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开阳视窗

开阳县:丰富乡村文化 改善宜居环境 建设和美乡村

2023年10月16日15:44 |
小字号

今年以来,开阳县繁荣乡村文化,丰富文化底蕴;不断改善群众宜居环境质量,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抓实乡村产业发展,铸造乡村产业品牌,增加农村群众收入,建设宜居和美乡村,实现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目标。

丰富文化载体,弘扬文明新风

发挥文化对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打造文化名片。增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的意识,保护传统文化和耕读文明,以农村文明新风培育、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创建等为主要内容,着力打造水东土司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农耕文化四大文化资源名片,形成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在群众聚集地打造文化墙,使乡村环境与民族文化相映成趣,田园风光与农家情趣相映生辉,激发村民尊老敬老、爱护环境、热爱美好家园的热情。

图为:开展斗牛节活动

开展斗牛节活动。

丰富文化内涵。在全县开展春晚、文化演出进村寨、“爽爽贵阳·繁花似锦”赏花踏青主题活动等各类文艺演出活动,并在全县开展篮球赛、斗牛节、杀鱼节、篝火晚会等民族节庆活动。同时,以“水东狂欢夜+非遗展演”“水东狂欢夜+广场舞展演”等主题,将舞龙、舞狮、花灯、布依坐夜宴体验、歌唱比赛等精彩节目表演进行串联,给幽静纯粹的十里画廊平添了浓浓烟火气,使那轻松惬意的农家景象变得热闹非凡,推进一批传统与现代融合、自然与人文一体的以产业文化、人居文化等为特色的文化村,赋予和美乡村建设的文化内涵。

彰显榜样力量。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以“硬约束”完成“软任务”,摒弃陈规陋习,弘扬新风尚。选树乡风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广泛开展“最美庭院”“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开阳好人”等评选活动,传播和倡导现代文明,传递正能量,发挥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榜样示范作用,不断增强村民道德意识,投身道德建设,使广大村民讲社会公德,讲家庭美德,做文明村民。目前,共开展评选12场次。

补齐短板弱项,提升宜居质量

坚持和美乡村建设为抓手,推动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提升农村群众环境质量。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坚持以抓小城镇建设为契机,整合村庄改造、生活用水、用电、道路改造、危旧房改造等项目。有序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完成危房改造、房屋立面整治,同时新建文体活动场所、集体长廊,以及电话、免费WiFi等基础设施,有力促进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绘就了一幅幅乡村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画卷。

开阳现代农业。

开阳现代农业。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坚持高水平规划设计、高质量、高标准规划,实施乡村旅游示范点的乡村油路、公厕、停车场、旅游绿道、服务中心建设等一批“吃、住、行、游、娱、购”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和美乡村”与旅游景区的衔接能力和旅游服务能力,使“美丽乡村”旅游、文化、自然等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三赢”的目标。

抓实农村环境治理。深入推进“蓝天、绿地、碧水、清洁、田园”五项生态保护计划,不断完善污水处理、垃圾收集、清运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清洁、村寨绿化等设施工程建设,以“一户一宅”为基础,完成村庄规划修编,强化农房管控;推广“厌氧池+人工湿地”等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30%以上;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新配置分类垃圾箱900组,实现村庄外运垃圾减量80%;实施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1080户,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宜居质量。

书写两篇文章,绘制和美乡村画卷

创新“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思路,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景观农业,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加速跑”,建设宜居和美乡村。

和美乡村建设。

和美乡村建设。

抓实产业发展文章。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配套发展附属产业,发展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采用“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 等模式,建立生产基地并与农民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扩大富硒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富硒粮油、富硒茶、精品水果、生猪、蛋鸡、农产品展示、加工、销售等产业基地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新建高标准农田2万亩,新增富硒粮油生产基地15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

做好产业品牌文章。探索推进“电子商务+农村”的发展模式,让农民触“网”创业,让优质产品依托“京东商城”“天猫”等电子商务平台走向全国,扩大富硒农产品专卖店的覆盖面,提高美丽乡村知名度、美誉度以及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加大对富硒的宣传力度,提高富硒产品影响力。加快省级富硒产品研究中心建设,建成高温蔬菜冷库及配套分拣中心3个、精品水果气调库4个,全面打造“印象硒州”区域公共品牌。加强与外企业合作,在品牌创建和市场营销上,提高开阳富硒品牌的影响力。(图/文 杨刚 )

(责编:李永馨、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