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人民日報看貴州

“指尖技藝”變為“指尖經濟”,帶動一大批農村婦女在家門口就業,推動鄉村產業發展

一家苗繡工坊成長記(一線調研)

本報記者 黃 嫻 蘇 濱
2023年08月16日08:1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也是實際工作的切入點。要把‘土特產’這3個字琢磨透,依托農業農村特色資源,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要堅持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千方百計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近年來,各地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振興鄉村產業,促進農民增收,推動鄉村生活富裕。在貴州,刺繡等傳統民族工藝在各方扶持下,不斷提質升級,產業化道路越走越寬,“指尖技藝”轉變為“指尖經濟”,成為帶動農村婦女在家門口就業創業的重要渠道。

——編 者

貴州是勞務輸出大省,常年外出務工人員接近900萬人,其中婦女不在少數。貴州也是多民族聚居地,僅世居的少數民族便有17個,民族文化絢爛多姿。

如何依托現有資源,幫助更多婦女就近就業創業,帶動其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2013年7月,貴州實施婦女特色手工產業“錦繡計劃”,以刺繡、蠟染和民族服裝服飾為重點,強化傳統民族手工藝保護和傳承,推進傳統民族手工產業與婦女事業同步發展。

此后10年間,“錦繡計劃”陸續培育婦女特色手工企業和合作社1300多家,帶動近50萬名婦女就業創業,創造產值超60億元。日前,記者深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採訪調研,透過一家苗繡工坊的成長壯大,觀察“指尖技藝”轉變為“指尖經濟”的全過程,見証“背著娃、繡著花、掙著錢、養著家”的渴望化為現實。

一次嘗試,各方扶持

門坊右上角,苗族銅鼓傲然挺立﹔兩側石柱上,人物圖案點綴其中……這是一家苗繡工坊,在黔東南州施秉縣幾乎家喻戶曉。

推門而入,一陣“咚咚咚”的聲響傳來,那是工人在用織坊機器錘布。左轉直奔繡坊,隻見繡娘三五成群圍坐一圈,哼唱山歌,飛針走線。曲調時而低沉婉轉,時而高亢悠揚,似乎映射著工坊的發展曲線。

“剛跟客戶談完訂單,真是一刻不得閑。”扎著頭花,穿著繡服,戴著銀飾,一臉笑容地快步迎來的是工坊負責人龍祿穎。在她看來,從最初買賣繡片到如今建成集研發、生產、銷售、培訓等於一體的非遺工坊,各方扶持至關重要。

時光回到2000年。做過酒店服務員、進工廠當過女工、干過倉庫管理員,在外打拼15年的龍祿穎,見証了大都市的發展。反觀自己老家,唯一明顯的變化只是用上了電燈。尤其是,村裡的姐妹沒有固定就業崗位和收入來源,守著刺繡技藝卻賺不到錢。想到這些,她毅然決定返鄉創業。

“在施秉縣,繡片很受游客歡迎,肯定藏著不少商機。”頭腦活泛的龍祿穎立馬做起買賣繡片和服裝的生意。果不其然,憑借敏銳的市場嗅覺,幾乎年年穩賺。眼見發展勢頭超出預期,她漸漸萌生生產銷售一手抓的念頭。

2006年,輾轉幾個村寨,最終選定8名繡娘為固定工,又將自家房屋的一樓改做門面,龍祿穎的苗繡工坊正式營業。從尋客戶、找訂單到買線材、忙生產,她一個人背負著工坊的日常運轉。

萬事開頭難。成立伊始,工坊就遭遇挫折。

當時有一批外地訂單,要制作手提袋上的小鳥繡片。考慮到樣品隻有大致輪廓,龍祿穎先讓3名固定工打個樣。沒幾天工夫,不同顏色、姿態各異的樣品擺在了龍祿穎的面前。她連連贊嘆繡娘手巧,沒有片刻猶豫,隨即分配任務。

