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3數博會】貴陽:智慧養老讓老年人生活更美好

貴陽網·甲秀新聞訊 “以前每年需要到居委會完成兩次認証,現在用這個平台,子女通過手機上傳資料就行了,我和老伴不用出門就可以領到高齡補貼,的確很方便。”近日,對南明區新華路街道推出的便民舉措,轄區83歲的居民王祥生說。
王祥生所說的平台,是貴陽市智慧養老平台。從今年開始,新華路街道開始通過這個平台為轄區80歲以上高齡老人辦理高齡補貼業務,讓數據多跑路、老人少跑腿。據新華路街道社會服務部工作人員介紹,對於孤寡、獨居、空巢等老人,居委會工作人員還會上門通過該平台為他們辦理高齡補貼申請、認証。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貴陽市60歲以上老年人數量達79.62萬人,佔全市常住人口的13.3%﹔其中,80歲及以上的高齡老人達11.2萬人。貴陽正逐漸步入深度老齡化社會。為滿足老年群體多層次、多樣化養老需求,精准對接需求與供給,近年來,貴陽市把數字技術作為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加快互聯網與養老服務深度融合,建設智慧養老平台,進一步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增強養老服務監管和指導效能,讓廣大老年人安享便捷、高效、智慧的養老服務,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其中,建設貴陽市智慧養老平台就是一項重要舉措。
貴陽市智慧養老平台由貴陽市民政局於2022年8月通過公開招投標方式建設,以“一中心+一門戶+三端口”作為整體設計,即一套中心管理系統、一個養老門戶網站、三個微信小程序端口(民政監管端、機構服務端、市民服務端),打造集監督指揮、教學培訓、展示交流、公眾參與體驗、產品服務普及與推廣“五位一體”的貴陽數智養老服務監管指揮中心和人才產業實訓基地。
目前,平台主體架構建設已基本完成,除話務系統、機構監控等部分功能暫未完善外,其他各模塊均已在貴陽市部分區縣開展試運行。其中,高齡補貼業務已面向全市適齡老年人開放申請、認証﹔助餐服務業務已在觀山湖區金元社區養老服務站、花溪區十字街社區養老服務站開展試運行﹔養老機構業務目前基本完成全市機構基本信息、長者檔案、護理員檔案信息錄入,已在觀山湖區養老服務中心開展試運行﹔社區養老業務方面,全市社區養老服務站點已全部錄入系統,正在觀山湖區金元社區養老服務站開展試運行﹔居家服務業務已在南明區、雲岩區開展試運行。據介紹,該平台將在試點基礎上逐步有序在貴陽貴安鋪開應用。
民政部門積極建設貴陽市智慧養老平台的同時,貴陽多家養老機構也積極利用大數據搭建院內“數智養老”平台,滿足老年群體多層次、多樣化養老需求。
88歲的張爺爺在白雲區貴鋁智慧幸福苑生活了3年多,是該苑智慧養老系統的受益者之一。
“通過苑內的智慧養老平台,工作人員可以隨時掌握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入住老人的家屬也可以更多地了解老人的生活情況。一天三餐吃的啥、每天活動的情況怎樣等,都會由廚師、社工上傳到系統后台,家屬即可通過手機端看到老人每天的動態。”幸福苑負責人陳艷介紹,每天護士測量入住老人的血壓、血糖、血氧和服藥等情況后也會輸入到后台系統,家屬也可以在手機上了解老人的身體狀況。
“通過這個系統,我們可以及時了解老人的信息,更加安心、放心。”張爺爺的子女說。
此外,幸福苑在老人的房間裡安裝了安全監控設備﹔在床墊上放置了睡眠監測帶,監測老人睡眠情況。
據了解,幸福苑智慧養老服務平台於2019年4月底投入運行,基本涵蓋了養老機構的全部業務,包括接待老人、離院申請、文化娛樂、員工管理、報表推送等。平台由大數據展屏、樓層展屏、前台系統、護理系統、后台系統、微信員工執行系統、家屬系統等七大系統組成,每個系統各司其職,明確部門職能,簡化業務流程,優化服務項目,提高養護人員的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
截至目前,該平台已經服務老年人800多人次。2022年1月,貴鋁智慧幸福苑成為全國35家智慧康養示范機構之一,是貴州省唯一一家入選全國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范的養老機構。(記者 曾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