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碧江视窗>>时政要闻

碧江:逐步完善城市功能 打造宜居宜业福地

2022年10月13日16:34 |
小字号

一条条道路宽阔通畅,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公园绿地点缀其中,人居环境越来越美,百姓生活幸福安康……这是碧江区十年来,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果。碧江区紧紧围绕绿色转型发展,大力实施城市“东扩北跃”战略,加快改造老城区,走出了一条新型城镇化之路,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镇产业聚集、综合承载、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90多岁的滕淑钧,二十多年前就居住在环北街道北门社区韩家董小区,见证了小区及周边环境的变化。

“现在城市大变样了,小区环境也越来越好,我每天都要出来散散步,和大家聊聊天。”滕淑钧高兴地说。

1996年就搬入该小区的封漠秀,也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生活品质的提升。

“以前小区脏乱差,在政府的关心下,变得干净整洁了。现在我们小区特别和谐,谁家有困难,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有时间大家一起吃‘坝坝饭’,开展文艺活动,特别开心。”封漠秀说。

以前,由于各老旧小区绿化缺失,公共设施不全,环境卫生不好,小区周边商铺多,各类矛盾纠纷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社区居民生活品质。如今,各老旧小区公共秩序、环境卫生得到极大改善,还配备了相应的公共设施。

“北门社区像韩家董这样改造的老旧小区有10个,小区配备了健身休闲设施,让居民茶余饭后有了好去处,改善了环境,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环北街道北门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罗凤介绍。

穿梭在锦江街道辖区,周边高楼林立,辖区的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和沿江步道,每天前来休闲娱乐、跑步健身的市民不计其数。55岁的田元华,每天都要去走走逛逛。

“现在的生活环境非常干净整洁,吃了饭到沿江两岸散一下步,非常惬意。”田元华说。

自实施“强中心城区”以来,碧江区通过“四改”项目,实现“四改”形态更新、功能更新、治理更新,完成率达100%。围绕山水园林城市的定位,对锦江河实施景观改造,排涝、治污、打造亲水景观,“通、清、靓”同步推进,实现了景城互补、城河相融,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养生胜地。

在规划引领下,昔日破旧的老城,已变成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的新城,全区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项目建设,先后建成武陵大道、滨江大道、铜兴大道、睿力大道等城市主干道,高速铜仁北、铜仁西、铜仁东等路段建成通车,完成学校、医院等为重点的公共服务项目建设,碧江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至44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增长至50万,城镇化率达79.61%,全区已建成锦江生态绿色栈道、碧江国家湿地公园等20多个公园,有力彰显了“城在水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独特城市魅力。

“建新城”“疏老城”,在新城区,碧江加快推进铜仁数字科创产业园园区布局规划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培育力度,培育标杆项目1个、示范项目10个、完成谋划应用场景13个以上,并加大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着力解决“四位”难题,采取老城区优质学校与新城区学校一拖一联办、高校领办模式,打造一批优质学校。在老城区选派一批优秀校(园)长、教师到新城区学校任职任教,推动老城区教育优质资源向新城区倾斜。

2017年,通过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到正光街道打角冲社区的张玉世感受很深。

“以前在外面打工,两个小孩上学费用很高,搬到这里来以后,小孩子在附近读书,很方便。小区的绿化和环境都好,交通、医疗等各方面都方便,现在做点家具和电器生意,生活很幸福。”张玉世说。

如今,碧江新区发展迅速,新联大街、文笔北路等节点性道路建成通车,建成八纵十横道路网络,在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资源要素方面,充分发挥主城区“火车头”“发动机”的作用,规划建设现代化中央商务区,改造提升和培育发展一批特色街区、商业综合体、地摊示范点、夜市经济消费聚集区,培优培强一批市场主体,建设一批智慧商店、智慧街区、智慧商圈,着力打造“一环五射”高速路网。

站在新起点,碧江坚持“建新城”“疏老城”,加快推进“强中心城区”,全力打造高质量的城镇经济、高品质的城镇生活、高水平的城镇生态环境,推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园林城市正逐渐在武陵山区绽放光彩。(碧江区人民政府网 覃信林、曾珍)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