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旅游資訊

有文化 有特色 有創意

——貴州旅游商品呈現高質量發展態勢

2021年10月22日08:56 | 來源:貴州日報
小字號

在剛結束不久的2021中國特色旅游商品大賽上,貴州選送的86套(件)商品參賽,獲得8金17銀14銅,獲獎總數居全國第二。

其中,苗譯苗繡吉紋首飾系列箱包項鏈組合款、金釋黔緣“褶奏”系列包、威伯吉他尤克裡裡系列、黔酒一號黔酒印象、綠薯仁家紅薯酸辣粉、黔茶不同都勻毛尖茶禮、成有王記冰楊梅、草根出英雄折耳根8項特色旅游商品摘得金獎。

據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貴州參賽商品文化內涵豐富,制作工藝精湛,創意設計凸顯。省文化和旅游廳獲評最佳貢獻單位,貴州省旅游協會旅游商品發展分會獲評突出貢獻獎。

在旅游產業化發展引領之下,貴州旅游商品呈現高質量發展態勢。

有文化

用蠟染呈現的國畫風荷花,再用畫框裝裱起來,就是一個別具特色的擺件﹔用刺繡作品代替紙張,作為筆記本的封皮﹔用蠟染工藝制作而成的床單被套,獨特又實用……這是出自貴州熙筘裡服飾有限公司的旅游商品。一件件普通的日常用品,因為有了民族元素的融入而顯得與眾不同。蠟染床上用品獲得2021中國特色旅游商品大賽銀獎。

2020年,雖有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貴州熙筘裡服飾有限公司的各類商品依然拿下40萬元的銷售額。該公司總經理王以認為,旅游商品必須要有文化加持才算成功“不少引領時尚潮流的國際大牌服飾,都從貴州少數民族文化中汲取靈感,有的將苗族腰帶‘變’成斜挎包的肩帶,有的把蝴蝶媽媽的故事繡到真絲面料上,還有在小牛皮手包上植入馬尾繡工藝。”

看到越來越多的知名品牌將貴州少數民族特色的圖案、符號進行再設計,開發出引領潮流的產品,王以更加堅定自己的想法,“與其追逐稍縱即逝的流行,不如深挖貴州少數民族積澱了千年智慧的工藝精華。”

業內專家認為,旅游商品本質上就是一種文化設計,隻有將本土文化植入到商品中,才是旅游商品正確的研發方式,才能成為不可復制的旅游商品。

“黔藝寶”旅游商品品牌創始人楊成勇記得,2000年前,到苗寨旅行的游客走家串戶,買走整套苗族服裝作紀念,極大地激勵了貴州民族文化旅游商品的開發。“截至目前,這類產品供給豐富、市場效益可觀。”

2020年,第十五屆貴州旅發大會文化旅游扶貧成果展暨特色旅游商品博覽會上,250余家特色旅游商品企業,帶來蠟染、苗繡、銀制品、民族服飾、文創產品等旅游商品2000余種。

同年,多彩貴州“貴銀”公共品牌正式發布。貴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與奧地利水晶配飾品牌施華洛世奇合作推出的300余款“貴銀+施華洛世奇”系列產品備受游客青睞。

有特色

貴州魔法棒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石新天在旅游行業摸爬滾打多年。據他觀察,很多景區商戶千篇一律地賣著從同一個地方批發來的商品。“游客沒有購買欲望,旅游消費難以提升。”如何破解這一市場痛點?石新天回答:要有特色、有地域特點,能代表貴州。

2015年,石新天與幾位合伙人一起投資成立貴州黔程似錦綠色產業開發有限公司,“就是想要開發具有貴州特色的旅游商品。”

把貴州人餐桌上的涼拌折耳根,做成麻辣味、海苔味、芥末味的“蔬菜干”﹔貴州人湯圓餡裡的紫蘇籽做成引子軟糖﹔貴州山地之上漫山遍野的刺梨,被做成果凍、果脯……石新天用一系列產品闡釋貴州特色,“貴州最有特色的旅游商品之一就是這片綠水青山上生長出來的農特產品。”

石新天告訴記者,特色不意味著賣原材料,“餐桌上的折耳根只是家常菜,很難走出西南地區。我們通過各種技術,去掉它的腥味、保留它的特色,最終開發出適合各類人群口味的產品,這樣的折耳根才是旅游商品,才能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縱觀全省,在農特產品上作旅游商品文章的企業數不勝數。貴州黔酒營銷有限公司的黔酒印象、貴州綠薯青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紅薯酸辣粉、貴州沐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都勻毛尖茶禮、貴州成有王記善沅食品有限公司的冰楊梅湯、貴州苗姑娘控股集團的益肝草……他們從農特產品中開發出旅游商品,宣傳貴州的好山好水好生態。

有創意

“絲巾、口紅,不僅家裡有很多,商場裡更是到處都有,但是它的創意獨特,不買走就會遺憾。”4月,在廣州舉辦的“多彩貴州·度假康養勝地”旅游推介會現場,我省展出的旅游產品被前來參加推介會的市民買走。

貴州瑞泰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推出的“爽爽貴陽”系列產品幾乎賣斷貨。

貴陽市花溪區天河潭景區,貴州瑞泰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的店鋪裡,游客林靜挑了一款絲巾,滿意地向記者展示:“當下最火的‘愛馬仕橙’加上貴州元素的組合,又潮又特別,戴出去一定不會‘撞款’。”

又潮又特別,這正是“爽爽貴陽”系列文創產品的設計理念:用時尚的語言表達貴州風情。原本繡在苗族婦女衣服上蝴蝶、錦雞、魚、楓樹等圖案,在一方絲巾上多了幾分靈動。

絲巾本尋常,“出圈”靠創意。近年來,靠創意“出圈”的貴州旅游商品比比皆是。

丹寨石橋村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石橋造紙,在造紙之時加入新鮮花草,搖身一變成為“花草紙”,遠銷歐美。

赤水的楊昌芹,將竹編技藝運用到燈罩、瓷器之上,小小的改變既保留了傳統技藝,又符合現代審美,成為赤水最暢銷的旅游商品之一。

旅游商品提升旅游消費,是推動旅游產業化的關鍵抓手之一。如何打造出更多令游客滿意的旅游商品,石新天的總結或許可以參考:“我們很多旅游商品開發都忽視了游客的心理需求,都是以管理者的角度去策劃、實施的。成功的旅游商品,必須是站在游客需求的角度開發出來的,這樣的商品才有吸引力、競爭力。”(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周清)

(責編:潘佳倩(實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