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洞天福地·花海毕节>>社会传真

筑巢引凤 助推新型工业化进程

2021年07月19日08:37 |
小字号

时下,威宁经济开发区内,厂房林立,机器轰鸣,处处奏响着“工业富县”的乐章。

开发区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工业经济的主战场,是改革发展和开放创新的重要窗口。

威宁经济开发区坚持按照“产业聚集区、经济增长极、创新示范点、产城融合地”的功能定位和“依城建园、以园兴城、产城融合、城园互动”的建园思路,结合自身优势,突出发展特色,重点发展农特产品深加工首位产业和轻纺及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电商物流潜力产业,着力打造产业突出、特色鲜明、环境优良的产业聚集区,使经开区成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产值454.22亿元,累计完成增加值125.77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1.44亿元(其中产业项目投资完成76.74亿元,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完成64.7亿元)。入驻企业98家,2000万元规模以上企业41家。

走进贵州黔华塑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厂房,机器运转之下,一个个包装袋在机器吞吐之间“生成”,工人们手脚麻利,将包装袋堆放整齐。

该公司销售经理李章旬介绍:“我们主要是生产水泥包装袋,厂内拉丝机、圆织机、印刷机、涂膜机等都是德国进口的先进设备。目前员工135人,年产量1.3亿个水泥包装袋,产值接近1个亿。”

该公司于2017年入驻经济开发区,是经济开发区引进优强企业的代表。

威宁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陈玠说:“今年以来,经开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狠抓新型工业化,以农特产品为首位产业,辅助电子轻纺、农机装备产业,引进优强企业,助推经开区快速发展。”

截至今年5月,经开区共引进企业101户,其中投产企业8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户,1至5月份实现工业总产值40.58亿元。

经济开发区作为全县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桥头堡”,干部职工提振精气神,抢抓发展机遇,全方位融入省委“强省会”五年行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全县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主动作为,创新举措,进一步厘清发展思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选准主导产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围绕产业上下游加快补链、延链、强链,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经开区管委会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务,采取‘专班+小分队’招商方式,确保经开区50%以上干部‘走出去’招商。”威宁经济开发区招商办主任管彦娥说。

此外,经济开发区建立完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做大做强一批龙头骨干企业, 做优做精一批配套中小企业,着力发展一批创新型企业,促进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

持之以恒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经济开发区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尽最大努力协调解决企业面临的难题,助力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打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助推全县企业健康发展。“在下一步工作中,经开区将结合实际,狠抓龙头企业的培育、企业的聚集发展、企业的上规入统,切实做好企业服务,助推经开区高质量发展。”陈玠说。(唐爱梅、罗 纱)

来源:毕节日报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