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遵义视窗>>头条

遵义: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21年07月09日09:06 | 来源:贵州日报
小字号

醉美遵义,拒绝污染,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生态环保法庭的探索实践,到跨省域司法协作机制的不断深化;从“府院联动”的同频共振、齐抓共管,到各单位部门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硬约束机制;从落实长效常态,深化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整治,到强化立法保障、区域协作、综合执法、风险防控,持续保持对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严打态势……这些都是遵义市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一以贯之以法护绿、服务民生、推动发展的具体实践。

绿色成为“诗画绥阳”鲜亮底色

七月的一场暴雨,来势汹汹,去也匆匆。疾雨赶走了闷热的空气,被雨洗刷后的城市显得格外干净清新。

雨后,绥阳县洋川河水位些许上涨,但依旧清澈见底,鱼儿在河中游来游去。

昔日的洋川河,从死水河变成如今碧波荡漾、杨柳依依、鸟语花香的景观河,为绥阳县铺陈出一幅河湖相通、水清岸绿、生物多样、人水和谐的美丽画卷。

洋川河的改变,得益于该县实行了多年的“河长制”。

为推动“河长制”全面见效,加强河湖管理保护,绥阳县水务局作为河长制工作牵头部门,坚持党建引领,激发基层党组活力,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管理监督体系,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干部群众树立环保意识,参与河流治理与保护,形成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提升了“诗画绥阳”的颜值。

据了解,该县积极组织县乡村三级河长,对全县81条纳入“河长制”管理的河流进行全面整治和排查,仅今年1月至6月份,共计开展日常监管和巡河工作2000余次,发展问题23起,已完成整改20起,3起正在全力整改中。

推行“河长制”仅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十三五”以来,绥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绿色贵州建设”行动计划,践行“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构建“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目标责任、生态文明制度、生态安全”五大体系,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数据显示:2020年绥阳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3%,遵义市排第9;全面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纳入省水环境目标水质考核的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并列全省第一位;全县森林蓄积率、林木绿化率实现“双增长”。

在筑牢生态屏障中,该县建立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对城镇、农业和生态三类空间进行界定,构建合理的国土空间管制分区,提升国土空间利用率;完善生态保护体系,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健全生态保护机制,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违法犯罪行为。

在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中,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推进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全面开展工业物料堆场扬尘、燃煤锅炉淘汰、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等工作;编制集中式饮水水源保护区新增及优化调整方案,并落实水源地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污水处理厂,完成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相关要求,完成农用地污染状况详查及农用地分类管理划分工作,申报地下水污染防治项目、完成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年度政治、开展重点企业用地调查等,确保潜在土壤污染风险得到严格控制。

此外,该县还深入推进固体废物治理,消除矿区地质灾害,修复矿区生态环境,建设绿色矿山;推进环境综合整治,落实网格化环境监管,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目前,该县已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8个、省级生态乡镇6个、省级生态村19个,市级生态村66个,2016年获“省级生态县”荣誉称号。

当下,该县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与“省级生态示范县”,以更高标准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新水平,让绥阳县在高质量发展中勇立潮头,在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中走在前列。(谢国欢 黄云 危登敏)

务川:绘就“母亲河”水清岸绿景美新画卷

夏日的清晨,微风吹拂,神清气爽。天刚亮,申乾就早早地赶到河边,目光向微波荡漾的河面及大河两岸的翠绿青山扫视了一下,踏上小木船,木浆往岸边一点,快速地向河中漂去。

申乾是务川自治县丰乐镇官坝村官坝组的一名生态护河员,每天的工作就是驾着小木船,打捞河段内枯枝残叶、塑料袋等悬浮物,制止群众向河道内或岸边倾倒垃圾,以及非法占用河道以及电鱼、毒鱼、休渔期捕鱼等行为,宣传水生态保护知识。

以前,申乾就是一名河道摆渡人,10多年的摆渡生涯,让申乾看到村民们为了生计,砍光了大河两岸的树木,使得河道两边的泥土经常被雨水冲走,每到下暴雨,河水就变成了黄泥水,让人很不舒服。

2005年,下游的沙坝兴建水电站,电站除了发电,还要供务川县城近10万人饮用,保护水源生态势在必行。务川县委发出公告,向社会聘请生态护河员。得知了这个消息后,申乾便申请当起了生态护河员。

“干净的环境让人心情舒畅。”申乾说,保护河道,让县城10多万人口喝上安全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仡乡的生态之美,是自然的馈赠。洪渡河作为务川人的“母亲河”是该县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窗口”。近年来,该县始终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抓好党建促环保,围绕环保抓党建”的工作思路,从顶层设计入手,出台了《务川自治县洪渡河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持续推行“河长制”,加强洪渡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持续推进河流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

务川自治县洪渡河湿地公园,城在绿中、绿在城中、人在画中。近年来,该县以“抓好党建促环保,围绕环保抓党建”的工作思路,坚持生态环保工作与党建工作相融合,加强洪渡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 吴浩宇摄

除此之外,该县各级党委、政府还聘请452名生态护河员,通过“控源截污、河道清淤、生态修复、长效管护”,对全县245段1158千米河流、49个山塘、20座水库进行全方位保护,综合治理洪渡河环境污染,确保河流、山塘、水库不留盲点和死角,持续推进河流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一步步筑牢生态保护的法治屏障,申乾就是452名生态护河员中的一员。

