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彰旅 以旅塑文
貴州岜沙苗寨:文化“活”起來 旅游“火”起來
月亮山麓,林海深處,幾個綰著發髻、肩扛火槍(岜沙持槍獲得公安機關特別批准)的岜沙男人走下古蘆笙堂廣場,完成了一場表演。廣州游客李雅茜意猶未盡:“這裡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讓人震撼,很驚喜!”
岜沙苗族同胞在寨門迎接游客。 人民網 陽茜攝
一個原本保守閉塞的村寨,因發展文旅產業消除了貧困,並在此過程中走出一條開發與保護相輔相成的路子,讓村民們享受產業紅利的同時延續了原有的生活。“現在看來,路選對了。”回憶岜沙開門迎客的歷程,岜沙村村民賈老三感慨萬千。
九十年代末,賈老三還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小伙子,面朝黃土背朝天是他生活的全部。盡管如此,守著人均0.78畝的耕地,岜沙每年有近1/4的村民不能完全解決溫飽問題。賈老三記得,那時候很多人出去打工就不回來了。“偶爾來家時一看,發型變了,還帶回一些新奇的東西,年輕人見了都著迷。”他說。
“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讓岜沙圍困於貧窮,卻也圈起了傳統文化的富足。”從江縣文體廣電旅游局副局長莫曉樹說。岜沙村位於從江縣至貴陽市的321國道邊上,途經的人被岜沙人獨特的發飾、服飾,以及山間高低錯落的干欄式房屋和不時傳出的捶布聲所吸引。走進村子時,人們曾嘆然:“這裡就是一座神秘的‘文化孤島’。”自成一體的族群文化激發了外界對岜沙的好奇,越來越多人慕名而來。
航拍群山中的岜沙苗寨。人民網 陽茜攝
不破不立,是岜沙人經過一番艱難抉擇后的決定。當時的苗王滾拉旺當過兵、懂漢話,是岜沙村的黨支部書記,他認為發展旅游將成為一種新的生計方式,促進岜沙的社會、文化整合。在滾拉旺的帶領下,岜沙群眾選擇打開寨門。1999年,從江縣旅游局正式開發岜沙旅游產業。
修建石板路、新寨門、標識牌、停車場,完善岜沙旅游基礎設施,重構村寨景區業態群落﹔邀請專業機構將“佩帶火槍(獲公安特批)”“樹葬文化”“鐮刀剃頭(男孩成人禮)”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現代歌舞,豐富民族旅游活動﹔建設樹葬文化博物館、農耕文化展示博物館,打造精品民宿,整合優化景區旅游線路……岜沙逐漸成為展現古老苗族文化的旅游風景眼,“中國最后一個槍手部落”“神秘岜沙”逐漸聲名在外。
隨著越來越多游客涌入,岜沙的活力被重新喚醒。“岜沙有樹木崇拜文化,村民們從不濫伐樹木”“鐮刀剃頭是我們祖輩傳承的習俗,剪成的發髻是當地男性的重要標志”……站在100多位游客中間,王金當從容講解著岜沙的歷史和文化。今年21歲的他做了4年景區講解員,談起岜沙的一切,他頭頭是道。
游客觀看岜沙苗族舞蹈。人民網 李麗萍攝
講解員、表演隊、客棧老板、小吃攤販,在旅游產業的帶動下,岜沙增加了很多新職業,讓村民們多了堅守、逐漸回流。“現在年輕講解員有3個,還有3個年紀稍長的,大家得輪著來才能接待這麼多批次的游客!”王金當說。
旅游產業的發展正在阻斷岜沙的“流失”。不斷火熱的旅游業除了讓村民們留下來、想回來,村裡的吊腳樓、蘆笙舞等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因轉化為旅游資源而重新受到村民珍視、得到保護。“更重要的是文化的自信和自覺。”莫曉樹說,村民在與游客的互動中,重新認識到自身文化的價值,激發了保護、傳承岜沙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漫步岜沙古寨,婦女圍坐家門口,手裡忙著針線活,嘴裡聊得歡快,一旁的孩子頭頂傳統發髻,光著腳丫在石板路上嬉戲。見了此景,湖南游客向建良不禁感嘆:“這兒不是個景點,就是個活生生的村子。”
岜沙苗寨的鐮刀剃頭習俗。 人民網 陽茜攝
村民怡然自得的生活、寨子裡保持原真性的建筑、依舊熱鬧豐富的民俗活動,讓岜沙人的日子還是那個日子,卻也讓岜沙在人間煙火氣中更令人向往。一程下來,李雅茜的相機裡已裝滿了照片,她說,岜沙是她難得會向親戚朋友推介的旅游目的地。
送走當天的最后一批游客,景區管理操作室平靜了下來。王金當把換下的青布衣褲折好放進道具間,些許疲憊的臉上仍露著微笑。“7月以來每天接待量都在1000人次以上,估計之后一段時間游客還會更多,但我們已經做好了接待服務准備。”他說。
“旅游給我們帶來的太多了。”親歷岜沙變化的賈老三言語間盡是感觸。從2007年接待游客6.6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583萬元,到2017年接待游客超180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12.7億元,旅游產業讓岜沙逐漸擺脫貧困,走上致富路。不僅如此,學校、醫院、博物館、文化廣場等空間實體在村裡落地,給村民帶去了現代文明的便利。
肩扛火槍的岜沙苗族同胞。人民網 陽茜攝
不破不立,曉喻新生。通過以文彰旅、以旅塑文,岜沙開啟了保護文化遺產、改善經濟民生的新的“生活方式”。同時,以全方位文化生態保護理念為堅守,岜沙也在向外界回饋一個原生態的“詩與遠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