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本网原创

开好局 起好步

贵州省盘点发布2021年文化旅游亮点

王秀芳、陈晶晶
2022年01月20日12:23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锦江赛龙舟中国贵州铜仁国际龙舟邀请赛开幕式。
锦江赛龙舟中国贵州铜仁国际龙舟邀请赛开幕式。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贵州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全面落实“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和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决策部署,围绕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多彩贵州旅游强省,全力打造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的发展定位,聚焦旅游产业化,紧密对接市场主体,系统谋划、深度融合,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多彩文化屡添新彩、旅游业转型发展,实现了“开好局、起好步”的目标。

日前,部分中央媒体、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行业媒体、省内媒体等新闻单位联合评选出了“2021年贵州文化旅游亮点”。现将盘点情况发布如下:

亮点一

优化顶层设计 建设“两个强省”

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实施《关于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旅游产业化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的意见》,批复《关于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奋力实现旅游大提质的实施意见》《贵州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制定印发旅游产业化“四大行动”方案及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旅游产业化考核评价相关办法和制度,按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决策部署,建设“两个强省”、全面推进文化旅游工作的“四梁八柱”日益完善、步履更加坚实有力。

亮点二

全面转型发展 旅游产业化稳步推进

2021年,旅游业全面转型发展,旅游产业化全面推进。聚焦“两大提升”目标,大力实施“四大行动”,以高质量为统揽提升效益,以需求导向提升产品业态,以问题导向推动盘活资产,以市场导向推动项目建设,以游客为本提升服务质量。全省接待游客6.44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642.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03 %、15.91%,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游客人均花费突破1000元。15县市入列2021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百强县市,数量居全国第三位。上亿元旅游企业达22家。全年累计发放多彩贵州文旅消费券5300万元,全省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推出各种旅游优惠政策吸引游客,促进消费,实现“十四五”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良好开局。

亮点三

长征路上好风光 红色文化旅游受欢迎

《贵州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条例》公布施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1+3+8”标志性项目规划建设工作扎实推进。推出《百年征程贵州故事文物文献展》等一批建党百年文物精品展,开展2021贵州红色旅游年、“百名讲解员宣讲百年党史”“重走长征路研培体验”系列活动,发布12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3条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4个乡村故事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寻找乡村印迹 学习党史故事—100个乡村中的党史故事”,助推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亮点四

多业态融合 新品牌现涌

坚持“旅游+”、“+旅游”的发展思路,全省共推出56个新产品新业态。安顺市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贵定县、六枝特区获批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兴义市万峰林生态体育公园、黔南州龙里油画大草原入选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贵州酒店集团、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10户旅游企业被认定省级服务业龙头企业。“贵州旅游·一码游贵州”平台等12个文化旅游领域项目列入全省“万企融合”标杆项目。青岩古镇南北明清街等19个街区获评第一批省级旅游休闲街区。黔东南州雷山西江千户苗寨等10个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获评第二批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万达小镇、镇远古城等4地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新评定11家4A级旅游景区、4家省级旅游度假区。贵州旅游商品斩获2021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9金19银17铜佳绩,奖牌总数居全国第二位。

亮点五

考古发现创佳绩 文博事业谱新篇

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贵州考古工作的实施方案》,省考古标本库房建设项目列入国家十四五保护传承工程项目库,长江文化贵州片区文物资源调查、丝绸之路南亚廊道贵州段调查、贵州省石窟寺资源调查等工作有序展开。公布全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包括不可移动革命文物604处、可移动珍贵文物112件套。贵安招果洞遗址成功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系贵州考古历史上第七次入选。遵义海龙屯城址及播州杨氏土司墓群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深化博物馆改革发展,实施“提升一个展陈、完善一个布局、制定一个标准、形成一个体系、打造一个品牌”的“五个一”工程。印发《关于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通知》,首次对非国有博物馆进行评选,首次对评选出的十佳非国有博物馆进行奖补。印发《贵州省文物和博物馆单位旅游开放利用实施方案》,启动省博物馆基本展陈提升改造,打造“多彩贵州·博物盛筵”文化品牌和特色文化展示窗口,让文物“活”起来。

亮点六

宣传推广创新融合 打造特色文旅品牌

紧密对接市场主体,创新举办2021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和第十六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招强引优、营销推介效果突出,发起成立了川渝贵“西三角”文旅合作联盟。线上线下举办了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年会等。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宣传联动机制,省领导率队赴重庆、上海等重要客源市场开展宣传推介,并推出差异化旅游优惠政策。推出多彩贵州文旅大攻略和世界遗产主题线路等特色旅游线路,举办“爽游贵州”美好目的地、“春游好时节 醉美是贵州”贵州春季旅游、“避暑度假到贵州”及秋冬文旅消费季暨“贵州人游贵州”等活动,深化“度假到丹寨、看水到荔波”“发现绥阳”等专项营销,深度推介贵州乡村民宿、特色美食及旅游商品,启动文旅资源资产上网工程、文化名家贵州文旅采风“一百工程”。强化线上线下融合传播,形成了贯穿全年度、覆盖全领域、联动全产业的系统化多维度立体式宣传推广体系。举办“魅力贵州,世界共享”——多彩贵州热词发布仪式,由贵州国际传播旗舰品牌“Live in Guizhou”(这里是贵州)面向全球受众发起“贵州热词征集活动”,共发布40个候选词汇。经过海内外受众投票,最后评选出的前5个“贵州热词”为:安顺黄果树瀑布群、西江千户苗寨、中国天眼、铜仁·梵净山、侗族大歌,多彩贵州文化旅游品牌更响亮。