除摆渡外,申乾的主要任务就是开展上至温塘,下至落口青段约5公里长的河道巡查保洁工作,将河面上及渡口周围的垃圾清理干净,阻止群众砍伐河道两边的树木,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

“我是一名生态护河员,就得守护好我们这片绿水青山。”申乾说,沙坝水库是县城的饮用水源,关系着十几万人的饮水安全,责任重大,来不得半点马虎。

在务川,正是有了申乾一样的生态护河员的辛苦付出,才能够换来“水清、岸绿、景美”的良好生态环境。(吴浩宇 彭飞)

余庆:着力推进重大生态保护与修复

为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守护“大美余庆”绿水青山。日前,余庆县“3万亩重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已于2021年1月集中开工。

近年来,余庆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林业生态工程为重点,生态修复与生态建设并重,着力加强“党建引领、造林绿化、森林经营、资源保护”等措施,全面实施“植被恢复”“石漠化治理”“生态脆弱地区封育管护和人工造林”等项目,将“生态保护与修复”与“巩固脱贫成效”“乡村振兴”等同步推进,全县森林生态质量、森林资源增量显著提升。“三分建,七分管”,2020年全县完成造林绿化2.7万亩,花椒种植3.5万亩,发展林下经济1.87万亩,建成生态康养基地1.42万亩,公益性岗位聘用1007名护林员,森林覆盖率达61.81%,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68‰以下。

据悉,该县已将“推进3万亩重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列入2021年县政府十件实事之一。下一步,全县将加强党组织引领作用,探索建立“党建+生态保护”“党员红+生态绿”模式,实行高屋建瓴、统筹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完善配套设施,制定《生态建设保护方案》《森林经营方案》等措施,开展“森林保护六个严禁”“森林督查暨资源管理‘一张图’”等专项行动,组建“党员志愿护林队”“生态保护党员先锋队”,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森林防火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让广大党员在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一线争当“红的底色、绿的先锋”,为美丽乡村建设、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护航。(吴明富)

凤冈:做靓绿色名片 发展生态农业

“我家的茶叶质量好得很,你们看,我现在随时打开手机APP都能看到茶园里的动静,能检查有没有人在乱打有害农药化肥,你们就放宽心购买吧!”连日来,凤冈县浪竹茶叶有限公司老板陈其波在贵阳售卖茶叶时,不止一次这样向顾客说。

其实,像陈其波这样的例子,在凤冈县早已屡见不鲜,究其缘由在于种茶制茶户们都在茶园里安装上了高清摄像头,加入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这样一来,每一盒出厂茶叶扫一扫二维码就能看见产地、加工包装日期等信息。

自此,茶园有了“管家”,自然不会有施打有害农药化肥的现象出现,茶园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实现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凤冈县生态茶园里茶农正在采茶。 李洋摄

正因如此,近年来,凤冈县绿色有机茶叶得以卖旺畅销,出口持续稳居全省第一,今年第一季度茶叶产量更是达到2250吨,收获产值达15亿元的好成绩。

久久为功,持之以恒。为做靓绿色有机茶叶这张名片,如今,凤冈县已在茶园里安装高清视频摄像头239个,在茶叶加工厂安装摄像头150多个,建成11套茶叶追溯系统软件,实现了茶叶种植管理、质量检测、加工包装等全程在线数字化管理和可追溯信息查询,茶园实现“三品一标”认证全覆盖……

全县第一大支柱产业——茶如此“突出”,第二大支柱产业——肉牛也“不甘落后”。

近年来,凤冈县始终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实施“四大生态工程”,推行“多规合一”,成功探索出“畜—沼—茶”(果、蔬、稻、鱼)生态循环有机种养模式。也因如此,养牛环境不再脏乱差。在凤冈县土溪镇和记牛场,牛儿们居住的圈舍干净,几乎无任何异味,它们听着循环播放的音乐就叙写出了一首首养牛致富曲。

和记牛场相关负责人介绍,平时牛粪都是“宝”,有专门的有机肥厂负责收购,经沼气池发酵处理后,转变成无菌有机肥,尿液和废水也可经发酵后产生沼液、沼渣、沼气等可利用资源,再将其“反哺”回茶园中去,如此一来,便能实现既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又能创造经济效益的目标。

产业发展好了,直接受益的是老百姓,和记牛场通过凤冈县推行的“肉牛寄养”工程,采取“支部+特惠贷+合作社+贫困户+村级集体经济”寄养模式,为全县1200多户建档立卡户送去寄养肉牛,让这些人也能通过养牛致富增收。

去年,凤冈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7.1%,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林草覆盖率61.8%。先后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中国长寿之乡”等殊荣。

事实表明,做大做强生态文明建设这项利民工程,百益而无一害。现今,依托推行“河长、土长、林长”制,凤冈全县建成42座大中型沼气池、3个有机肥生产厂,合理处理好生态与发展关系,成为生态美、产业兴的引人向往之地。(李洋 陈昌霖)

(责编:李永馨(实习)、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