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縣六廣鎮:林下紅托竹蓀托起綠色“振興夢”
春夏之交,草木新榮,布谷聲聲。修文縣六廣鎮廣城村紅托竹蓀種植基地,30多名產業工人正穿梭在林間,忙著種植紅托竹蓀,利用林下空間,播種綠色“振興夢”。
30多名產業工人正穿梭在林間,忙著種植紅托竹蓀。姜繼恆攝
紅托竹蓀項目基地,一株株碗口粗的柳杉枝繁葉茂、遮天蔽日。林蔭底下,產業工人們來回運材料、鋪木屑、擺菌包、撒有機質和營養料、噴洒殺虫劑、覆土……七腳八手忙得不亦樂乎。鎮農業中心技術人員、村支兩委干部和企業管理人員在現場進行指導。
今年,為做好林下經濟文章,助推鄉村振興,六廣鎮廣城村與驛泉村合作,引進企業,利用廣城村林下資源發展紅托竹蓀產業,進一步拓寬村集體和村民增收渠道。
30多名產業工人正穿梭在林間,忙著種植紅托竹蓀。姜繼恆攝
六廣鎮廣城村黨支部書記陳尹瑞柔說:“選擇在林下種植,是因為林下土地流轉費比較低。如果利用耕地種植,不僅流轉費高,而且遇到干旱就會明顯減產。林地長年濕潤,非常有優勢,會給我們節約很多不必要的成本。”
據悉,廣城村現有退耕還林林地500余畝,今年,預計開辟80余畝林下空間,發展首批紅托竹蓀68畝,目前已完成種植17畝。該產業由村黨支部投資,村民提供林地和勞動力,企業提供技術、負責管理和銷售,目前,已帶動30余名村民實現就近就業。
紅托竹蓀菌包。姜繼恆攝
村民焦登艷常年在家發展傳統種植養殖,收入渠道單一。現在村裡種植紅托竹蓀,她到基地做工,每天可領取工錢120元﹔一年工作120天左右,預計可增收一萬多元。
“基地就在家門口,我們既可以務農、照顧家裡面,又可以隨時來基地賺一點生活費、零花錢,這是非常好的!我們大家都非常支持這個項目!”焦登艷一邊忙活一邊開心地說。
鎮農業中心技術人員、村支兩委干部和企業管理人員在現場進行指導。姜繼恆攝
據悉,紅托竹蓀又名竹笙、竹參,是貴州的特色食用菌,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藥用價值、經濟價值。首批68畝紅托竹蓀試種成功后,廣城村將進一步壯大產業規模,通過促進林下生“金”,進一步讓更多村民的“錢袋子”鼓起來。
“這個產業,種一季管兩季,現在種植,九至十一月採收﹔冬季休眠期,我們隻需做好日常管護和防虫,從明年四月份開始,還可以採收到十一月份中旬。”貴州博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毅說,紅托竹蓀產量預計每畝能達到800至1200斤。產品以訂單形式回收,主要銷往雲南、四川、廣東等地。(姜繼恆、朱貞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