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开阳视窗

开阳县: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共建共享幸福家园

2023年04月19日16:45 |
小字号

蓝天白云相伴,青山绿水环绕,开阳县南江乡龙广村景色怡人。

仲春时节,笔者走进南江乡龙广村,眼前所见皆是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农家小院的外墙上绘着各色蔬果,整个村庄仿若一幅水乡田园画卷铺展开来,美不胜收。

开阳县南江乡龙广村。

开阳县南江乡龙广村。

为深入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开阳县南江乡结合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升,全力打造宜居秀美新家园。

近年来,开阳县持续改善生活品质,提升广大群众宜居环境质量,建设和美家园,书写民生幸福“新答卷”,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一幅幅宜居宜业的田园画卷正在渐次铺展。

改善乡村环境 群众幸福加码

乡村,承载着无数人的乡愁,关系着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村庄干净整洁让村民舒适温馨,也是记得住乡愁的生动实践。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农村要有新风貌。在改善人居环境过程中,对龙广村广泛征求村民意见,保留乡村特色风貌,突出“一户一档、一户一特色”,带动群众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农家庭院。

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成员作用,龙广村召开座谈会、动员会、规划评审会,尊重村民意愿,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先后完成污水管网铺设、雨污分流改造、抗旱提水、沟渠硬化、健身广场等建设,落实村庄入口节点打造、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及亮化。截至目前,龙广村共完成改厕63户,治理垃圾138处,村庄道路两侧均实现绿化覆盖。

庭院美好。

庭院美好。

“真是大变样啦!房前屋后干净了,垃圾不再随处可见了,还建起了村民广场,闲暇时大家都来树下坐着聊天,使用健身器材锻炼,热闹得很!”当地村民绘声绘色地讲述着村里的变化。一年多来,龙广村既增了“颜值”又添了“气质”。

龙广村经济基础扎实,主导产业为农业,经济作物以玉米、水稻、油菜为主。近年来,该村合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生态条件,该村大力发展果蔬种植,采取“大户带小户”“支部+协会+农户”等模式带动全村群众发展枇杷、樱桃,番茄、花生等果蔬种植。并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报道乡村特色产业,推动经济大力发展,为积极建设、投资和运营好美丽乡村添砖加瓦。

“农村要富,发展产业是关键。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才能提供稳定经济支撑,村庄经济才能保持良好发展势头。”龙广村党总支书记陶大模说道。

发展特色产业   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今年以来,开阳县围绕县“四带一园”(蔬菜、茶叶、中药材、水果产业带和现代生猪产业园)特色产业布局,按照“宜种则种,应种尽种”的原则,科学编制特色产业总体规划,推动由点串线、连片成区,引领特色产业全域化集群式发展。推广“政府扶企业+企业建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带动模式,建立产业园统一管理、技术统一培训、产品统一销售、品牌统一打造、保险统一投入的“五统一”管理机制,让群众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图为:村民管护蜂糖李

村民管护蜂糖李。

开阳县龙水乡借力产业品牌效应,以“春赏李花,夏品李果”为主线,硬化产业环线道路,修建观景台,打造特色农家乐,推出“李”主题餐食,吸引游客到龙水赏花、摘果、饮食、住宿、露营,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目前,已培育龙溪金竹湾精品蜂糖李采摘园和花山磨坪精品蜂糖李采摘园,开花期、挂果期平均每月接待游客2000余人。

产品有销路,农民干劲足。稳定的销售渠道让花山村村民走上致富路,每年带动100余名村民家门口就业,增收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旺则农村旺。立足资源禀赋,龙水乡特色产业持续巩固,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带动农村群众增收致富。宜居宜业的乡村,孕育生机无限,昔日走出大山谋发展的农人们,纷纷回到家乡干事创业。

“家乡发展的机会多,我自己种植蜂糖李,一年收入几十万元,回乡的决定太对了!”从过去出去了就不想回来,到现在每年不断有人回村发展,提起家乡的变化,龙水乡花山村村民姚昌杰信心十足地说。

截至目前,开阳县共种植蜂糖李32000亩,培育蜂糖李专业合作社25个,种植大户84户;打造蜂糖李销售基地12个,建成贮藏冷库612立方米,可满足200吨蜂糖李中转量。

绘制和美画卷  改善社会风气

“以前,村民受累于各种人情‘随礼’,‘烧锅底’’‘满月酒’‘升学酒’‘搬家酒’’‘高寿酒’,甚至于个别群众在原来的住房上新添了一层楼房也要办酒,人情礼金成为村民家庭的主要负担之一,现在我们村再也没有这种乱办酒席的现象了。”禾丰乡穿洞村党支部书记卢天志说道。

图为:宜居宜业龙广村。

宜居宜业龙广村。

这是开阳县开展“治风”工作取得新成效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开阳县持续开展农村“治风”工作,着力整治滥办酒席、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不良风气。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同时,推动形成向上向善、生动活泼的良好社会环境。

党员干部的示范表率、制度机制的强化约束、宣传方式的创新引领……各地通过落到实处的“硬举措”,浸润人心的“软手段”,让文明乡风吹到每个村寨,吹进群众心田。

破旧立新,让文明新路新行。为了打破婚丧嫁娶等相关事宜延续多年的文化习俗,废除旧习的同时要规划出一条人民喜闻乐见的“新路”。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监督作用,明确提出操办红白喜事规定,给乡村婚丧事宜立规矩。倡导婚事新办。建设婚事操办标准,提倡不要彩礼或少要彩礼,引导丧事简办。利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宣传文明丧葬新风,大力推行厚养薄葬和文明治丧理念,培育和推广绿色文明简约环保的殡葬礼仪和治丧模式。倡导鲜花祭扫、丝带祭扫、网上祭扫、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破除焚香烧纸、燃放爆竹、抛洒祭祀用品等祭扫陋习。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贵州将稳扎稳打,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美丽乡村成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图\文 杨刚)

(责编:李永馨、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