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作者:本报记者 张哲浩 杨永林《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17日 08版) 本报西安11月16日电(记者张哲浩、杨永林)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宣布了中共中央的任免决定,卢建军任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卢建军,男,1962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1984年8月参加工作,北京邮电学院无线电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教授。…
“袖珍学校”里的“麻雀课” 讲述人:扬州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教师 程雯曦 作者:《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17日 07版) 在祖国的偏远山区,有很多不足100人的“袖珍学校”,它们是全国教育体系的神经末梢,是教育扶贫的“最后一公里”。我们支教团的任务就是尽力为这里的孩子们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
逾八成网友支持美育以适当分值纳入中考 作者:《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17日 07版) 10月24日至10月31日,光明智库通过社交平台发放电子问卷,对“美育纳入中考”展开微调查。此次调查收到来自30个省(区、市)的11603份有效问卷,覆盖学生、教师、家长等群体。…
美育如何教,又该怎样考 作者:《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17日 07版) 编者按 “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其中有如上表述。…
“十不得”当成为导师学生关系新转折点 作者:张筠《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17日 02版) 近日,教育部出台《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以下简称《准则》),从坚持思想引领、规范参与招生、把关学位论文质量、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等8个方面提出要求,明确了导师指导行为“十不得”。《准则》一出台,便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不少网友拍手称快,也有一些网友谨慎乐观,认为《准则》出台毕竟只是画起了红线,这与根治导师失德失范行为之间还有一段距离。…
推进新时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设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坚持立根铸魂、价值引领、实践育人,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各项工作。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鲜明价值取向、养成良好品德,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贵阳市白云区多部门联合 推进校园阳光餐饮建设 本报讯 11月13日,记者从白云区获悉,为提升校园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区市场监管局、区教育局等多部门联合推进校园阳光餐饮建设,截至目前,已有51所学校接入全市“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 据了解,“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是全市进一步改革创新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方式,积极推进校园食品安全及明厨亮灶信息化建设工作,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等为主要手段,搭建的学校食堂明厨亮灶暨视频监控集中管理系统,是推进校园阳光餐饮建设,借助科技手段创新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方式,构建校园食品安全社会共治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
后疫情时代中澳教育 合作仍有很大潜力 作者:本报记者 王传军《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16日 12版) 澳大利亚“八校联盟”11日发表声明,批评澳参议院拒绝接受该联盟提出的有关“外交关系法案”的修正意见,认为法案将对澳大利亚大学的全球声誉造成影响。澳政府早前提出了“外交关系法案”,以国家安全为理由,明确指出联邦政府将对包括高校在内的诸多机构与外国政府签署的合作协议进行审查,并保留否决的权力。…
财经类院校新文科怎么建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徐晓阳《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16日 08版) 日前,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召开,会上正式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在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等13个部门正式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要求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之后,一些高校已经积极发力新文科建设,相关举措逐渐落地。…
文明已成为校园里最美的风景 作者:本报记者 安胜蓝《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16日 04版) 广大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伟大梦想的承担者、圆梦人。建设文明校园,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激发青少年的使命感、责任感,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进而推动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非学历高等教育要找准自身定位 作者:熊丙奇《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16日 02版) 近日,北京市教委发布意见,要求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不得单独使用“大学”“学院”字样,而要明确加上“专修”“研修”等限定词。 所谓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和个人,面向社会举办的教学内容属于高等教育层次,但不具备颁发国家承认学历证书资质的学校。…
