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貴州省稅務局

貴州畢節: 稅惠助力新能源“風光”無限

2023年07月20日10:13 |
小字號

迎風而行,在海拔2600多米的百草坪山巔,100多台百米高的“大風車”隨風而動,點綴著一望無際的綠色原野,壯美如畫。向陽而生,在年均日照時數近2000小時的“西涼山腳下”,140多萬片光伏板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生機盎然。

地處貴州屋脊的威寧自治縣,昔日有“威寧苦蕎粑”之稱,意思是極貧困,曾經還有“納、威、赫去不得”的說法。全縣平均海拔2200米,低緯度、高海拔、高原台地喀斯特深度石漠化的地理特征,也蘊含了豐富的風能資源。已經成為貴州新能源百萬裝機第一縣,以風電、光伏為主的威寧縣新能源,正在展現著更大更好的“風光”。

“風電企業一次性投入大,單台風機建設成本達1000萬元,去年以來,企業共獲增值稅即征即退稅款9400多萬元,大大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稅務部門針對威寧綠色能源戰略組織了‘綠色直通車’稅惠服務團隊,為我們提供了專家級別的服務。”,華能威寧風力發電有限公司公司財務負責人曹坤介紹到。

據統計,2022年威寧縣全年發電量55.12億度,比上年增長2.2%,其中:風力發電24億度,比上年增長3.3%,佔比43.54%;光伏發電26.8億度,比上年增長4.8%,佔比48.62%。新能源行業共計實現產值22.91億元。

今年以來,畢節市稅務局深入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搶抓新能源產業發展機遇,依托稅務部門的大數據優勢,為“風光”新能源企業定制推出“支持綠色發展”稅惠服務團隊,深入企業問需問診,通過加大對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開發利用的政策支持力度,形成高質量的行業分析報告,為全市綠色能源發展提供精細化、個性化的納稅服務,助力經濟發展向“綠”而行。

“我們建設的‘光伏+農業’農光互補產業模式,在項目用電上安裝光伏設施,下面套種農作物,讓土地實現發電、種植等多重收益,在節約了土地資源的同時,也為當地農業增加的經濟收入。”國家電投集團貴州金元威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仙水窩電站站長畢凱表示,光伏產業設備成本高,且大多是一次性投入,資金回籠期大約是8-10年,資金回籠慢,加上企業生產成本不斷增加,資金周轉面臨較大壓力。

該公司財務負責人劉玲表示:“我們仍在享受公共基礎設施項目企業所得稅“三免三減半”項目有24個。僅2022年我們就享受企業所得稅“三免三減半”減免所得稅12026萬元,減免企業所得稅稅額共計3547萬元,增值稅留抵退稅41736萬元。稅務部門總是第一時間送上稅收優惠政策,有了你們的保駕護航,國家稅惠紅利直達,有力的緩解了我們的資金難題,助推了我們企業向陽而生。”

國家電投集團貴州金元威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最早入駐威寧的光伏發電企業之一,目前共有發電項目28個,總裝機容量168.12萬千瓦,設計年發電量237138.22萬千瓦時。對於光伏產業發展,該公司持續建設“農光互補”項目,採用高支架和大間距布置光伏陣列,加強與農業合作社或規模化農業種植企業的合作,在不影響發電的同時,利用高支架下的土地種植經濟價值較高的農作物,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

“光伏企業投資大,產業鏈長,我們希望政府能引進更多上下游產業,幫助企業降低經營成本,形成產業發展的集群效應,希望稅務部門能發揮自身優勢,為威寧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建言發聲。”國家電投集團貴州金元威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用說道。

畢節市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依托境內優勢,加快推進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不斷優化能源供給結構,打造大山裡的“綠電池”。

威寧經開區產業園的貴州一道長通新能源有限公司光伏組件生產車間,一排排整齊的自動化機器排列有序,機械手和傳送帶運轉不停,把一片片加工后的太陽能電池片傳送到下一道工序。一會兒工夫,一塊完整的N型光伏板組件便呈現在眼前。

“隨著光伏組件、支架、電纜、逆變器、箱變、儲能等項目的落地,還將不斷探索延鏈補鏈,帶動配套產業發展,以綠色實業助力鄉村振興。”該公司副總經理張雲舒介紹,“公司兩條生產線進入滿產的狀態下,每個月產量160兆瓦,可滿足貴州、四川、雲南、廣西、重慶等省(市)的風電、光伏電站建設需要。”

“在全球氣候變化不利影響日益顯現的當下,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綠色轉型,成為越來越多國家的共識。在‘雙碳’目標要求下,諸如風能電力等新能源市場需求和應用場景會越來越廣泛,也將促進傳統企業實現低碳轉型發展。”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經濟學博士王永倉說。“截至5月底,貴州省統調新能源發電量99.8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9.83%,全省綠色電力累計成交量7.43億千瓦時,用戶用能逐漸向綠色低碳轉型明顯。貴州力推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參與綠色電力市場化交易,有利於促進綠色能源生產消費的市場體系和長效機制的建立,引導綠色電力消費。能夠滿足了企業清潔用能的需求,充分體現綠色電力的環境價值,能夠更加有效地促進新能源項目的規劃建設、生產運營,形成多方共贏、良性循環的局面,實現經濟、社會、環境效益的高度統一,將對實現‘雙碳’目標發揮重要而積極的作用。”

今年,畢節預計開工建設光伏、風電等新能源項目30個、裝機50萬千瓦,發電530億千瓦時。一批批能源項目加緊建設,讓畢節不斷優化能源結構體系,釋放出源源不斷的綠色“動能”。(童霖、秦斌、黃孟豪)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