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五个精准”强力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
紫云自治县落实“五个精准”举措强力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切实用生态畜牧业发展成果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充分发挥畜牧产业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中的基础作用,助推紫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精准定位,利益联结有机制。以创建规模化养殖场为目标,积极引进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规范利益联结机制。县人民政府先后出台《紫云自治县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试行)》、《紫云自治县产业利益联结实施意见》等,县畜牧服务中心联合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印发《紫云自治县德康养殖模式经营运作及利益联结机制指导意见》,严格按照“721”利益分配模式,将产生的收益分红给农户,广泛带动农户参与产业发展。精准定位农户在产业链、利益链中的位置,最大化保障农户利益,保障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为带动农户增收搭建可靠平台。
精准投入,产业发展有规模。争取各级各部门支持,多渠道多形式筹措经费,精准投入畜牧产业发展资金。截止目前,建成生态家禽集中规模棚184个,林下生态鸡棚2205个,蛋鸡养殖基地7个,林下鸡苗孵化场1个,临时家禽屠宰点1个,生猪规模养殖场70余个,紫云花猪种繁场1个,生猪屠宰场1个,肉牛规模养殖场30余个,肉羊规模养殖场20余个,生态渔业养殖企业(户、合作社)13家,鸵鸟养殖基地2个,毛驴养殖基地1个。逐步形成“林下养鸡”“紫云花猪”两张品牌,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亮点,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精准施策,产业结构有优化。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状况,积极调整畜牧业结构,在稳定发展生猪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以生态家禽为主的活禽养殖,重点提高畜禽的繁殖率、出栏率和商品率。对肉类生产结构作了较大调整,猪肉在肉类总产量中的比重有所下降,而牛羊肉、生态禽肉的比重相对上升。通过实施科技扶贫和财政扶贫项目,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带动以生态家禽为主、牛羊产业为辅的畜牧养殖业发展。
精准治理,污染防治有效果。畜禽养殖粪污治理及资源化利用工作遵循“政府支持、企业主体”的方针,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按照“填平补齐、分类指导、逐步实施”原则,对全县畜禽规模养殖场实行“一场一策”管理,做到项目实施精准,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设施设备配套率明显增高,配套率达100%,各项设施设备运行正常。不断推进和巩固畜禽养殖粪污治理效果,规模化畜禽养殖粪污治理成效显著提高。
精准发力,疫病防控有屏障。遵循“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防控方针,围绕春、秋季动物防疫工作,精心组织,对防疫资金、疫苗物资采购等方面进行详细安排,实行“网格化”管理制度,明确养殖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认真完成防疫工作。对全县13个乡镇(街道)进行动物防疫工作督查抽查和流行病学调查,有效保障防疫期间的工作秩序和工作效率,夯实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基础,确保全县畜禽免疫质量和密度。同时,组织开展“违法违规调运生猪百日专项整治行动”,在全县范围内的重要交通枢纽处设立非洲猪瘟检查点,县畜牧服务中心联合公安、交通等部门加大监管整治力度,严格对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消毒和查证验物,严厉查处违规调运生猪行为,严防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筑牢动物疫病防控屏障,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杨正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