在施工中,大面積改造公路水穩層,並在瀝青路面改造中,按照不低於5厘米標准進行攤鋪,保証公路使用年限和行車穩定性。部分路段使用32厘米水穩層,增強公路負載能力。
“改造后縣鄉路平均寬度在5.5米左右,既方便出行,又能承載10噸重運輸車輛來往,完全能滿足群眾生產生活需要。”李柯汝說。
“現在的路,兩輛貨車並行都不是問題。”站在剛修好的縣鄉公路上,簡嘎鄉副鄉長顏家林高興地說。自今年3月,“隆隆”的機器聲在簡嘎鄉響起后,兩條29公裡的混凝土道路直接拓寬到6.5米以上。
補齊了最后一塊“短板”,明年,全鄉除了要實現“蜂糖李”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外,還與縣裡瓜蔞企業達成合作,通過多元化產業帶動群眾致富。
簡嘎鄉只是縣鄉公路改造的“受益者”之一。在普定縣貓洞鄉,駕車行駛在新修好的瀝青路上,鄉自來水公司總經理王榮富喜不自勝。
2003年,普定縣至貓洞鄉公路硬化后,馬上成為當地群眾出行主干道,但由於路上貨車來往頻繁,后期又缺乏維護,老舊的縣鄉公路不堪重負。“不僅路面差,而且那段路海拔高、霧氣重、彎道急,容易發生交通事故,群眾出行安全難以保障。”王榮富說。
得益於縣鄉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原來的“搓板路”成了瀝青路,坡道、邊溝重新設計,現在不僅成為游客觀光旅游線路,路邊新增的護欄和警示牌等交通安全設施工程也給了群眾實打實的安全感。
高空俯瞰,改善提升后的縣鄉公路蜿蜒在崇山峻嶺間。為民鋪就的“幸福路”連接鄉村農家,也為農村發展帶來新活力。如今,安順市339公裡的縣鄉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目前完成336.5公裡,完成率為99%,預計在11月中旬全面完工。(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杜延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