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大方視窗

貴州大方:“扭”住產業增收“牛鼻子”,“犇”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2023年05月30日11:09 |
小字號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石。近年來,大方縣緊緊扭住“牛鼻子”,錨定產業目標,依托農工黨中央、東西部扶貧協作等資源,圍繞“建鏈、補鏈、強鏈、延鏈”產業發展關鍵環節,精准謀劃肉牛養殖及精深加工端招商引資項目,利用省內外重大活動平台,對接優強企業推進肉牛產業精准招商,引進中禾恆瑞(貴州)有限公司、貴州恆達農牧業有限公司、貴州凌航牧業有限公司等養殖主體,利用恆大援建養殖場進行隔離,供養殖主體選購或自行育肥。同時,大力提升肉牛良種繁育、飼草飼料、示范創建、金融服務、加工銷售、精深加工、擴群增量、招商引資、助農增收及動物疫病防治等服務能力,大力發展肉牛養殖業。

“把發展肉牛產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實施肉牛產業工程為載體。按照種養結合、草畜配套、適度規模、標准生產、品牌營銷、持續發展的思路,圍繞‘龍頭企業+合作社+養殖小區(家庭牧場)+農戶’組織方式,全面推動肉牛產業養殖設施化、生產標准化、經營產業化、加工精深化、營銷品牌化、服務社會化發展,著力鞏固和發展純種安格斯牛,做大做強黃牛產業,持續推進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大方縣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肖玉貴介紹。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大方縣在鞏固發展安格斯牛繁育場的基礎上,建立完善大方縣肉牛繁育管理體系﹔積極推廣和完善“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牧場”的“大帶小、集帶散”生產模式。著力打造示范鄉鎮、示范村及示范家庭牧場,宣傳一批“新典型、新經驗、新成效”具有較強示范效應的養殖主體、合作社、企業。大力發展家庭牧場,推廣“藏牛於戶、分戶飼養、集中育肥”養殖模式,提高肉牛養殖群體數量。持續鞏固提升整縣創建肉牛產業發展示范縣、示范鄉鎮7個、示范村27個、10頭以上示范型家庭牧場(或合作社)93個、年存欄500頭以上規模育肥場11個。培育規模以上養殖企業1個、市級龍頭企業1個。

據了解,截至目前,中禾恆瑞(貴州)有限公司在大方縣共經營21個牧場,其中育種場15個,育肥場6個,總存欄2.8萬頭。在職的員工300人,其中吸納當地困難群眾就業260余人。今年,該公司圍繞全省肉牛存欄新增42萬頭的目標,結合大方縣肉牛產業發展和公司自身經營需要,積極搭建可靠、高效的牛源供給平台,將外地引種和本地繁育的牛隻提供給廣大養殖戶選購,帶動千家萬戶養母牛、育犢牛,壯大肉牛養殖群體。

“今年公司預計新引進純種安格斯母牛5000頭,截至目前已完成引種1300頭。為保障牛隻飼草料供給,今年計劃在當地收購青貯玉米10萬噸,預計帶動1.6萬農戶種植青貯玉米,增加農戶收益。同時,通過六方合作金融模式,獲得貴陽農商行9800萬授信額度,今年新增發放貸款600萬。下一步公司和政府將進一步深度合作,加強做好肉牛養殖聯農帶農,助推肉牛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工作。”中禾恆瑞(貴州)有限公司負責人李紅光說。

隨著龍頭企業的入駐,不僅直接就業崗位與人均收入增加了,龍頭企業對鄉村振興的連片提升帶動能力、在產業鏈中的領袖作用也十分給力。在牧場裡務工的王龍軍透露:“我家是鳳山的,離這裡也不遠,基本算是附近,在家門口,在這個公司還比較可以,像我們這個年紀在外面已經沒有公司要了,因為現在都是要年輕化,我們上了年紀的人家還不要,我在這個公司已經算是老員工了,我干了四年多快五年了,公司的福利還不錯,基本上工資每個月都到賬,工資有4500元左右,能夠養家糊口。”

“我們貴州俊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是今年3月份通過大方縣鳳山鄉租賃這個肉牛養殖場,我們最主要的牛源是中禾恆瑞有限公司,因為第一是他的牛的品質比較好,第二是他給我們提供了一些技術上的支持,第三還幫我們找了一些銷路,現在我們在他們那邊進了110頭,預計在年底我們會達到200頭的養殖規模。”貴州俊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劉鑫也侃侃而談。

產業興、百業興。近年來,大方縣依托“烏蒙山寶·畢節珍好”區域公用品牌,積極推進“貴州肉牛”整體公共品牌創建。堅持把產業發展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緊緊“扭”住產業增收的“牛鼻子”,通過項目產業獎補、技術服務、風險防控、金融保障等一系列政策引導,發展壯大肉牛養殖業,讓肉牛養殖成為農民致富的強力引擎,成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接續鄉村振興的有力保障, “犇”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據了解,全縣截至第一季度,採用人工凍精輸配能繁母牛已高達0.96萬頭,產犢0.67萬頭。肉牛存欄量達10.36萬頭、出欄0.91萬頭。規劃種植青貯玉米5萬畝﹔目前,完成種植面積已達5.0018萬畝。肉牛養殖已然成為大方縣一大特色支柱產業。(高艷、姜嬌、龍英)

(責編:潘佳倩、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