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政務要聞

羅甸:做足“旅游+”文章 推動旅游產業大提質

2021年10月19日14:54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大小井風景區。
大小井風景區。

享趣羅甸,不說再見!陽光羅甸正以其獨特的氣候資源優勢和不凡的顏值,讓羅甸旅游在“秋意漸濃”中逐漸升溫。

如今的羅甸,四季溫暖的陽光,得天獨厚的氣候和便捷的水陸交通等資源優勢,給旅游發展帶來了巨大潛力。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羅甸各旅游景區(點)把綠色生態旅游、民族歷史文化旅游、當地民族風情展示、水上運動等項目結合起來,同時推出採摘、垂釣、篝火晚會等活動,深厚的旅游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游樂項目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前來游玩。

五年來,羅甸縣在基礎設施方面,完善提升紅水河景區一期提質工程,成功申報為省級生態體育公園,被列入省級體旅融合康養度假區。按照縣城有載體,鄉村有格局的模式,探索“旅游+”融合發展。圍繞火龍果、臍橙、百香果、哈密瓜、蜂糖李、茶等建成10個農旅觀光園,不斷滿足貴陽及周邊縣市農旅體驗業態。建成或改造完成五橋二路、雲裡公路、板逢公路、羅甸至紅水河公路等多條旅游公路。成功申報麻懷村為國家鄉村旅游重點村。

通過融合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體旅、農旅、漁旅、文旅、商旅”的康體養生休閑旅游,深入實施黔南州旅游“九大工程”,成功承辦了黔南州第十屆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奔跑貴州”等多項賽事。紅水河景區被評為國家生態體育公園及AAA級景區,國內過夜游客累計達196.45萬人次以上。2020年,全縣共接待國內過夜游客31.92萬人次,同比增長14.61%。其中,省外過夜游客人數8.29萬人次,同比增長25.36%﹔省內過夜游客人數21.17萬人次,同比增長11.57%。

山水相約 邀您“慢游”羅甸

羅甸縣山清水秀,環境優美,地處“貴州灘”,是貴州喀斯特景觀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分布著大小井、紅水河(高原千島湖)、五行天坑、擺落溶洞、蒙江國家濕地公園、板庚灘等自然景觀。

“我們有70家劃船竹筏,13家農家樂,8家民宿,加上游客購買當地蔬菜、水果的收入,每戶一年有近3萬元的收入。”大井村副主任黃安補介紹。近年來,大小井景區依托當地豐富的水資源和優美的自然風光,通過引導和鼓勵村民開發水上竹筏和開辦農家樂等方式,使當地村民端上了“生態碗”,吃上了“旅游飯”。

大小井省級風景名勝區是羅甸自然風光的最佳代表,由溶洞、石林、天坑及河流等自然景觀組成。以竹筏溯溪、爬山鑽洞、布依特色美食為賣點,成為了來自貴陽、武漢、昆明等地游客的“打卡地”。河流兩岸,翠竹古榕東一叢西一簇,順著彎彎的河道生長,美不勝收。“這是我們到貴州的第一站,羅甸是個好地方,這裡景色獨特,人很熱情。”來自武漢的游客田先生感慨地說,欣賞完景區的美景,還可以品嘗當地布依人家味道獨特的黃豆雞等美食。

與大小井景區不同的是,紅水河景區為國家AAA景區,聚山水風光、民族風情、熱帶植物、水上運動、水岸觀光、休閑垂釣於一體。景區自2017年建成並投入運營以來,依托獨特的氣候、自然環境、以及大水面優勢,開發出了水上飛人、摩托艇、快艇游船、水上沙發、天然泳池等多項水上運動,為游客提供了豐富的旅游體驗。

“體驗了一下,感覺很驚險、很刺激,玩起來感覺非常棒,下次還會來!”今年國慶長假,來自江西的游客李洋先生體驗完景區內的摩托艇項目后,心情特別激動。

體驗了運動的驚險與刺激后,景區的天然游泳池也成了許多省內外游客前來打卡的體驗點,游客們盡享天然泳池帶來的閑情雅致,品味大自然的“慢”生活。“貴州,特別是羅甸這裡,風景很美,有山、有水、有洞、有寨,特別好玩!”來自新疆的游客劉先生說,他在貴陽市生活了10多年,國慶假期打算在省內旅游,計劃再留羅甸玩一兩天再作打算。

此外,上隆寓農山谷景區等更是人氣興旺,景區打造的“農旅結合”資源融合優勢,讓久居城市的游客們盡享鄉村“慢”生活帶來愜意。“羅甸景色美,空氣好,非常適合旅游”,來自貴陽的李先生是一位上班族,他說,來到羅甸紅水河景區旅游,釋放了一周上班繃緊的弦。隨著旅游產業的逐步發展和休閑度假方式的轉變,不少游客選擇遠離城市喧囂,避開旅途擁堵,到鄉村田野體驗自然樂趣,尋找最美鄉愁。

