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信“三个立足”办实事 切实解决职工群众“急难愁盼”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贵州农信结合行业实际,聚焦主责主业,立足提高金融服务、保障职工权益、履行社会责任等三个方面,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立足解决发展难题,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贵州农信注重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着力提升发展质效,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不断提升客户幸福感和获得感。省联社上线大零售信贷系统,将信贷流程进行标准化、流程化设置,大幅简化办贷流程,减少收集资料,配合移动办贷系统,实现移动化、电子化办贷,重点解决客户提供资信资料多的问题,提升客户体验,自系统上线以来,共收到问题需求2337条,优化和解决1659条。省联社通过不断优化柜面业务流程,解决手续繁琐、文本众多、多次授权等制约业务办理效率的突出问题,缩减业务办理时长,提升金融服务便利度,目前已完成322个业务流程的优化;同时,通过对柜面授权业务OCR功能进行改造,让客户办理柜台业务时间同比减少约28秒,有效减少了客户等待时间。省联社制定营业网点服务首问责任制管理办法,要求全省农信营业网点工作人员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对客户做到首问必答、首问必释、首问必果,提供及时高效、文明礼貌、热情周到、态度友好的网点服务。安顺农商银行与西秀区税务局深度合作,围绕“银税互动”,创新推出“互联网+税务服务+金融服务”的合作模式,合力打造“银税一体化多功能智慧服务厅”,以税务部门数据为支撑,以金融机构互联网服务为依托,将纳税人的纳税信用与金融信用相结合,实现“银税互动”贷款申请、审批、授信和放贷的“一站式”办理,有效解决纳税人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
立足解决职工诉求,切实保障职工权益
贵州农信将保障职工权益作为重要内容,及时解决职工诉求,切实让职工感受到农信大家庭的温暖。省联社下发《关于扎实开展“关心职工‘急难愁盼’、提升职工满意度”工作的通知》,推动解决广大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升职工满意度。截至9月末,全省农信共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993项,走访慰问885名困难党员、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发放慰问金95.81万元。完善职工互助机制,发扬贵州农信广大职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精神,通过用好互助金,对因大病致困、生活困难的职工进行救助,帮助困难职工解决生活困难。截至目前,共帮扶27人,金额110.16万元。全省农信各级团组织开展“我为青年办实事”活动,组织团干部下基层与青年交心谈心和调研活动,帮助基层青年职工解决工作中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截至目前共开展活动255次,覆盖9077人。兴义农商银行结合职工思想动态调研情况,在全行职工中举行职工心理健康暨情压管理线上培训,切实加强人文关怀,增强职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紫云农商银行瞄准职工群众所思所想,加强走访慰问,探望、慰问患病住院职工及家属,通过发放慰问金、做好申请保险赔付等相关工作,切实解决职工经济困难及看病难等实际问题,截至目前,共申请保险赔付9万余元,发放慰问金1万元,今年以来累计走访12名职工家属、2名驻村干部和11名退休及困难党员,送去慰问物资1.3万元。
立足解决民生需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贵州农信充分发挥地方金融主力军作用,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切实解决民生需求。全省农信加强与政务服务中心、社保机构等政府部门合作,将“黔农村村通”进行全面转型升级,丰富站点金融、政务、生活、党建等服务功能,为人民群众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综合化便民惠民服务,让老百姓少跑路,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截至9月末,全省共计设立普惠金融服务点15634个,完成转型升级9250个。广泛开展流动金融服务,充分利用“移动展业”和“助农脱贫流动服务站”,将柜台延伸到边远村寨,及时解决边远村寨困难群众金融服务需求,让群众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便捷金融服务,今年以来,全省农信共开展助农脱贫流动服务3.69万次,服务农户54.97万人次。为充分了解群众金融需求,省联社制定普惠大走访五年行动指引,在全省农信中开展客户普惠大走访,让职工走村入户、收集需求,结合实际开展上门授信、线上签约等业务,简化办贷手续;同时充分运用“移动展业”平台提供社保卡发放、账户维护等服务,将金融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截至目前,共办理业务156.25万笔、走访272.65万户。省联社制定贵州省农村信用社易地扶贫搬迁后续金融服务工作指导意见,持续巩固提升易地扶贫搬迁后续金融服务成效,今年以来发放易地扶贫搬迁户个人类贷款42.21亿元。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省农信各行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社会担当,充分发挥党建和组织优势,组织党员干部职工自愿购买扶贫农产品,推动社会爱心消费,助力消费扶贫,今年以来通过食堂采购、“黔农云”线上平台和干部职工自愿购买等渠道购买欠发达地区农产品共计783.98余万元;同时借助信合公益基金会平台,在全省广泛开展慈善资助,回应社会需求,今年以来共捐赠资助教育设施、产业建设、乡村基础设施等公益项目20个,资助资金2093万元,惠及全省12个市、县(区)18万余人。为解决户外工作者喝水难、热饭难、歇脚难、如厕难等民生难题,各行社不断完善户外劳动者服务站服务设施、优化服务功能,对已经建成的710个户外劳动者服务站实行定期跟踪管理,将其中的28个服务站创建为省级示范点,以更加优质的设施和环境,为环卫工人、快递员等户外劳动者提供饮水、休息和如厕等便民利民服务。(李秀昆)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