贵州民族大学:抢抓新发展机遇 推动高质量发展 “要在全校上下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热潮,自觉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既定的目标任务紧密结合起来,抢抓新发展机遇,推动全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在贵州民族大学近日举行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会上,贵州民族大学党委书记褚光荣如是说。…
镇远县“青骄第二课堂”推进毒品预防教育 本报讯 (记者 龙蓓)为做好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数字化平台的推广和应用,深入推进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镇远县禁毒教育宣传服务中心联合县教育和科技局,组织全县12个乡镇学校禁毒管理员老师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全面开展“青骄第二课堂”业务培训和注册学习工作。 截至目前,全县小学五年级到高中二年级(含中职)共48所学校接入率达100%,完成注册学生18881人,学生注册率达100%,课时完成率达100%。…
研究生导师如何言传身教?教育部划定行为准则 本报记者 张盖伦 11月11日,科技日报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于近日印发了《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准则》根据研究生教育特点,对导师指导行为提出具体要求,明确基本规范。…
为了教学 这个学院买了一架波音飞机 本报记者 王延斌 10月11日,山东交通职业学院迎来了2020级大学生。每当经过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时,人们总会习惯性地往里看一眼,在正对门口的广场上,停放着一架“宽宽胖胖”的波音737-500民航客机。…
家长批改作业背后的角色错位不容忽视 王 烁 10月26日,太原市教育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以及给家长布置打扫教室卫生、点赞转发各类信息等“附加题”。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家长用“建议全国推广”“终于放过我们了”等言论表达对此项规定的支持。…
用5G技术助推“制造强国” 编者按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5G已成世界数字经济战略中的优先发展领域。世界5G大会,继首届在北京成功举办后,今年移师广州,将围绕“5G赋能 共享共赢”主题,深入探讨如何推动5G融入百业,链接万物,惠及大众,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赋能。…
国家科技奖讲堂走进校园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垠)11月11日,国家科技奖讲堂在北京大学举行。讲堂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主题,邀请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曾庆存院士,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周琪院士,第五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詹启敏院士开讲。…
安顺学院: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性应用型大学 11月9日,安顺学院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传出喜讯:学校向着建成特色鲜明、品质卓越、服务地方的应用型大学目标迈出坚实的步伐。 安顺学院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 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2019年,安顺学院获批酒店管理、测绘工程2个本科专业。…
第二届贵州省高校师生文化创意大赛圆满落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何登成 日前,历时5个多月的第二届贵州省高校师生文化创意大赛终审决赛圆满落幕。经评定,来自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归去来兮——漆语系列》、贵州师范大学《“黔苗锦绣”文创产品设计》、贵州职业技术学院《黔银故事》三组作品分获教师组冠亚季军;贵州师范学院《六盘水南开苗族跳水节》、贵州师范学院《有余》、贵州民族大学《年年有鱼》三组作品分获学生组冠亚季军。…
苏州市吴江区教育帮扶印江结硕果 通讯员 任敬伟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雨 建立省级名园长工作室1个,省级乡村名师工作室8个,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6人,市级名教师工作室6个,市级以上骨干教师159人,县级骨干教师368人,县管专家7人; 教学科研成功结题省级5个、市级40个,获得市级优质课竞赛一等奖9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4个,省级优质课竞赛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 近年来,印江自治县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教育帮扶,教师队伍素质迅速提升,涌现了一大批名师名园长和骨干教师。这些名师有效带动了17个乡镇(街道)教育教学成绩的整体提升,加快解决了印江孩子“上好学”的问题。…
消防安全进校园 11月6日,毕节市黔西县消防救援支队走进黔西县金碧镇紫藤花幼儿园,开展消防安全进校园活动,为小朋友们讲解消防安全知识并组织疏散逃生演练,指导老师们应用灭火器,提高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 周训超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向颖羿 摄。…
心灵与体魄的有趣课堂不能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诗雨 “音乐!音乐!”安顺市黄果树旅游区白水镇把路小学的音乐课前,音乐教师梁定细总会在走廊就听见孩子们的欢呼声,当她走进教室,一声“耶”扑耳而来,这是山里孩子对音乐课的期待与热爱; “数字抱团游戏开始!”在仁怀市第六中学,体育教师张国余用数学小游戏进行课前热身运动,他的“三有课堂”(有趣、有味、有效)是让学生爱上体育课的“秘诀”,在张国余的课上,学生们总能体会到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 心灵与体魄的有趣课堂不能缺。近年来,贵州省深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学目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别是在贵州山区学校里,各类美育体育课程正扎实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