“一次要做200個,單憑固定工,加班加點也忙不完。我們隻好臨時挑選五六十名繡娘,讓她們領料加工。”兩周后,看到完工的貨品,龍祿穎心裡咯噔一下,“線條有的平滑有的粗糙,甚至還有把小鳥繡成2個腦袋、6個翅膀的,各種花樣都有。結果,超半數被認定不合格,隻能重新趕制。”

這次遭遇點醒了龍祿穎。繡娘們的刺繡技法各有差別,對圖案和色彩的理解因人而異,未經系統培訓,僅憑一張繡片、兩根繡花針和一堆繡線,難以實現標准化生產。

“錦繡計劃”的實施,讓這種局面有了改觀。

“‘錦繡計劃’的一項重要工作便是開展大規模培訓,從技藝、實操、營銷、設計等方面,提升繡娘的文化底蘊和現代設計理念,完善人才隊伍建設。”貴州省婦聯婦女發展部副部長陳莉麗介紹,省婦聯牽頭,聯動其他部門單位,定期在全省范圍內篩選工坊、合作社或者企業,以資金補助、項目扶持等方式,培養一批知識水平高、藝術修養好、專業技能強的民間婦女手工藝傳承人。

2013年以來,在施秉縣婦聯、工信局、民宗局等部門支持下,龍祿穎得以在周邊苗寨開展培訓。僅訂單式培訓,每年即可覆蓋二三百人,獲得補助資金超過20萬元。目前已覆蓋3個鄉鎮8個村寨,累計培訓2660余人。“我們到周邊村寨建立錦繡工坊,再派員工前往培訓,同時收集繡娘的繡法、技藝等信息,分類造冊,為潛在的用工需求做准備。”

“2021年以來,圍繞基地建設、繡娘培訓等工作,縣工信局幫助龍祿穎的工坊爭取到500余萬元的資金支持。”施秉縣工信局副局長秦龍表示,2019年工坊又通過省級工業設計中心認証,獲得50萬元的資金支持。

為進一步開拓市場,在貴州省商務廳組織安排下,龍祿穎連同其他非遺傳承人、手工坊負責人一起,經常組團到國內外參展。憑借精美的做工、獨特的設計,銷路日益暢通。“過去是拿著繡片找買家、等買家,現在都是買家上門求購,關鍵是繡娘的技術更規范,好產品才是硬通貨。”龍祿穎說。

時至今日,龍祿穎已經帶動1297名繡娘就業,工坊年產值從最初的幾十萬元增長到現在的2600余萬元,成長為全省傳統民族手工產業的龍頭。

一門技藝,多重帶動

會走路就會跳舞,會拿針就會刺繡,這是施秉縣各個苗寨的真實寫照。

在龍祿穎的苗繡工坊,48歲的潘秀蘭是最早的8名固定工之一。“苗族婦女差不多都會刺繡,屬於家庭式傳承。但苗繡繡種很多,村寨之間甚至河邊跟山上,繡法就有明顯差別。”在潘秀蘭的觀念中,構圖協調、繡法精巧最為關鍵,這也是龍祿穎看重她的原因。

初到工坊,潘秀蘭跟著龍祿穎學習、打磨刺繡技藝。隨著政府扶持力度越來越大,繡娘們有了更多參與培訓的機會。

“除了在家門口培訓,我還跟20多名繡娘一起飛到上海,學習了一個多月,開眼界長見識。”經過多番培訓、比賽和推薦,潘秀蘭成功通過中級工藝師認証,工資也從每月1000多元漲到近4000元。她的經歷極大調動了繡娘們參加培訓、提升技藝的熱情,“工坊是訂單式生產,既要保証刺繡技藝水平,又要講究標准規范,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得統一大家的思想認識。”

