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思南视窗>>社会传真

思南县塘头镇:“微田园”为新市民解乡愁

2021年12月28日08:40 | 来源:贵州日报
小字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中迪 周济

12月26日,思南县塘头镇旗山社区在冬日暖阳中一派祥和宁静。

午饭后,72岁的居民张国珍,扛着锄头来到自家菜园子开始忙活。

“张伯,你又来照看蒜苗了呀?”同样在地里忙活的邻居杨碧胜问道。

“几天没来,草又长出来咯,今天来把草除了。”张国珍锄了两下土,抬起头笑呵呵地说,“你家白菜包得那么好,可要注意,小心被人拔走咯。”

“哎呀,家家都有,有哪个要哦。”说话间,杨碧胜手中的菜篮子,就已装满了刚刚采摘的新鲜白菜。

张国珍和杨碧胜所耕种的菜园子,正是当地党委、政府为旗山社区易地扶贫搬迁进城的新市民,流转土地建成的“微田园”。

2018年,旗山社区居委会进行搬迁群众走访时,大部分新市民反映:进城后什么都好,就是没有地种,很不习惯。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

了解情况后,社区居委会立即向塘头镇党委、政府转达群众的心声,该镇又向县相关部门积极争取,为搬迁群众办成了这件实事。

在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后,该镇在安置点旁,由政府协调统一流转40亩土地,作为426户1833名搬迁群众的“微田园”。

张国珍交了50元钱,就领到了60多平方米大的菜园子。“真是没有想到,进城了也能种菜。”

张国珍说,在农村跟土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搬迁进城后突然放下锄头确实很不习惯。如今,政府给他这一块菜园子,不仅回归了田园心里高兴,还实实在在为家里节约了一笔菜钱。“上半年种黄瓜、辣椒和茄子,下半年种白菜、葱和蒜,一家人吃点菜没得问题。”

“自从有了这一片‘微田园’,社区居民闲时都来种菜,不仅为大家解了乡愁,还间接减少了邻里之间的矛盾。”旗山社区党支部书记田儒江指着眼前绿油油的菜园说,新市民要循序渐进适应城镇生活,一小片菜园,让他们有了慰藉,也有了寄托。

菜园里的对话在继续。

“你家的白菜才安逸哦,包得那么好。”

“你家的蒜苗也长得不错,拔两根回去炒回锅肉,那才安逸。”

“我家这豌豆尖,摘去煮火锅可细嫩了,你们要是喜欢,来摘点去嘛……”这些暖心的话语,沁润着搬迁群众的心田。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