五年來,羅甸縣積極轉變發展思維和方式,充分利用獨特的地理環境優勢、水資源優勢,建成了王乃山山體公園、玉湖公園。倡導“慢游模式”,積極打造集旅游觀光、康體養生、休閑垂釣等為一體的旅游勝地,進一步帶動了本地消費,促進了全縣旅游產業的發展。

特色美食 邀您“享”在羅甸

“不吃紅河魚,枉自到羅甸。”除了美景,羅甸美食也不容辜負,黃豆雞、紅水河魚、荷葉粑、五色米飯、蕎灰豆腐、剪粉等地方美食也令人神往。在景區既可以欣賞到美麗風景,又可以嘗到地道的特色美食和新鮮水果。

“荷葉粑平時每天賣200個,現在每天准備400個都不夠,很多游客還需要郵寄。”長期賣荷葉粑的王老板表示,節假期間的銷量翻了日常量的一倍。

“喜歡羅甸的瓜瓜果果,蔬菜也很新鮮,還能親自體驗採摘的樂趣。”貴陽游客陳女士對羅甸瓜果蔬菜情有獨鐘,對羅甸火龍果、臍橙、蜂糖李、蜜柚、哈密瓜、百香果等如數家珍。

依托資源稟賦,將園區變景區,突出特色抓農業旅游。“每逢節假日,我們的餐飲受到大家的歡迎。”越秀山庄負責人張勇說,每逢節假日,山庄在食材上按照預估的人數提前備足,並針對不同節日推出了溫馨的家庭套餐,非常搶手,讓游客減少了等待時間,吃得滿意。此外,為了讓游客享受到更好的服務,越秀山庄還改造升級硬件,確保游客快速安全有序進入景區。為了豐富節假日期間的活動,山庄增加了火龍果採摘、騎馬游園、垂釣、猜燈謎等活動,增加節日氛圍的同時,豐富游客的游玩體驗。

休閑垂釣 慢游如“家”

十月金秋,位於與廣西隔河相望的紅水河鎮雲裡村晴空萬裡、風和日麗。

“依靠三面環山的地理優勢,我們修建起釣魚棚發展休閑垂釣產業”,村主任楊昌財說,依托良好水域環境,村裡不斷升級改造釣魚棚,全村釣魚經濟越來越紅火。下一步,還將雲裡打造成集旅游觀光、康體養生、休閑垂釣、娛樂餐飲等為一體的宜居、宜業、宜游、宜樂的文明新村,打響垂釣名氣的同時,打造農旅觀光園,發展特色鄉村旅游。

為配合村裡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村裡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建起了智能一體化停車場、雲裡碼頭、農商超市便民服務中心等旅游服務的基礎設施,合力打造“旅游+農業”為一體的農旅經濟。

以“居家式旅游+休閑垂釣”特點,羅甸縣倡導的“慢游模式”,受到了省內很多游客的青睞。

青山如翠,悠悠綠水。在紅水河景區,來自貴陽的游客陳燕正在處理自己剛釣上來的翹嘴魚,然后放在冰箱裡進行保鮮,准備過幾天旅游回去后帶給親友品嘗。

陳燕說,兩年前,她經過朋友介紹初次來紅水河景區體驗垂釣,后來就一發不可收拾,喜歡上了這裡,每個月都會來這裡一兩次,已然成為紅水河景區垂釣棚上的老顧客了,每逢節假日,都會帶著家人來到這裡旅游過節。

在垂釣棚裡,既有溫馨舒適的空調房,又有設施齊備、可居家做飯的廚房,還能在房間裡體驗筏釣的樂趣,受到廣大游客的追捧。

五年來,羅甸縣充分利用豐富的水資源優勢,融資積極打造集旅游觀光、康體養生、休閑垂釣、休閑度假等為一體的一批休閑旅游勝地,進一步帶動了本地消費,促進了旅游產業發展。

特色民族風情 邀您“趣”羅甸

“現在來到羅甸,不僅可以體驗‘夜游湖城’美,還可以欣賞獨具特色的歌舞表演”,今年國慶假期,來自廣西的王先生一家三口在玉湖公園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羅甸縣擁有古朴獨特的民族風情文化。每逢節假日,縣裡總會舉辦極具地方民族特色的歌舞表演慶祝佳節,以激情的演奏、嘹亮的歌聲唱出了新時代中華兒女攜手並肩、不負韶華、開創美好未來的信念。

五年來,羅甸縣高度重視群眾性文化活動,不斷創新活動內容、文化載體,組織開展了主題鮮明、形式活潑、內容生動的群眾性文體活動。同時,以布依山歌、夜樂舞等為民族特色的由群眾自發舉辦的群眾文化活動也是層出不窮、持續不斷,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為全縣旅游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圍。體驗羅甸民族風情,已成為各地旅客的向往。

未來五年,羅甸縣將持續推出“暖冬康養、休閑野釣、夜游湖城”地方特色旅游,傾力打造專屬羅甸“陽光、運動、甜蜜和慢生活”的“4S”旅居生活,進一步推動旅游產業大提質。到2025年,預計完成大健康產業產值10億元以上,實現旅游綜合收入80億元以上。(圖/文 班積輝)

(責編:潘佳倩(實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