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贵州要闻

六盘水:奏响文旅深度融合“交响曲”

2021年07月10日08:42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开门即见绿,临窗闻花香;梦醒听鸟鸣,闲坐读风月。如今,无论是市民,还是外地游客,都能够明显感觉到“中国凉都·六盘水”日益提升的颜值和持续增加的魅力。

从空中俯瞰,六盘水是一块绿色福地——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古木参天、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万峰林立、大洞竹海苍翠欲滴、牂牁江畔风景如画……

细细探访,又是一片红色故里——红二、六军团盘县会议会址熠熠生辉、大用烈士陵园巍然伫立,先烈足迹从这里追寻、爱国主义精神在这里传扬……

还有那迷人的古镇风情——质朴静谧的水城古镇、古朴清幽的岩脚古镇、民族风情浓郁的夜郎故地……

这些,只是六盘水殷实文化旅游“家底”的一部分。

虽然守着美丽雄奇的自然风光、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和独具特色的“三线”文化,但曾几何时,六盘水旅游资源一度“藏在深闺人未识”。

紧紧抓住气候优势,以一个“凉”字破题,念好“山”字经,唱好“融合戏”,奏好百姓富“交响曲”,六盘水旅游产业无中生有、从有变优、从优到精。

凭着一股执着和干劲儿,历经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六盘水聚焦绿色发展、立足转型升级,一路披荆斩棘,从“江南煤都”向“中国凉都”嬗变,成为贵州旅游产业的一匹“黑马”。

“凉”字破题。2005年,因夏季平均气温19.7℃,加之“凉爽、舒适、滋润、清新和紫外线辐射适中”的气候特点,六盘水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称号,成为全国首个以气候特征命名的城市。

借气候做文章,六盘水围绕“凉”字,开启了六盘水转型之路新征程。

一个“凉”字,成就了六盘水的夏季旅游,让六盘水成为了省内外游客的避暑天堂;一个“凉”字,也掀起了冬季旅游的“热潮”,让六盘水成为北纬26度以南唯一的滑雪胜地;一个“凉”字,“解锁”了六盘水旅游新世界,打造了温泉、索道、低空飞行、水上娱乐等新业态新产品,充分满足了游客的个性化需求,让凉都的山山水水既“养生”更“养心”……随着“凉”产业的蓬勃发展,如今的六盘水从“无人问津”到“游人如织”,已成为北纬26度亮丽风景线上的璀璨明珠,“中国凉都”这张名片越擦越亮。

念好“山”字经。六盘水地处乌蒙腹地,山川秀美,境内山奇、水灵、谷美、石秀,处处成景,是名副其实的山地公园市,独特的自然地貌使得六盘水的资源在山、优势在山,发展也在山。

依托山地资源禀赋,六盘水把目光放在随处可见的大山上,立足“诗和远方”谋篇布局,大力发展山地特色旅游,打造处处是美景的全域旅游目的地。短短几年间,野玉海、梅花山、牂牁江、乌蒙大草原、月照养生谷等一批精品旅游景区在六盘水的崇山峻岭间相继“落地”。这些山地旅游景点宛如一颗颗明珠,在乌蒙大地上闪闪发光、竞相争辉——

年轻时尚的野鸡坪高原户外运动基地,实现激情与闲适交融;乌蒙大草原,看云涌苍崖,鹰翔蓝天,雾海漫漫,感受翻江倒海之壮阔,大江东去之豪迈;“贵州屋脊”韭菜坪,俯仰天地间,高远辽阔,山花烂漫;“世界第一”的梅花山索道,体验高空穿越湿地湖泊、峰丛峡谷的新奇,赏四季之景色……

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六盘水实现了华丽转身,一幅“城在景中,景在城中”水墨画卷越绘越美、越绣越精致、越品越有魅力。

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六盘水“处处都是景,四季皆可游,时时可以来,来了不想走”的“快进慢游”旅游格局逐步构建,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诗和远方”的向往,尽享“乐”生活。

唱好“融合戏”。六盘水抓住“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机遇,按照“旅游+”“+旅游”的理念,深入推动多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积极推进旅游与文化、农业、体育跨界融合发展,不断拓展衍生新产品、新业态、新供给,构建丰富的全域旅游产品体系,从而激活文化旅游“一池春水”——

“旅游+文化”,充分挖掘“三线”文化、红色文化、夜郎文化、民族文化等特色文化内涵,建成水城古镇、海坪彝族风情小镇,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旅游+体育”,将旅游的“趣”和体育的“动”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开发和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建成牂牁江滑翔伞基地、野鸡坪高原户外运动基地等体旅融合项目,连续举办夏季国际马拉松、六盘水野玉海自行车赛、国际滑翔伞特技大赛等系列活动赛事,“借赛出山”推动山地旅游发展,打造凉都旅游新名片;“旅游+农业”,推出水城区百车河、钟山区大河镇、六枝特区落别、盘州市岩博村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农旅融合型园区;打造“基地+景区+乡村”研学链,培育打造本地农旅研学品牌……

通过这一些列强劲有力的文旅融合措施,六盘水文旅资源禀赋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在打造美丽凉都的生动实践中留下一串串铿锵足音,也取得了一份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

近年来,六盘水市相继获得了“中国健康城市”“美丽中国·十大生态文明城市”“全国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2007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中国最具潜力避暑旅游城市”“全球避暑名城”等荣誉。

逐渐上升的数字、纷至沓来的荣誉,见证了六盘水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兴起。

奏好百姓富“乐章”。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不少凉都人民在家门口凭“卖风景”吃上了“旅游饭”。水城县都格镇龙井村松林组村民马选军家位于北盘江大桥下,景致极好,坐在房前,抬头就可以欣赏到世界第一大桥的雄姿。近年来,随着游客增多,他开办的“桥下人家小马哥”农家乐,每到节假日,人气爆棚一桌难求。

在凉都,高人气的旅游点不止北盘江。与相邻的野玉海景区是集避暑、旅游、度假、休闲、户外运动、露营、农业观光于一体的国级重点景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彝族火把节,数十万省内外彝族同胞和海内外游客齐聚海坪“玩火”;以亲近自然、融入自然为主的乌蒙大草原,省外游客络绎不绝;水城古镇内,每天游人如织……

据202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自六盘水2013年成功承办贵州省第八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以来,旅游年接待人数增长了7.5倍、年旅游收入增长了9倍,年均增幅超过40%,全市9.8万贫困人口搭上旅游顺风车、驶入小康快车道、奔向美好新生活。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乘风逐梦,破浪前行。“中国凉都”这块沃土,正洋溢着时代的芬芳,旅游产业这艘大船,正扬起风帆,向着新时代的目标奋勇前进!(谢勇勇、赵庆常)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