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川縣:創建“五個中心” 服務特殊群體

務川縣民政局牢固樹立“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理念,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要求,深入開展“大走訪、大調研、大落實”服務活動,加強黨的建設,堅持改革創新,以“黨建+”的形式創建“五個中心”服務平台,切實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效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確保全縣特殊困難群體基本民生保障,助力鄉村振興。
一是創建兒童樂伴中心。結合脫貧攻堅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工作,2018年以來,務川縣民政局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充分利用中國扶貧基金、中國福利彩票公益金等,探索“一個人、一個家、一條紐帶”的模式,以“童伴媽媽”為抓手,以“童伴之家”為平台,以縣級橫向聯動機制為保障,先后投入經費60余萬元,在全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創建兒童樂伴中心12家,為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愛和保護織密安全監護網。兒童樂伴中心,利用“六一”兒童節等節日,為特殊困難兒童送去溫暖和關愛。今年以來,共關愛留守兒童3000多人次。
二是創建春風小院服務中心。務川縣民政局與社區合力創建集醫養康養於一體的春風小院服務中心,以實際行動關愛留守老人,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春風小院”以社區為基本陣地、以基本生活保障為基礎,建立健全以醫養康養相結合的多層次、多元化、全覆蓋的“黨建+食堂+健身文化活動場所+簽約醫生”的服務體系。截至目前,全縣累計投入資金約1200萬元,創建社區春風小院21個,為3000余老人提供高質量服務,有效解決以社區為中心的互助養老,真正做到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三是創建老年康養服務中心。不斷完善老年人公共服務基礎設施,深入推進縣、鄉、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建設,積極創建縣級老年康養服務中心,為城區老人提供醫、養、樂一體化服務。
務川縣結合舒適的氣候環境,通過多元化模式形成獨具特色的專業服務體系及標准,以“生活照料+醫療護理+醫養長護基金”醫養結合服務體系為核心,投入1000多萬元,在城區創建仡福中醫老年康養服務中心。在民政、殘聯的支持下,務川縣仡福中醫老年康養服務中心採取公司加醫院合作的形式,創建了一家依托“醫、食、住、行、文、娛、健”七大服務體系,集養老、康復、休閑、娛樂等綜合功能與配套服務為一體康養服務中心。該中心開展豐富的老年活動,充實老人精神生活,促進身心愉悅。開展輪椅操、八段錦、口腔操、手指操、手工制作,還有小游戲,看懷舊電影,唱歌等活動500余次,過集體生日活動10次。務川仡福中醫老年康養服務中心運營一年多來,接待老人2000余人次。
四是創建特困供養中心。按照“星級”敬老院標准,創建特困供養中心。務川縣民政局先后投入1700萬元,對全縣13所農村敬老院進行全面升級改造,不斷提高特困供養能力。2018年來,務川縣民政局對全縣13所農村敬老院全面進行升級改造,共改造床位836張,配備管理服務人員76人,失能、半失能集中供養率為77.78%﹔特困供養標准不斷提高,特困供養金從2019年767元/月/人提高到813元/月/人,提高了6%,累計發放特困供養金1696萬元,保障特困供養對象814人﹔積極開展慰問活動,弘揚尊老愛老敬老的傳統美德。每年春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節點,縣民政局代表黨委和政府對敬老院院民發放慰問金,送去水果、飲料、月餅、衣服等慰問品,以實際行動關心關愛老人。
五是創建臨時救助中心。務川縣民政局招聘社會救助協理員25名,創建臨時救助中心。縣民政局充分發揮臨時救助中心作用,健全“救急難”主動發現機制和個案會商機制,對臨時特殊困難家庭實行先行救助、先救急再完善程序和相關手續。
臨時救助起著救濟難、兜底線的作用。務川縣民政局臨時救助中心堅持有難必幫、有難必救的原則,全面落實臨時救助制度、全面落實鄉鎮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全面落實臨時救助監督制度、全面落實臨時救助核查制度,對因災、因病、因殘等生活困難的群眾落實臨時救助,幫助困難群眾渡過難關。三年來,累計發放臨時救助金661.45萬元,惠及1804戶。
務川縣民政局堅持黨建引領,創新工作機制,切實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效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聚焦群眾期盼、群眾關切,做細做實民政民生工作,著力提高社會保障水平,不斷增強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有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李維祥、張林)
來源:務川縣人民政府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