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一体”带动 “农旅一体”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恩宇 通讯员 李龙举 王正阳 近日,走进纳雍县厍东关乡陶营村的玛瑙红樱桃种植园,站在观景台上放眼望去,连片的樱桃树让人不禁联想到:花开漫山白、叶展漫山绿、果熟漫山红的美象。 白、绿、红是如今陶营村的“致富色”。…
靠勤劳双手 过幸福日子 记者:搬迁后最大的变化和感受是什么? 向文有:我的老家在距离玉屏县城10多公里的朱家场镇茅坡村,就是这10多公里,让孩子们上学成了问题。因为身患残疾,干部动员搬迁时,我焦虑过、彷徨过,离开了土地,一家人吃什么?但是一想到孩子们的教育,我最终决定,一定要搬。…
合力推动产业发展 遵义市汇川区沙湾镇整合资源,成立由全镇8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组成的生态农业开发公司,同时成立联村党委,创新村级产业组织模式,形成“党建+公司+股经社+村民”发展模式,夯实党组织对产业发展的领导和组织基础,进一步推动了产业发展。图为联村党委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农业产业丰收农事活动。…
破解瓶颈制约 加快发展步伐 孙大敬 罗亚 “过去我们村哪家嫁女娶媳,总会被问及是骑马还是走路接亲,如今都是一辆辆的轿车直通家门口了,游客来了还能参与到我们婚庆活动中,大家的日子越过越亮堂。有了这新修的旅游路,我们这穷旮旯也能搞旅游了!”毕节市百里杜鹃管理区黄泥乡龙塘村村民李喜华笑着说。…
建强村级后备力量 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贵州日报 新闻 时间:2020年11月07日 来源:贵州日报 道真自治县阳溪镇积极探索“选、育、管、用”的工作方法,培养储备一支政治素质高、群众口碑好、干事能力强的村级后备干部力量,为乡村振兴工作夯实基础。 畅通渠道选人,建好后备力量“人才库”。…
深耕新兴消费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谌思宇 贵阳市今年加快发展数据融合,积极培育壮大远程教育、线上消费、无接触配送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前三季度,贵阳市网络零售额达44.23亿元,位列全省第一。…
贵州大方:六寨苗乡换新颜,农民走上致富路 位于大方县兴隆苗族乡菱角村境内有个菱角塘,塘里密密麻麻长满了菱角,塘周围山峰奇特,一坝坝稻田,一条条小溪,几百户苗家倚山而建,清秀静美的小村庄内,游客和村民悠闲地在广场上散步,曾经贫穷落后的苗家寨,如今变成了美丽的小康村。 “村庄还是那个村庄,只是一切都变得更好了!”今年71岁的杨露章本是国家地质勘探队队员,年轻时因四处搞勘探常年漂泊在外,退休后回到了故乡。…
【我的脱贫故事】姐妹们“绣”出幸福,让我很骄傲|三都自治县雪花湖社区扶贫车间负责人韦应丽 以马尾为重要原材料,绣品具有浅浮雕感,造型抽象而夸张,这就是被称为刺绣“活化石”的水族马尾绣。 我叫韦应丽,今年57岁,除了是马尾绣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外,还是三都自治县中和镇雪花湖社区应丽马尾绣就业扶贫车间的负责人。…
【千年之变·新时代的贵州人】向幸福的生活冲呀! 记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群众 这几天,玉屏自治县平溪街道康华社区工作人员吴敏有些忙碌,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的开始,让她基本上每天都在社区的各个楼栋之间穿梭。 太阳西斜,趁着回社区服务中心拿资料的间隙,她踱步到了办公室一旁的“四点半”课堂门口瞧了瞧,上小学的儿子正在里面做手工,今天的课程似乎非常吸引人,孩子们听的聚精会神,吴敏看着安心。…
毕节金沙:发展蔬菜产业持续助农增收 眼下,正值秋冬种农忙时节,金沙县长坝镇采取有力措施推进蔬菜产业发展,持续深入推进农业产业革命,稳定增加群众收入,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推动乡村振兴。 在金沙县长坝镇店民村蔬菜种植基地,一片片新翻犁的田地里,当地群众正忙着栽种大头菜。…
望谟县:抓就业扶贫着力打好“三张牌” 本报讯 (记者 唐波)10月底,在望谟县蟠桃街道新市民居住区内的山水鞋业扶贫车间,40多名工人正紧张忙碌着,赶制一批新的订单。 新市民姚小宽技术娴熟,很快完成手上一叠鞋样的裁剪,开始下一叠的制作。…
安顺市人社局就业创业政策巡回宣讲受欢迎 10月29日,安顺市2020年度就业创业政策巡回宣讲活动在黄果树旅游区圆满收官。连日来,安顺市人社局主动作为,积极行动,立足职能职责,精心组织开展了以送政策进基层、送政策进企业、送政策进高校“三进”宣讲活动。…
荔波县朝阳镇:精品水果大丰收 农户增收笑开颜 近年来,荔波县朝阳镇以特色精品水果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围绕蜜柚主导产业,打造精品水果与原生态特色产业融合新模式,实现精品水果产得出、卖得广、品牌响目标,帮助群众就近就业脱贫增收。 合作联社代表与公司签订购销合同 。…
贵州黔西:布依人家劳作忙 鲜花经济促增收 2020年11月3日,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钟山镇铜鼓村村民正忙着管护和采收鲜花。该村是个布依族村民聚集地方,土地资源十分有限,近年来在党支部引领下,通过整合扶贫产业资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鲜花种植,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贵州桐梓:掀起乡村振兴“绿色旋风” 近年来,贵州省桐梓县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特产品,正形成“绿色旋风”,为乡村振兴插上“绿色之翼”,广阔市场扑面而来。 绿色有机食品认证 向品质要品牌 大娄山方竹笋、狮溪田源大米、大河野生天麻、容光回锅羊肉、娄山黄焖鸡、高桥洛碧庄园毛尖茶……每年夏天,四面八方来桐梓旅游的游客,不仅流连桐梓的美景和舒适的气候,更青睐桐梓丰富奇特的绿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