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安順視窗

安順市委宣傳部對口幫扶關嶺頂雲街道辦角寨村

對口幫扶顯成效 多措並舉促增收

2021年09月14日08:52 | 來源:貴州日報
小字號

路過一片綠油油的良田,跨過一道引水溝渠,呈現眼前的是一排土黃色的茅草大棚。

“我們剛收了一季,竹蓀產量近600斤。”徐永文指著大棚說,大棚有40畝,裡面全是新培育的紅托竹蓀,目前價格是每斤360元,一年能收兩三季,市場前景很好。

徐永文是關嶺自治縣頂雲街道辦角寨村村民,今年3月,剛建好的大棚用於種植有“雪裙仙子”之稱的竹蓀。

作為角寨村幫扶單位,安順市委宣傳部發揮自身優勢,積極組織駐村干部為竹蓀做宣傳、找銷路,目前,徐永文賣出價值20萬元竹蓀。

去年以來,安順市委宣傳部下撥工作經費16萬元,協調基礎設施建設經費40萬元對角寨村進行幫扶,推進落實冒寨組1條通組路和二關組3條機耕道、1條通組路、1個村民活動場地的建設。

“冒寨組下壩的水溝,因為地基垮塌造成堵塞,一下雨就漲水,把周邊庄稼淹了,受影響的土地有近150畝。”角寨村黨支部書記李天燕說,是安順市委宣傳部協調相關資金,把水溝修復打通,並用暗管將水引流出去,現在,角寨村將恢復利用的土地租給個體戶種植大蔥,近80畝土地上搖曳著的翠綠大蔥。

“村民按照每畝800元價格出租土地,領取租金。”李天燕介紹,村民又通過務工形式到被承包的地裡干活,每天掙至少80元務工費。

除就業增收,角寨村村民的精神生活風貌也發生著變化。

“從前,牛糞滿地是白硐組十分突出的問題,也是駐村工作組推進文明鄉風宜居鄉村創建工作的瓶頸。”安順市委宣傳部駐角寨村第一書記胡軍彪介紹,白硐組養牛農戶較多,大家習以為常,為此,他想到為養牛戶送鐵鏟的方法,動員大家隨手清理,截至8月底,駐村工作組為角寨村60余戶發小鐵鏟,村民也主動配合,將牛糞鏟到就近的地裡蓋上土。

“現在環境很干淨。”李天燕介紹,角寨村還利用安順市委宣傳部下撥的工作經費置辦“道德超市”,有盆、掃帚、小推車等商品,免費分發給村民,動員村民參與改善鄉村環境。(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向瑩)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