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2023數博會

【數實相融 算啟未來】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打造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創新引擎

2023年05月11日10:11 | 來源:貴陽網
小字號

貴陽網•甲秀新聞訊 2016年,隨著全國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落戶貴州,新時代的多彩貴州一路乘“雲”而上,大踏步前進,數字經濟增速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貴州已成為全球超大型數據中心集聚最多的地區之一,大數據也成為世界認識貴州的亮麗名片。

為緊跟貴州大數據發展浪潮、搶抓大數據發展新機遇,2016年,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將數字化產業發展的觸角伸向貴州,與貴州省、貴陽市共同組建中電科大數據研究院有限公司,支撐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和運行。實驗室於2020年通過國家發改委授權貴州省發改委組織驗收,成為全國首個批復建設且通過驗收的大數據領域國家工程實驗室。2021年,實驗室通過國家發改委的優化整合評價,被納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新序列。

“這裡是科技創新企業的福地,孕育著適合大數據人才發展的土壤,響應中國電科積極強化央企責任擔當助推地方發展的要求,我們成為第一批抵達的‘貴漂’。”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山說,“短短幾年間,貴州著力建設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和數字經濟發展創新區,我們有幸見証了貴州大數據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成長史’,感受到貴州數字經濟飛速發展帶來的無限可能,堅定了留在貴州的決心,從‘貴漂’變成了‘貴定’。”

“過去有人問我‘貴州為什麼發展大數據’,現在則變成問‘貴州如何發展大數據’。我認為,貴州完全可以立足於已有的經驗優勢,在大數據產業化和深度應用上繼續創新,堅持以大數據引領創新驅動,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高山說。

“2023數博會以‘數實相融 算啟未來’為年度主題,給數字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高山表示,隨著數字產業化的發展,大數據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圍繞關鍵核心技術開展研究攻關,積極進行產業創新布局,推動技術成果轉化應用,切實以產業發展推動技術創新﹔形成服務社會治理的一體化政務服務、智能衛生健康、鄉村振興三大產業創新能力,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產業數字化貢獻力量。

作為貴州省目前唯一的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自建設以來,大數據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大數據關鍵技術研究與成果轉化、推動產業發展、落實國家大數據戰略行動和服務地方經濟建設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實效。例如,在引領科技創新方面,承擔國家重大課題10項,獲得知識產權成果388項﹔助力貴州省標准體系建設,研制國際、國家、地方、團體和企業等各類標准72項﹔積極引入院士、專家資源,強化高層次人才匯聚及培育,為貴州省累計引進優秀人才586人,逐步構建起政府治理大數據領域“政產學研用”生態圈﹔加快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有機融合,牽頭開展貴州省重點工程建設,包括政府數據共享開放、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基地建設、全國一體化國家大數據中心建設等,為推進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和數字經濟發展創新區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未來,大數據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將以‘成為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創新引擎’為發展願景,深度參與全國一體化國家大數據中心、數字鄉村、產業互聯網等協同創新體系建設,強化數字政府關鍵技術攻關,打造數字政府領域的高端專業智庫,賦能貴州數字經濟發展,助力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高山說。

謝玫 記者 李偉

(責編:潘佳倩、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推動“四好農村路”邁向高質量發展
  切實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不僅助力我國農村交通運輸整體改善、面貌一新,更讓群眾生活品質不斷提高 貴州遵義楓元至苟壩,一條風景大道將沿途眾多旅游資源串線連片,讓游人“快進慢游”﹔四川雅安龍蒼溝熊貓翠竹長廊,公路接山川、連林田,與特色村居相映成趣,構成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黑龍江五常,混凝土水泥路鋪到農民家門口、修到田間地頭,一輛輛貨車滿載稻米送往全國各地……“五一”假期,多條全國“最美農村路”吸引游客紛紛前往“打卡”。一條條蜿蜒縱橫的農村公路,串聯起祖國的壯美山河,托舉起百姓的幸福生活。…
暢通社區“微循環”,形成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政策解讀)
  一頭連著社區居民,一頭連著個體戶、小企業,社區商業如“毛細血管”般讓城市經濟“微循環”越發暢通——自2021年5月商務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的意見》以來,2批次80個試點地區共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超1400個、服務居民3200多萬人。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以社區居民為服務對象,在步行15分鐘左右的范圍內,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為目標,形成多業態集聚的社區商圈,既惠民生,更促消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