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貴州要聞

科技為核 數據驅動

——第二屆貴陽工業博覽會科技主題展掃描

2021年10月08日08:30 | 來源:貴州日報
小字號

第二屆貴陽工博會上的無人運輸機模型。

9月26日,第二屆貴陽工業博覽會開幕。貴州省科技廳以“以變革性技術推動產業變革”為主題組織參展,集中展示“十三五”工業領域科技創新成果和“十四五”總體布局。

此次展覽分為五大板塊。第一個板塊展示的是“智能”技術﹔第二個板塊展示的是“長板更長”使酒、煤電產業更強﹔第三個板塊展示的是“顯山露水”培育農村住房新優勢產業﹔第四個板塊展示的是“無中生有”培育無人運輸新優勢產業﹔第五個板塊回顧了“十三五”時期科技創新的標志性成果,提出了“十四五”期間的展望。

“智能+”技術 打造無人工廠

偌大的工廠裡,沒有一個產業工人,僅有機器人有序而高效地忙碌。從加工部件、裝配成型到最后一道成品檢查的工序,都是在無人的情況下自動完成。

這是省科技廳自2019年啟動實施的無人工廠、無人運輸及無人礦井等“智能+”科技地標項目中“無人工廠”的示范場景。

“十三五”以來,省科技廳按照從設備層、到單元層、到車間層、再到企業層的路徑,系統布局、逐個突破,先后實施了系列科技重大專項,推動貴州省工業、農業、制造業信息化、智能化轉型。

智能釀造 讓長板更“長”

在“長板更長”使酒、煤電產業更強展區,一台“駕駛艙”吸引無數觀眾駐足。據展廳負責人介紹,這台“駕駛艙”是基於工業互聯網研發的下一代煤炭智能採掘智能化設備,利用5G技術“大帶寬、低時延、廣連接”的特點,通過對井下生產情況及設備參數實時監控與分析反饋,實時監控井下整個生產過程,實現“井下無人”地面操控煤礦開採。

近年來,貴州推動科技興煤,力圖擺脫傳統的“傻大黑粗”模式,2017年、2019年、2020年,省科技廳分別發布了煤炭機械化、智能化改造領域、“關鍵4%”煤礦機械化開採等3個技術榜單,從機械化、智能化再到無人化,一個山頭一個山頭地攻,一塊骨頭一塊骨頭地啃,科技創新有力支撐了產業變革。2020年,貴州實現煤礦100%回採機械化。

這僅僅是西南煤海轉型之路的一個開端。繼2020年全省生產礦井實現100%機械化開採以來,省科技廳與盤江集團進一步超前探索,啟動實施了基於工業互聯網的煤炭智能採掘,實現在現有條件的煤礦生產系統智能化。同時,組織貴州安晟能源公司在黔西青龍煤礦開展110/N00工法的示范應用,提高資源利用率,解決煤礦開採採掘失調問題,隨著煤炭開採搭上高科技快車,一個煤炭智能工業新時代,正與貴州漸行漸近。

無中生有 科技點亮生活

當走到“無中生有”培育無人運輸新優勢產業展區時,記者被展館內一架無人運輸機的模型深深吸引。

在這個展區,除了展示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外,還展示了從“空、天、地”一體化系統布局的未來新興產業。無人運輸機、商用火箭、改造后的裝甲車……無不向市民展示著貴州未來在交通運輸行業的無限潛力。

在無人運輸機模型旁邊,一輛改裝的電動裝甲車也格外引人注目。該裝甲車輛將傳統動力系統改為全電驅動。改造后的裝備,不僅性能大幅提升,加裝的通訊模塊可以實時進行指揮調度,可勝任應急救援、搶險救災等任務。

現場展示的安捷無人機、迅捷運載火箭、無人物流車,將提供從1克到500千克、從單程到雙程、空地一體的無人運輸,推動貴州省實現“國內1天送達”目標。

省科技廳在智能制造和裝配式建筑技術積累的基礎上,瞄准農村自建房的市場,實施智能建造重大項目,使木結構的傳統民居,實現個性化定制,在工廠批量生產,實地快速建造﹔配套的裝配式廁所和農戶污水處理裝置,讓人民生活更幸福,鄉村更美麗。(圖/文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段超木)

(責編:潘佳倩(實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