如今,潘秀蘭從學員變成講師,每個月都給繡娘們上課、培訓。工作之余,她繼續鑽研,為通過高級工藝師認証做准備。

“我們根據刺繡技能,把登記在冊的1297名繡娘分成三個等級。”龍祿穎介紹,像潘秀蘭技藝水平高,具備一定的創新和設計能力,屬於高級繡娘。盡管這類繡娘少,但都是從初級繡娘成長起來,發展空間是暢通的。

除了個人發展有路徑,能照顧家庭也吸引著不少婦女放棄外出務工,來到龍祿穎的苗繡工坊上班。邰板海就是其中之一。

邰板海的丈夫長期在廣東務工,有一年過完春節立馬返崗。剛坐上火車,女兒的電話就到了。“爸爸,你什麼時候回來?是不是又不要我了?快點回來,我開始想你了!”聽到9歲女兒帶著哭腔,電話那頭隻能盡力安慰。

這一幕,邰板海看在眼裡,疼在心中。“原本打算跟丈夫一起去廣東,為了女兒隻好作罷。”據她觀察,僅在施秉縣城關鎮城南社區,10戶家庭裡至少有七八戶外出打工,留守兒童、空巢老人比較常見。尤其是留守兒童,性格相對內向,很難跟同學玩到一塊兒。“有段時間,學校老師打電話反映,說我女兒不愛跟小朋友說話,特別沒有安全感。”

為盡可能做好陪伴,邰板海每天接送女兒上學,回家做些可口的飯菜。閑暇之余到工坊上班或者領料加工,按照計件標准,一個月能掙3000元,貼補家用綽綽有余。

現在一到晚上,女兒會准時同遠在廣東的爸爸打視頻電話,分享吃了啥好吃的、學到啥新知識,彌補彼此不在身邊的缺憾。“有了苗繡工坊,家門口就有了工作的機會。現在,我身邊不少婦女開始陸續返鄉,留守兒童也變少了。”邰板海說。

不僅帶動就業,還傳承刺繡技藝,2019年,龍祿穎的苗繡工坊得到貴州省人社廳認定,成為技能大師工作室。截至目前已經培養出上百名徒弟。她們中已經有人創辦起自己的刺繡工坊。

家住施秉縣馬號鎮冰洞村的廖蘭英,曾跟隨龍祿穎學習刺繡,因為上手快、技術好,備受器重。

“她能干能闖,很有韌性。”廖蘭英的那股勁頭,讓龍祿穎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經常引導、鼓勵她創辦工坊,闖出一片天地,“刺繡是個好產業,需要更多人加入。”

在龍祿穎的幫助下,廖蘭英成功創辦工坊,從事苗族服飾、刺繡等產品設計、開發、生產、銷售,還在縣城搬遷安置點設立手工車間,以“公司+繡娘+訂單”的模式,帶動300余名苗族繡娘在家門口就業,為傳統民族手工藝的保護與傳承貢獻力量。

“刺繡用的布匹,要用到藍靛染色,也能帶動老百姓發展相關產業,甚至還能實現文旅融合。誰能想到一門手藝有這麼強勁的帶動作用。”龍祿穎笑言。

一項工程,持續推動

去年10月19日,由貴州省婦聯牽頭,在省錦繡計劃實施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支持下,《貴州省婦女特色手工產業錦繡計劃“十四五”發展規劃》對外發布。

“我們牽頭組建編制工作組,歷經半年時間,深入全省9個市州開展實地調研,走訪了50多家工坊、企業,同手工坊負責人、非遺傳承人、企業管理者等座談溝通,了解情況。”陳莉麗認為,規劃聚焦婦女特色手工產業發展實際,是推動未來五年“錦繡計劃”高質量發展的持續探索。

相較於2013年8月印發的《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實施婦女特色手工產業錦繡計劃的意見》,規劃明確智慧錦繡、數字錦繡、金融扶持及產學研結合等內容。這同龍祿穎苗繡工坊的發展軌跡十分契合。

