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遵義視窗

仁懷:高粱漸紅 豐收在望

2023年08月18日14:48 |
小字號

春有千頃綠,秋有萬畝紅。立秋后,在酒都大地上,36萬畝高粱正逐漸變紅,成片的紅纓子高粱層層疊疊,沉甸甸的穗子壓彎了腰。微風拂來,棗紅色的衣殼、珍珠白的籽粒隨風飄蕩,漾起層層波浪,散漫著陣陣清香,呈現出一派豐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水土釀一方酒。作為中國醬香白酒核心產區,仁懷的農業發展離不開高粱。為保障醬香白酒品質,仁懷精准選擇紅纓子高粱作為“一縣一業”主導產業,現已發展為全國單一行業面積最大的有機生產基地、全國十大有機生產示范基地之一。

“當高粱穗子上、中部籽粒變紅時就可以採收了。”

“今年雨水充沛,高粱長得好,壓得連腰都撐不起來了。”

“扶‘她’一下,讓‘她’更有精神。”

……

走進大壩鎮簸箕壩村高粱基地,顆粒飽滿的高粱籽擠滿了穗頭,惹人喜愛。在高粱基地查看高粱生長情況的基地管理員劉玉剛,一邊向村民講解高粱管護技巧,一邊為高粱“撐腰”。

簸箕壩村地處大壩鎮東南面,距仁懷市區30公裡。該村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站在山崗俯瞰,房屋整齊,山水透綠,成片的高粱已正值蠟熟期,一派生機勃勃。

育苗、種植、管護、採收……發展高粱產業的每一個過程,都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這就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就近就業機會,在基地務工的村民趙浪深有體會。“村裡的高粱發展得很不錯,我在這裡務工就很有前途。”趙浪表示,在基地務工既有固定收入,還能照顧家庭。

大壩鎮簸箕壩村高粱種植基地作為仁懷打造的高標准農田示范基地之一,集中開展土地整治,建設農田水利設施、修建機耕道、新建智能育苗大棚,配套完善旋耕機、收割機、無人機等機械設備,實現核心區機播、機耕、機防、機收,實現農業產業規模化、組織化、標准化、信息化、科技化“五化”生產,成為了“茅台酒第一車間”。

收成好了、產量高了、收入多了,大伙兒對種植高粱的信心越來越足。“今年我們簸箕壩村的紅粱穗比較大,顆粒也比較飽滿,總體來說長勢比較好。”簸箕壩村村委會副主任趙文華指著沉甸甸的高粱穗說,今年簸箕壩村高粱種植面積2500余畝,這裡的農戶僅高粱種植一項就實現戶均增收8000余元。

鄉村振興關鍵在於產業振興。近年來,仁懷市立足資源稟賦、區位優勢,引導群眾大力發展高粱種植,不斷發展壯大高粱產業,實現高粱產業種植訂單化、生產規模化、產品標准化,以市場為導向,實行保護價收購,為群眾增產增收上了“保險鎖”,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一串串沉甸甸的高粱穗隨風搖曳,猶如紅火的雲霞,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仁懷作為酒用高粱主要種植區,今年全市種植高粱36.5萬畝,覆蓋農戶5萬余戶。同時,仁懷市已探索出“企業帶基地、基地帶農戶、訂單種植、合同收購”的現代化農業發展之路。高粱銷售有渠道,企業有效益,增收有保証,群眾高粱種植積極性高,高粱也就成了酒都農民的“搖錢樹”。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飽滿的穗果迎風搖擺,深紅的穗與碧綠的葉交相輝映,穗頭壓彎了枝腰,昭示著豐收的喜悅。過不了多久,在酒都大地上隨處可見農戶駕著收割機穿梭於田間收割、脫粒、晾晒……酒都農人們在最酷熱的時節裡和高粱一起笑紅了臉,笑彎了腰。(遵義市人民政府網)

(責編:潘佳倩、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