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貴州要聞

“這裡是我們的第二故鄉”

“候鳥旅游”夫妻的4年貴州情

2021年09月14日08:21 | 來源:貴州日報
小字號

清晨天蒙蒙亮,易小坤和周金平夫婦倆早早背上小背包,在酒店吃完早餐后,徒步10分鐘來到鎮上的集市,開始一天的採風活動。

這裡是玉屏自治縣田坪鎮。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16.4攝氏度,空氣中每立方厘米負氧離子含量2.14萬個,這樣的自然環境為旅居度假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這裡也是易小坤夫婦連續4年來度暑假的地方。

“侗家人的生活都在背簍裡。”周金平朋友圈的最新動態,是關於田坪鎮的趕集故事,配上她拍的圖片,獲得了一圈朋友的點贊。

這對來自湖南省長沙市的大學退休教師從2018年開始,每年7月都會從長沙到田坪鎮避暑。

是什麼吸引了他們來到田坪鎮呢?“是令人滿意的鄉村環境和周到的服務。”周金平直言。

時光回溯,2018年,周金平偶然看到一份關於田坪鎮的手冊,特色民族風情、高森林覆蓋率,以及獨特的住宿環境吸引了她。“我要去實地看看。”這個想法一冒出來,她就立即開始聯系酒店和查找攻略。“先坐火車到銅仁,再轉汽車到玉屏,最后到田坪。”說出發就出發,周金平背著背包一路向西,輾轉一天來到了提前聯系好的酒店。

雖然時間已過去了4年,但周金平仍然記得她第一次來到田坪時的印象:熱情洋溢的服務、特色靚麗的侗鄉風情園、一眼望不盡的翠綠山色……“當時我就決定要帶著愛人經常到這裡過暑假。”考察的幾天裡,周金平走遍了田坪的大街小巷,但用她的話來說,田坪的美和情需要用更多的時間來感受。

從2019年開始,周金平夫婦每年暑假都會如約來到田坪,從最初的兩人到現在帶來親朋好友30多人,夫妻倆儼然成了田坪的向導。

“清晨倘徉不散的鄉場,傍晚去鬆樹林吸氧,遠離擁擠、喧囂的城市,坐看雲卷雲舒、靜聽花開花落……”在長沙出發的高鐵上,周金平向朋友描述目的地的美麗。

“每次說起田坪,他們夫妻就眉飛色舞。田坪的山,田坪的水,田坪的人,兩人如數家珍地說出來,令我們十分向往。”談起周金平的田坪邀約,同樣來自湖南的歐陽新明決定也來親身體驗一番。

如今,田坪的風光被“寫”進了他們每天的行程裡:早上到荷花公園散步,再到侗鄉園的廣場健身K歌,下午去森林裡看看書、拉拉二胡,晚上在周圍散散步……

“要活得有質量。”這是易小坤在與記者交談時講得最多的話。在他們看來,田坪的康養服務和完善的設施使得他們的度假之旅豐富多彩。“每天都有新事物等待我們去發現。”

而打造高質量的康養旅游小鎮正是田坪發展的基石。

自2012年以來,田坪鎮立足侗族文化元素狠抓特色小鎮建設,建成了環線公路、濕地公園、山體公園、健身步道、鬆林棧道、濱水露營基地、鬆林小木屋等項目,以及商業步行街、侗鄉風情園、醫院、鄉愁館等基礎設施,為發展旅居康養創造了條件。

“不散的鄉場”是國家3A級景區玉屏侗鄉風情園的配套旅游景點,含有3條街市、68個門店、60個外擺攤位,再現了侗鄉20世紀60至70年代傳統集市風貌。

文旅結合的康養旅游,打破了單一農作物種植的桎梏,小鎮熱鬧了起來,年接待旅居康養人員10萬人次。

同時,田坪鎮還加快城鎮建設,修建生態移民新區,讓原本居住在深山老林的361戶1716位村民住上了好房子。

康養旅游業的發展,帶動包括胡榮香在內的96名搬遷群眾就近務工,月均增收2000元以上。“我現在從事旅游服務業,主要就是接待游客。聽到省外游客對貴州的景點和氣候贊不絕口,我就覺得特別自豪。”胡榮香說。

如今行走在小鎮內,集中連片的傳統侗族風格木質建筑群別具特色,文化廣場兩邊的鼓樓層層疊疊。穿過鼓樓走廊,茶館、棋牌室、書畫室、醫療室、乒乓球室分布其間。廣場后的群山,鬆樹林立、曲徑通幽,清風徐來,好不愜意。

“今年我們最大的收獲是參加侗族傳統節日‘六月六’,吃了長桌宴,認識了更多的當地朋友。現在,很多侗族山歌,我都能聽懂其中意思來。”周金平樂呵呵地說。

“今年是我們來貴州的第4個年頭,算是半個田坪人了。”回望4年的田坪康養之旅,周金平感慨萬分。從最初乘坐綠皮火車,到現在高鐵直達,小小的田坪年年都有新變化,年年都有新面貌,“我們已經深深愛上了田坪,這裡是我們的第二故鄉。”(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悅 吳傳娟 葛永智)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