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銅仁視窗>>時政要聞

銅仁江口:爭做“三者”狠抓“三紅” 助推學校黨建高質量發展

2021年08月31日18:06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紅燭先鋒:家校共育。
紅燭先鋒:家校共育。

近年來,江口縣教育系統全面加強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確保學校始終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以高質量黨建推動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做黨建引領迅速行動者打造“紅色堡壘”

開好專題組織生活會。通過“三嚴”精心安排部署教育系統黨史學習教育專題組織生活會。嚴組織,7月20日,縣教育工委召開教育系統黨史學習教育專題組織生活會培訓會。嚴准備,督促指導各黨支部按照“一必學、二結合、三必談、四檢視”要求做好各項准備。嚴督導,教育系統7個巡回指導組通過會前督導、會中指導、會后檢查方式,嚴督實導黨史學習教育專題組織生活會,確保不走過場、取得成效。目前,教育系統32個黨支部黨史學習教育專題組織生活會召開完畢,黨支部的戰斗堡壘地位進一步提升。

黨建與教育雙抓雙促。以“三紅一園”黨建工程統領“易扶優學”教育改革,提升以縣三幼、凱德民族學校、縣四中等為主的易地扶貧搬遷點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組織3個優質學校黨組織與搬遷點學校黨組織結成黨建聯盟,在建黨100周年之際,縣第四中學黨支部被縣委評為“優秀黨組織”。將搬遷點學校與集團化辦學龍頭學校結對,變個體辦學為一體辦學,擴大優質資源,形成學研共同體,今年8月,易地扶貧搬遷點幼兒園縣三幼在全市率先成功創建市級示范性幼兒園,高質量教育更加全面覆蓋易地扶貧搬遷子女。

做立德樹人忠實執行者爭當“紅燭先鋒”

感黨恩踐初心。建黨100周年之際,發放江口教育系統“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3人,在市縣“兩優一先”表彰中,2人受到市委表彰,5人受到縣委表彰,其中1人在全縣“兩優一先”表彰大會上作典型發言。組織教師參加全市教育系統“牢記殷切囑托、忠誠干淨擔當、喜迎建黨百年”演講比賽,教育局和7個學校積極組隊參加江口縣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歌詠大賽,皆獲優異成績。組織全縣中小學師生開展“學黨史、感黨恩、踐初心、擔使命”主題征文活動,收到征文500余篇,經評審通報表揚288篇。

提升教師素養。加強“三名(名校長、名班主任、名教師)工程”建設,通過“青藍工程”、結對幫扶、對口交流等形式,促進優質師資向農村薄弱學校流動,縮小城鄉、校際間教師資源差距。大力實施“青年教師素養提升”和“課堂教學素養提升”工程,系統開展青年教師素養大賽、教師業務考試,組織教師線上參加2021年貴州省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提升等培訓,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目前,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線上線下培訓6500余人次。

強化家校共育。邀請省市縣教育專家到學校講學,對家長就各學段孩子如何正確教育關愛和青春期教育進行培訓,提高家長對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內涵和真諦的認識。加大教育評價改革和“雙減”工作宣傳解讀力度,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育兒觀和人才觀,凝聚教育共識,緩解教育焦慮。目前,舉辦家長培訓現場7場和直播4場,4萬余名家長受教育。各學校線上組織家長觀看教育部關工委舉辦的“家校共育,立德樹人——2021年家庭教育公開課”七期,目前,組織家長線上觀看11萬余人次。

做三全育人模范踐行者引領“紅心向黨”

強化學生資助,確保上好學。縣教育局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積極對接中國浦東干部學院為易地扶貧搬遷點學校縣凱德民族學校設立“中國浦東干部學院·綠發班”教育基金。積極宣傳和辦理學生助學貸款,目前共受理貸款合同918筆,受理金額709萬元。兌現各類國家資助資金830萬元,惠及學生15148人次,落實各類社會資助138萬元,受惠師生11163人次,做到應助盡助,不讓一人因學致貧。同時,強化學生感恩教育,增強學生“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意識。

助力四安家園,大手牽小手。扎實推進江口縣2021年新時代“雙陽”工程——“大手牽小手·共度愉快暑假”活動,在易地搬遷安置點舉辦暑期學校,讓搬遷群眾子女的暑期生活有照料,情感有溝通,課業有輔導,愛好有發揮,困難有幫扶,監護有保障,解除家長后顧之憂,為孩子成長和家庭生活創造更好條件,實現搬得出、穩得住、快融入、能致富。同時為安置點志願者、暑期大學生提供一個社會實踐平台,讓更多大學生反哺家鄉,組織江口中學30名學生參加北京大學在江口組織的2021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抓好思政教育,強化愛國情。“學校組織我們上了《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開學第一課”,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我們要傳承好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讓‘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錚錚誓言化作我們學習強國的實際行動!”江口中學學生李雲佳說。近日,江口縣中小學組織全體師生觀看貴州大講堂《請黨放心 強國有我》“開學第一課”,並開展“四史”學習教育和常態化疫情防控教育,引導他們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化為生動實踐。目前,全縣召開主題班會740余節,4萬余名學生受教育。(圖/文 郭宗奇)

(責編:李永馨(實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