亮点七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开新局

把乡村旅游作为推进“旅游产业化”的重要支撑,把助力乡村振兴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使命,围绕创新、融合、高质量3个关键,完善发展规划、强化品牌创建、丰富旅游业态、提升发展内涵、做好发展保障。遴选确定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134个,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镇达323个;新增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11个,居全国并列第一位;新增乡村旅游标准化单位3858家,总量达7149家;2家民宿入选全国首批31家甲级旅游民宿,居全国并列第一;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入选贵州省直机关高质量发展考核创新奖一等奖;兴义市万峰林街道作为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唯一代表,在全国乡村旅游工作现场会上交流发言,水东乡舍“村村”APP作为唯一的数字乡村旅游运营平台在大会进行展示;化屋村被人社部、文旅部授予“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是被表彰的全国唯一乡村旅游村寨;4个乡村党史故事入选文化和旅游部100个乡村中的党史故事;高质量完成100个易地扶贫搬迁综合性文化服务示范点建设;2个案例入选《2021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居全国并列第二;6个案例入选全国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案例,居全国并列第一;乡村文化旅游处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文化和旅游部领导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两次点赞贵州乡村旅游;省领导对贵州乡村旅游发展作出肯定性批示或表扬。

亮点八

守正创新传承保护 非遗文化“活”起来

全省18项(19处)非遗项目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入选项目数量位居全国第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增至99项159处,位居全国第七位。宋水仙荣获“2020年度中国十大非遗年度人物”称号。线上线下联动举办第二届中国丹寨非遗周、非遗周末聚、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非遗购物节、“非遗进景区、进社区”等非遗和旅游融合系列活动,促进文旅融合、旅游复苏和特色非遗商品销售。举办“2021年贵州技能大赛—非遗技能大赛”传承匠心,评出一等奖5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15个,优秀奖38个,让非遗技艺“活”起来。

亮点九

文艺精品力作频出 以文塑旅成效显著

围绕庆祝建党百年、巩固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传承优秀文化等题材,创作艺术精品。《解放贵州》《赤水奇兵》《娄山关大捷》《抢渡乌江》《图云关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5件美术作品入选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展陈和永久收藏。花灯戏《红梅赞》、黔剧《腊梅迎香》、京剧《锦绣女儿》3部剧目入选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黔剧《天渠》《奢香夫人》、话剧《雄关漫道》《此心光明》、舞剧《天蝉地傩》5部作品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实施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绣琳琅》荣获第十八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铜狮奖”。支持139个项目申报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资助项目。2名青年编剧及演员入选2021年全国编剧和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画展活动。举办2021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打造大型文旅融合作品《梵山“云”游》,组织文艺演出团队赴全省37个景区(景点)开展演出370场以上,充分发挥艺术作品以文塑旅重要作用。

亮点十

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提升 智慧旅游建设再上台阶

推进贵州省智慧图书馆体系及公共文化云项目建设,打造12个“城市主题书房”。省图书馆北馆开馆运行,接待读者超51.2万人次。获文化和旅游部命名5个“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六盘水市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持续实施“春雨工程”“阳光工程”“圆梦工程”,举办“云上乡村春晚”,围绕建党百年组织省直文艺院团开展惠民演出400余场,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近5000场、参与人次达3000余万。推进第五次县级以上文化馆评估定级、评出上等级馆88个,占全省文化馆总数89.8%。其中一级馆41个,较上次评估增加21个。“贵州旅游·一码游贵州”全域智慧旅游服务平台总访问量超过2.6亿人次,累计用户超2300万人,接入景区、文旅场馆500余家、商户4.5万多家,商品信息4万多条,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一站式旅游公共服务,满足游前、游中、游后全过程需求,并实现和健康码的数据联通,被省委网信办评为贵州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优秀案例。“黄果树景区动静结合的智慧化客流管理服务体系”和“水东乡舍互联网+乡村旅居助力乡村振兴”2个项目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2021年智慧旅游典型案例。

亮点十一

旅游市场整治有力 “满意旅游”持续提升

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常态化推进,压紧压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市场治理责任。2021贵州省“满意旅游痛客行”活动扎实开展。坚决整治市场乱象,依法关停投诉和舆情集中的旅游购物场所50家、查处9家旅行社及4名导游,受理有效旅游投诉716件、同比下降31.29%。全省各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责令企业整改220家·次、立案调查487家·次、办结案件682件。全省3A级以上景区通三级公路比例达63%,建成示范旅游厕所100座。发布实施11项文化旅游地方标准,制定推广黔菜系列标准(第一期)。

亮点十二

贵州文化旅游职业学院成为人才培养新基地

全省各地导游、市场管理等各类人才培养形成常态机制,大批各类旅游人才不断涌现。2021年2月11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正式设立全日制公办普通高职院校——贵州文化旅游职业学院,以全日制普通高职教育为主,同时举办中等职业教育,学科门类以文化艺术、旅游等为主,在校生规模暂定为6000人,成为我省旅游人才培养迈向高职化、体系化、专业化的新基地。(图片由贵州省文旅厅提供) 

(责编:吴锋、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