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三都视窗>>三都时讯

三都:3.7万水族妇女靠“针”功夫绣出锦绣“钱”程

2022年10月13日16:48 |
小字号

马尾绣是水族特有的刺绣技艺,被誉为刺绣的“活化石”。近年来,三都水族自治县在做好马尾绣技艺弘扬和传承的同时,带动三都巾帼巧手绣出致富路,变指尖技艺为指尖经济。现如今,马尾绣已带动三都县3.7万名水族妇女实现就业增收。

在三都县中和镇雪花湖马尾绣小镇,绣娘们围坐在一起,正在赶制一幅马尾绣作品。只见他们双手游走在绣片上,一个个精美图案就被绣制出来。马尾绣是个技术活儿,勾图、搓线、配线、绣制,每一步都由绣娘自主完成,因此,绣娘之间得有十足的默契才能共同完成一幅作品。在以前,水族绣娘基本都是“单打独斗”,且绣制的马尾绣都是自产自销,2013年,绣娘韦应丽成立了马尾绣协会,带领绣娘“抱团式”发展,让绣娘们吃上手艺饭。

水族妇女靠“针”功夫绣出锦绣“钱”程。

水族妇女靠“针”功夫绣出锦绣“钱”程。

“我们马尾绣党支部带动有1300多名绣娘,通过马尾绣刺绣,我们每个绣娘一年收入都有三万元以上。”三都县水族马尾绣省级传承人韦应丽说。 

“我们搬迁过来之后就跟着韦老师一起绣马尾绣,因为我小孩还小,还要带小孩,我绣得少,一个月大概三四千左右。”水族马尾绣绣娘石鸿思说。

水族妇女靠“针”功夫绣出锦绣“钱”程。

水族妇女靠“针”功夫绣出锦绣“钱”程。

忙完手上的活儿,绣娘石鸿思又开启直播,在镜头前向网友宣传推介镶嵌有水族马尾绣耳饰、手提包、服饰等产品,这一举动不仅打开了马尾绣的网上销售通道,也让绣娘有更多的订单可做。

“现在我们不仅仅是在门店线下销售,还通过一些网络直播来销售,上个月到这个月,我接的订单大概有20多万,接了订单之后,我们都发给支部的绣娘绣,让大家都有活干,都有收入。”三都县水族马尾绣绣娘石鸿思说。 

水族妇女靠“针”功夫绣出锦绣“钱”程。

水族妇女靠“针”功夫绣出锦绣“钱”程。

近年来,三都县不断完善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措施,以“锦绣计划”为抓手,把优秀乡土人才、能工巧匠、致富能手纳入人才库管理,同时,不断激发民族文化市场潜力,以马尾绣产业发展助力当地妇女就业创业。截至目前,三都县培育马尾绣经营企业和个体户124家,建立巾帼手工坊10个,带动3.7万水乡妇女实现就业增收,马尾绣劳务品牌成为当地一张响当当的就业名片。

“下一步,我们将寻找更多的订单,让绣娘有稳定的收入,并通过开展培训,让更多的人了解马尾绣,把马尾绣这个技艺传承下去。”三都县水族马尾绣省级传承人韦应丽说。(图/文 李荣发、刘嫣嫣、莫琼芬)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