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學農藥學“博士村長”團隊送技下鄉

5月28日,筆者從貴州大學獲悉,貴州大學農藥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劉鳳華近日帶領“博士村長”團隊10余名成員到務川縣、播州區開展蔬菜質量安全監測和綠色防控技術的培訓和推廣。
為幫助菜農增收致富,近年來貴州大力發展蔬菜產業。數據顯示,2022年,貴州蔬菜面積達2188萬畝,產量3275萬噸。同時,貴州依托粵港澳大灣區,在全省多個地州市建立“菜籃子”保供基地,促進貴州蔬菜銷售和菜農增收。受蔬菜種植規模的擴大及蔬菜單品種植的快速擴增、連作障礙、綠色防控技術的覆蓋率待提高等因素的影響,病虫害綠色防控及質量安全成為貴州生產干淨優質蔬菜的主要因素。
貴州大學農藥學“博士村長”團隊到務川縣、播州區開展蔬菜質量安全監測和綠色防控技術的培訓和推廣。貴州大學供圖
貴州大學綠色農藥全國重點實驗室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依托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綠色防控崗位、貴州省高原特色蔬菜產業技術體系、貴州省蔬菜質量安全和綠色防控技術專家小分隊組建“干淨優質黔菜博士村長”團隊。團隊嚴守蔬菜質量安全底線,以農藥殘留監測和質量安全為依據,研究、示范、推廣綠色防控技術。
貴州省遵義市務川縣和播州區是黔北蔬菜重要產區,建有粵港澳大灣區的“菜籃子”保供基地。“博士村長”團隊在務川縣黃都鎮蔬菜基地監測了農藥品種的殘留狀況,調查了當地蔬菜農藥使用情況,為當地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和菜農提出了安全用藥推薦目錄和綠色防控技術方案,並在務川縣黃都鎮、播州區龍坪鎮開展健康菜園的生態系統構建,示范了菜園周邊種植硫華菊、鳳仙花、向日葵支撐天敵昆虫,種植三葉草控草等。
貴州大學農藥學“博士村長”團隊到務川縣、播州區開展蔬菜質量安全監測和綠色防控技術的培訓和推廣。貴州大學供圖
“過去幾年我一直在外打工,雖然掙了一點錢,但還是想在家鄉發展。”務川縣返鄉創業青年胡曉波在黃都鎮流轉土地,建起了20畝的大棚蔬菜基地。他說,以前種植蔬菜的技術主要依賴四川的專家,如今貴州大學來過了后,有技術方面的需求更方便了。
“胡曉波的年齡和我一樣大,他能選擇回農村創業,非常了不起。我願意將自己的所學送到田間地頭,助力他在家鄉闖出他自己的一片天地。”“博士村長”博士生吳雙說。
貴州大學農藥學“博士村長”團隊到務川縣、播州區開展蔬菜質量安全監測和綠色防控技術的培訓和推廣。貴州大學供圖
一名來自巴基斯坦的貴州大學綠色農藥全國重點實驗室的碩士生也參與了“博士村長”計劃。在他服務的幾天裡,真切感受到貴州人民的淳朴和友好。他說,願意繼續參與“博士村長”計劃,學習質量安全和綠色植保技術,保障蔬菜品質安全,畢業后,也想回到家鄉發展蔬菜產業。
貴州大學農藥學“博士村長”團隊到務川縣、播州區開展蔬菜質量安全監測和綠色防控技術的培訓和推廣。貴州大學供圖
博士生謝文靜介紹,貴州蔬菜病虫害發生流行規律復雜,菜農對很多病虫害識別困難,需要科學用藥技術。下一步,“博士村長”將圍繞貴州省健康菜園創建行動方案(2023-2025年),學習蔬菜病虫害和綠色防控知識,練好綠色防控本領,協助小分隊的專家編制蔬菜全生育期協同控害增效技術推送和“黔菜醫生”欄目,並在全省主要蔬菜基地開展質量安全和防控技術的示范和培訓,保障蔬菜品質安全。(江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