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甸:文明赋能发展 湖城魅力无限
——罗甸县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罗甸”活动侧记

文明让城市更具魅力,让生活更加美好。
“让文明之花处处绽放。”自“文明在行动·满意在罗甸”活动开展以来,罗甸县按照聚焦一个目标、深化“六心行动”、抓实“三项工程”、做好五项工作保障“1635”工作思路,建立健全长效常态管理机制,以敢打必胜的信心、志在必得的决心,持续推动工作落细、落实,让“阳光罗甸”这座文明城市不仅有面子,更有里子,以文明创建不断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
如今的罗甸县城,环境卫生干净整洁,交通秩序井然有序,城市颜值不断升高,文明城市创建的成果凸显,人民群众的素质和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不断增强。
湖城一角。
“督查考核”促成效
“在文明城市创建中,要切实展现罗甸的县容美、行为美和心灵美。”在罗甸县2021年“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工作推进会上,该县县委书记梁玉林的讲话掷地有声。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罗甸为高位推动“文明在行动·满意在罗甸”工作,坚持“一把手”负责制,组建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县四家班子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乡镇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并于年初出台了《罗甸县2021年“文明在行动·满意在罗甸”活动提质升位实施方案》及考核方案,将“文明在行动·满意在罗甸”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把工作成效作为县对各牵头及责任单位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工作落小、落细、落实、落地见效。
“我们组织暗访督查组,并及时召开工作调度会、推进会,为工作开展定好盘子、理清路子、开对方子。”罗甸县委宣传部文明创建科科长李太宇告诉笔者,该县按照“一月一暗访、一季一考核、半年一小结、一年一总结”的工作原则, 联合县督考中心组成督查组,对各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全程跟踪问效,增强了工作的时效性和震慑力。截至目前,所印发的整改通知都做到了销号整改。
环卫工人在冲洗路面.jpg
“六心行动”暖人心
11月17日,罗甸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组织开展“随机查餐厅”“餐饮安全你我同查”活动,对被查餐馆的营业证件、原料进货查验记录、餐饮食品加工制作、餐厨垃圾分类处置,以及厨房、食材、储物室进行了检查指导,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消费者等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活动,体现了执法公开透明、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的良好效能。”罗甸县政协委员丰青姗说。
以随机透明的方式开展执法检查,及时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只是罗甸县开展“六心行动”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今年来,罗甸深化“行之顺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游之舒心、购之称心、娱之开心”“六心行动”,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截至目前,开展联合执法8次,查处交通违法31999起(含非现场6458起),营造了良好交通安全环境。新增4家达到星级标准的酒店,培育了寓农山谷、木引天纯等精品民宿客栈,景区管理更加规范、秩序更加井然、环境更加优美。持续开展“文明餐桌”“光盘行动”等活动以及市场监管力度,出动执法人员155人次,检查食品经营单位256家次,开展集中宣传活动2次,发放宣传资料2300余份。围绕创建4A级景区标准,增加民宿、布依渔家乐、筏钓基地和水上运动步行器、摩托艇以及汽车露营地、野外拓展训练基地等业态,不断丰富旅游资源。结合送戏下乡、夜乐舞、织布舞、猴鼓舞等一批传统歌舞节目进入景区景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景区景点得到活化。成功将红水河景区、66家餐饮、21家酒店接入黔云通数字中台;将36家企业入驻“一码游贵州”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目前,正积极探索开发“享趣罗甸一码钓”特色旅游平台。
交通有序。
“三大工程”惠民生
“现在完全看不出老旧小区狭窄和脏乱面貌啦。”走进山水华庭小区,人们不禁感慨,映入眼帘的是新修建的宽敞明亮的篮球场、新铺的干净整洁的沥青路,崭新的智能停车场内车辆有序停放,整个小区焕然一新、井然有序。
山水华庭小区住户朱双海告诉笔者,小区新修了一个停车场,还新增了很多基础设施,我们的日常生活更方便了。
“以‘三大工程’为抓手,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罗甸围绕“抓实基础设施补短提升工程、抓实窗口单位文明提升工程、抓实重点部位精细化管理工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及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市容市貌,塑造城市品牌,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
截至目前,该县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城区安装护栏1100余米、维修护栏1800余米、恢复人行道路面300余平方米、车行道路面800余平方米,维修更换井盖、水篦子320余个,建成县城区公厕数量38座,完成山水华庭、嘉禾、税务局、检察院、发电管理小区5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启动永乐小区、教师新村、民政发改小区、自来水公司宿舍等4个老旧小区改造。
同时,规范“窗口”服务行动,强化政务服务中心、税务、银行等文明窗口示范作用。并针对市场“脏乱差”和车乱停、摊乱摆等问题,组织市监、综合执法、交警等部门联合开展整治,成效明显。
细致讲解, 为民服务更加贴心周到。刘文俊摄
“文明卫士”成风景
“老人家,让我扶您走斑马线。”
走在罗甸城区的街道上,随处可见戴着红袖章或者穿着红背心的志愿者、交通警察、综合执法人员,他们值守在文明交通岗,用一声声温馨的提示引导市民文明通行,用实际行动为广大市民提供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
“相信通过我们的劝导,大家都养成文明出行、规范停车的好习惯,让文明覆盖城市的每个角落。”县财政局的志愿者刘晋宏一边告诉笔者,一边拿小红旗为行人进行温馨提示。
市民白豪说,以前过马路、停车很随意,现在大家都养成了走斑马线的好习惯,既安全又文明,横穿马路、乱停乱放的现象基本不见了。看着县城的变化,大家都喜在心里。
除了志愿者之外,还有这么一群人在默默地装扮着这座城市,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日晒雨淋,他们总是任劳任怨,美化着城市的每个角落。他们被称为“城市美容师”。
“我工作的意义在于能给大家创造干净整洁的环境。”环卫工人黄页欢说,看着干净整洁的环境,再苦再累也值得。“现在比以前轻松多了,人们素质高了,垃圾越来越少。”
城市是我家,文明靠大家。不管是志愿者、交通警察,还是环卫工人,他们都有一个可爱的称号“文明卫士”。每天,他们都在为这座“阳光之城”增添文明底色,成为街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们没有谁是局外人,谁是旁观者,大家都是这座城市的主人翁。”罗甸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中来,既要做文明城市的共享者,更要做文明城市的参与者和建设者,让“阳光罗甸·康养湖城”这座城市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靓丽。(图/文 史传鸿、班方智)
依山傍水的罗甸新城区。张良静摄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