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寧中草藥配出致富方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胡瑩 晏海艷
“這就是我們村祖祖輩輩種植的百合。有了這些百合,村民的收入就有保証。”11月12日,威寧自治縣哲覺鎮對面坡村黨支部書記江道益挖出一株百合,笑著向記者展示村裡的致富良方。
哲覺鎮素有“林海哲覺、中藥材之鄉”的美譽,是典型的生態農業鄉鎮。與雲南毗鄰,朴實勤勞的哲覺村民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從雲南引進技術種植百合。
據了解,具有清熱解毒、滋陰潤肺、清心安神等作用的百合,除了入藥還是宴席上的佳肴。當地人說,附近的村鎮,家家婚宴喜酒都有一道必上菜——蜂蜜蒸百合,所以他們種的百合不愁銷路。
江道益介紹,除了百合,對面坡村也種植其他中藥,每年都嘗試新品種,合作社種植中藥材已有2800畝左右。其中百合1200畝、魔芋1000畝、魚腥草300畝,其他中藥材近300畝,帶動全村378戶農戶增收致富。
“村裡人在基地種藥材,70元一天,掙錢顧家兩不誤。”江道益說,村民不僅積極參與合作社管理,還從中淘經驗學技術,而且藥材成熟了有合作社保底收購,不用擔心銷路。
近年來,哲覺鎮立足資源優勢,緊緊圍繞鄉村振興目標,按照“市場所需、本地適宜”原則,重點發展以百合等為主的中藥材產業,讓群眾得到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據哲覺鎮副鎮長管仕鵬介紹,該鎮氣候條件、地理條件優越,百合種植基本以最優品種——糯百合種植為主,加之老百姓種植經驗豐富,每年到百合豐收之際,便有雲南昆明、曲靖、宣威等地的商戶源源不斷進駐哲覺鎮進行收購。
截至目前,全鎮共種植百合約1000余畝,主要分布於營紅、營坪、公坪、對面坡等村,帶動了2500余農戶增收致富。
哲覺鎮的百合產業只是威寧中藥材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
威寧自治縣是貴州省中藥材主產地之一、貴州道地藥材的主產區,藥材種類和儲量居貴州之首。全國368種重點植物藥中,威寧就有152種,其中道地藥材有近80種,被視為“天然藥庫”和“中藥材之鄉”。
威寧中藥材產業的興盛配出了“致富方”,甜了農戶心。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達39.32萬畝,重點推廣種植品種有黨參、魔芋、半夏、百合、魚腥草等12個品種,大都注冊了商標,獲得無公害農產品的認証。初具規模的中藥材加工企業有11家,重點單品藥材年加工能力15755噸。預計今年年底全縣中藥材產量達25萬噸以上,產值將達18億元以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