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水城视窗>>水城要闻

水城区花戛乡磋播村:返乡村民种菇吃上“产业饭”

2021年11月23日08:36 | 来源:贵州日报
小字号

5年前的冬天,在一间简陋的出租屋里,梅秀花和丈夫做了一个决定:结束10余年漂泊在外的打工生活回家。

梅秀花的老家,在距水城城区120公里外高山峡谷间的花戛乡磋播村,曾经行路难、房屋破、产业弱,村里曾流传一句顺口溜:“高山冷清,洋芋当顿;想吃米汤,只有害病。”

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生活,很多和梅秀花一样的磋播人,在年轻时就留下年幼的子女和年迈的老人,只身前往东部沿海地区打工。

“家里老人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不好,孩子读书也没人好好管,我们必须回来。”梅秀花说。

2018年,乘着产业发展的东风,磋播村依托高山冷凉气候,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产业,375亩的土地上,389栋食用菌大棚拔地而起,可种植香菇、黑皮鸡枞等品种的食用菌约600万棒。

“基地从摆菌棒、采菌菇,到分拣、装车,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务工人员,基地建完,我们夫妻俩就来到这里务工,做得多就挣得多,每月每人的收入最少2000多元,还学到了食用菌管护技术。”梅秀花说。

磋播村食用菌基地自2019年5月投产以来,已累计产出鲜菇600余吨,为100余名村民提供长期务工岗位,今年基地已发放工人工资200余万元。

建基地只是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第一步,目前,磋播村支两委正在思考进一步发挥合作社和企业的引领作用,带动更多群众增加收入。今年,磋播村六车河支部产业合作社和贵州省康群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启动了产销合作。

“村合作社从公司无偿获取基地大棚、设施设备的使用权,将大棚转让给村民进行食用菌种植。公司向合作社和村民提供香菇菌棒的同时,统一提供免费技术指导,订单回收合作社和村民生产的食用菌,然后统一包装上市。”磋播村党委书记徐祥峰介绍。

这样一来,愿意承包食用菌大棚的村民,只需向合作社交付一定的大棚、设施设备等管理费用,就能自行种植食用菌,只要管护得当,收入自然水涨船高。

手上有技术,销售有保障,梅秀花和丈夫信心十足,已经开始谋划在基地承包10个食用菌大棚,靠技术带来好收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邓运)

(责编:吴锋、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