2018年以前,龍祿穎一直拿自家木房當工坊,從最初的一樓擴大到二樓、三樓,客廳、餐廳變成生產車間、培訓場地。奈何工坊發展勢頭迅猛,600平方米的場地終究有限。

2018年在城關鎮桃子灣園區,她爭取各方支持,建成一座面積3800平方米,分設繡坊、織坊、染坊以及體驗中心的新工坊。“我們申請省級綠色產業基金支持,從貴陽銀行獲得680萬元的低息貸款,解了燃眉之急,為帶動更多繡娘就業創造條件。”

“苗繡工坊普遍基礎弱、底子薄,在成長中免不了遇到資金難題。規劃明確引導金融機構進入‘錦繡計劃’產業投資領域,探索建立金融支持錦繡產業的多層次貸款風險緩釋和補償機制,幫助更多相關企業規范提升、做強做大。”陳莉麗介紹,貴州銀行創新推出“繡娘貸”“文企貸”等,對婦女創業開展金融貸款幫扶。目前全省累計扶持微型“錦繡計劃”企業2680戶,發放補助資金1.17億元。

最近5年,貴州整合各級各部門資金,累計投入逾11億元,有力支持婦女特色手工產業發展。正是得益於金融支持,不少工坊挺過疫情沖擊,擁抱新的發展機遇。

“單純做手工,成本高、見效慢,市場有點風吹草動就容易受影響,繡娘們的工作也不穩定。”大學畢業后,龍宇決心追隨母親龍祿穎的腳步,回到工坊擔任運營總監。而他參與的第一個決策便是產品轉型。

轉型意味著風險,更離不開勇氣。短短一年時間,母子二人輾轉北京、上海、浙江、廣東等地,考察各類產業,最終鎖定室內裝飾。

“非遺的文化價值、情感價值沒變,需要改變的是使用方式,避免同生活脫軌,實現傳統與現代、民族與時尚、手工與工業的結合。”龍宇表示,去年依托“錦繡計劃”,工坊獲得200萬元的專項資金,採購機器設備,打造智慧苗繡基地,“裝飾產品主要靠機繡,時尚設計作品則是純手工。兩者結合,以產品養作品,工坊的抗風險能力更強。”

圍繞智慧苗繡,在省婦聯牽線搭橋下,工坊同貴州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合作,聯合開展苗繡數字化的省級科研項目。

“基於工業互聯網,將傳統手工藝進行數字化改造,讓設備和生產數據彼此交互,最終實現工業刺繡。”令龍宇信心倍增的是,機繡的生產效率能提升50倍,而生產成本僅是手繡的1/10。隨著研發的苗繡工業互聯網平台投入使用,工坊組建的設計師團隊雖然分散在全國各地,也能讓設計樣本馬上投入生產。

目前,龍祿穎的工坊已同省內外6所院校達成合作,涉及產業發展、人才培養、技能培訓、課題研發等領域,僅去年就投入研發經費150多萬元。隨著短板逐漸補齊,工坊圍繞民族特色下足功夫,先后打造出領帶、披巾、苗族時裝、壁挂繡片等系列品牌產品,同時配合線上線下銷售,機繡、手繡訂單均已排到幾個月之后,給繡娘們吃下“定心丸”。

“提質與升級、設計與推廣、產業與增收仍是婦女特色手工產業發展的重點,在加快建立健全織、染、繡等優勢產業標准化體系的同時,還要創新探索東西部地區錦繡協作新模式,開辟拓展貴州婦女特色手工產業對外交流和向外發展的國際化通道。”貴州省婦聯黨組書記、主席楊曉曼表示,通過各方努力,力爭在“十四五”期間,逐年帶動婦女就業創業,讓“錦繡計劃”成為一項民心工程、發展工程、和諧工程、致富工程。

以針為筆、以線為墨、以布為紙,如今,在黔山秀水、苗嶺腹地,許許多多婦女正憑借一雙雙致富巧手,繡出一幅幅鄉村振興的美好畫卷。

原刊於《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16日 第 13 版)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