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自治縣羅場鄉嶺峰村:稻魚共生雙豐收
2021年09月24日08:53 |

又到稻谷豐收季,在印江自治縣羅場鄉嶺峰村稻田養魚基地裡,和風吹來,稻浪起伏,谷香陣陣,機器轟鳴,農戶們正在收稻谷、捉稻花魚,一年的雙豐收讓農戶們笑開了懷。
近年來,羅場鄉嶺峰村充分發揮地理優勢和土地連片、水資源豐富等優勢,進一步利用稻田空間進行立體開發,發展稻田養魚300畝,有效鞏固拓展了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39歲的田茂亮是嶺峰村三花山組的村民,之前一直在廣州務工,村裡發展稻田養魚后,他就在基地做管理。眼下正是收獲季節,他每天忙著用收割機收割稻谷、用竹簍捉稻花魚。
“我一年四季都在基地管理,每個月3000塊錢工資,從整田、插秧、放魚苗一直到收割。這幾天正在收谷子,我們採取機器收割,每天可以收割1萬斤左右,稻谷收后就開始賣稻花魚。”田茂亮說。
據了解,這種“稻魚共生”的立體生態循環系統,水稻為魚提供稻花和有機物質進食,而魚產出的糞便又可作為稻苗肥料,不但降低了種養成本,而且綠色有機,產出的有機稻米和稻花魚品質更高,實現了“一水兩用”、“一田雙收”。
“我們村處於梵淨山腹地,水資源好水質也好,適合稻谷生長。我們村目前在這一片種植了300畝稻田養魚。稻谷預計能夠生產18萬斤,魚產量大概在1萬斤左右,有70多萬的產值。”羅場鄉嶺峰村黨支部書記廖佳鵬高興地和筆者算起了收入賬。(張向芬、黃志權)
來源:印江縣政府網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