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地質博物館“打卡”攻略:感受自然資源文化之美
貴陽市奧體中心斜對面,一座風格別致的建筑格外吸睛。這棟融合了梵淨山蘑菇石、漢語拼音縮寫“GZ”以及梯田地貌等元素為一體的現代建筑,正是貴州省地質博物館。
貴州省地質博物館外景。人民網 涂敏攝
8月中旬,貴州省地質博物館建成並正式免費向公眾開放。對貴州人來說,這圓了在家門口擁有自己地質博物館的夢想,而對世界自然科學界來說,這讓自然資源文化的交流又有了一個新的平台。
貴州是世界知名的“沉積岩王國”“喀斯特王國”和“古生物王國”。現有研究資料顯示,貴州既是地球古生代與中生代生物滅絕與復蘇的重要研究地區,又是地球演化史和生物演化史重要地質遺跡標准剖面的保存地。新中國成立以來,貴州積極開展地質礦產資源勘查。然而,長期以來,貴州缺乏一個專門、統一場所更好地存放、研究、保護貴州地質遺跡資源、珍稀礦物岩石和化石標本。
館內藏品。人民網 涂敏攝
如今,這座承載著地質人夢想的博物館建成,貴州幾代人地質工作的成果有了“新家”。一座館,系統提供記錄、整理、維護、研究、展示、交流的平台。在貴州理工學院教授韓元元看來,貴州省地質博物館將迅速補齊貴州自然資源保護研究綜合平台空缺的短板,為貴州自然資源科研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平台支撐。
補齊短板的同時,館內典藏的自然資源文化展品,為社會各界帶的是一場科學與文化上的感官“盛宴”。
博物館一角。人民網 涂敏攝
“這裡拉開了地球動物生命演化的序幕……”在序廳那一面距今已有6.09億年的瓮安生物群化石牆前,解說員的首句解說詞立馬把觀眾帶進一個神秘的科學“世界”。為給觀眾立體地呈現貴州自然資源形象,貴州省地質博物館從序廳的四個古生物群化石牆開始,依次設置四個主題展廳。
博物館一角。人民網 涂敏攝
四個展廳各有側重,分工明確。“神秘貴州廳”展示貴州古生物化石和地質億年歷史、“多彩貴州廳”展示貴州豐富地質旅游資源、“富饒貴州廳”重點介紹貴州優勢礦種及礦業基地資源情況、“奮進貴州廳”展示貴州地質地勘和自然資源歷史史料。據統計,全館保存的古生物化石、礦物晶體、岩礦標本、地質資料等藏品超10萬件,其中不乏100余平方米的大型原版海百合化石、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親筆手稿等重量級藏品。
博物館一角。人民網 龍章榆攝
“博”而且“精”,為最大限度增強展示效果,博物館內運用大量場景復原及聲光電技術進行布展。3D展示、VR體驗、視頻模擬……沉浸式的體驗環境,讓游客在與科學、文化的“神交”之中,忘記時間的流逝。
遠古生物留下的化石標本,讓觀眾恍然間穿越到遠古時空﹔喀斯特景觀的深度體驗,將貴州壯美風光零距離推送眼前﹔璀璨礦物晶體與富饒優勢礦種,激發游人內心深處自豪感﹔貴州地質史上艱苦奮斗的一幕幕,清晰呈現貴州“奮進”精神……這讓首批到館探訪的游客杜利平直呼:“一館看盡貴州自然資源文化,真的不虛此行。”
8月14日,貴州省地質博物館迎來首批游客。人民網 涂敏攝
而作為貴州省最大的自然資源類博物館,貴州省地質博物館還花大力氣拉近與外界的距離。在博物館負一層,自然書吧、免費兒童恐龍互動樂園、文創商店等休閑場所一應俱全。在戶外空間,提供輕食、面點及“寒武紀咖啡”“特提斯海精靈”等特色餐飲的生活服務設施也盡量配備,致力更“接地氣”,打造出一個“沒有圍牆的博物館”。
博物館設置的書吧。人民網 龍章榆攝
“既是歷史文化展示交流窗口,也是重要科普科研基地,還要成為市民的生活休閑場所。”貴州省地質博物館館長齊少烽說,作為一個“年輕”博物館,貴州省地質博物館將致力以包容、開放的態度,以多彩、豐富的文化產品,以高質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與群眾、與世界進行更多對話、更多交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