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黔西南州委老干部局:“四力四度”推動新時期老干部工作縱深發展

2023年05月11日11:49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黔西南州委老干部局聚焦主業主責,把握職責定位,著力提升“四種能力”,把牢“四個維度”,不斷推動新時期老干部工作縱深發展。

提升政治引領力,理論武裝有高度

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探索創新理論武裝,著力加強政治忠誠教育,扎實細致地做好老同志思想政治工作。採取專題輔導、“送學上門”、信息化平台推送等形式,組織引導廣大離退休干部深刻領悟“兩個確立”決定性意義,更加堅定自覺做到“兩個維護”。2022年以來,共組織開展各類專題輔導學習30余場(次),送學上門300余次,發放各類學習資料600余冊,通過信息化平台推送學習信息50余條,有效提升了廣大老干部、老同志政治理論素養,進一步筑牢了思想根基。

提升黨建創新力,組織建設有深度

出台了《關於加強新時代離退休干部黨的建設工作的實施辦法》,以“組織設置好、班子建設好、黨員隊伍好、學習活動好、作用發揮好、制度堅持好”為標准,開展“六好”示范支部創建工作,創建命名州縣兩級示范性離退休干部黨支部25個,進一步深化鞏固了黨支部標准化規范化建設成果。以“黨建帶關建”為抓手,以陣地建設為依托,進一步加強了離退休干部異地黨支部建設。目前,已建普安、晴隆、興仁、冊亨、望謨駐興義、貴陽、昆明等地離退休干部黨支部24個,不斷增強離退休干部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確保離退休老黨員流動到哪裡,黨的組織建設就跟進到哪裡。

提升服務保障力,待遇落實有溫度

用心用情抓服務質量,精准落實好老干部的政治待遇、生活待遇,切實把服務保障工作做到老干部的心坎上。一是落實政治待遇用心。完善和落實老干部學習、閱讀、聽報告、向老干部通報情況、組織老干部參觀學習、參加重要會議和重大節點走訪慰問老干部等制度,讓老干部及時了解黨和政府的重大方針政策。二是落實生活待遇用情。修訂完善《州直單位特殊困難離退休干部幫扶基金管理使用辦法》,提升幫扶基金標准,加大對特殊困難老干部幫扶力度,在生活上給予更多照顧,在情感上給予更多的關懷。2022年,共為12名有特殊困難的離退休干部及遺孀發放幫扶基金12.6萬元,為90余名符合條件的退休干部辦理了高齡補貼和就醫“綠色通道”服務卡,為30名建初干部辦理了生活、醫療補助費審批,為26名離休干部發放了特需費。三是落實精神關懷要用力。建立健全《黔西南州干部榮譽退休工作制度》《州委老干部局局務會成員聯系州直單位廳級(實職)離退休干部制度》,進一步強化對老干部的政治引領、服務保障和激勵關懷。榮譽退休制度建立以來,全州各級各有關部門為120余名退休干部舉辦榮譽退休儀式,進一步增強了退休干部的獲得感、幸福感。

提升添能活動力,作用發揮有亮度

積極創造條件、搭建平台,廣泛凝聚離退休干部力量,充分發揮好老干部的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威望優勢,引導老同志為全州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一是深入推進“四在學校·幸福校園”活動,發放慰問金近200萬元,讓更多的農村留守兒童得到有效關愛。二是深入推進“立德樹人·以法育人”活動,組織開展主題教育和法治宣傳教育2600余場次,受教育青少年65萬余人次,助力德育引領工程得以深入實施。三是深入推進“鄉村振興·關愛同行”活動,開展農村青年科技培訓70場次近1萬人次,建成科技服務示范基地9個,帶動1667戶6500余人增收。四是深入推進“文教興州·五老助力”活動,爭取省關工委經費支持,舉辦“幼兒園園長及骨干教師培訓班”2期238人,創建農村幼兒園“研培中心”7個。五是深入推進“五老”參與社會治理活動。組織“五老”參與網吧監督114次、參與城區及校園周邊環境整治386次、參與矛盾化解738次。通過賦“銀發之能”,聚“銀發之才”,進一步譜寫了“銀發之曲”,展現了“銀發之美”。(王紫陽)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推動“四好農村路”邁向高質量發展
  切實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不僅助力我國農村交通運輸整體改善、面貌一新,更讓群眾生活品質不斷提高 貴州遵義楓元至苟壩,一條風景大道將沿途眾多旅游資源串線連片,讓游人“快進慢游”﹔四川雅安龍蒼溝熊貓翠竹長廊,公路接山川、連林田,與特色村居相映成趣,構成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黑龍江五常,混凝土水泥路鋪到農民家門口、修到田間地頭,一輛輛貨車滿載稻米送往全國各地……“五一”假期,多條全國“最美農村路”吸引游客紛紛前往“打卡”。一條條蜿蜒縱橫的農村公路,串聯起祖國的壯美山河,托舉起百姓的幸福生活。…
暢通社區“微循環”,形成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政策解讀)
  一頭連著社區居民,一頭連著個體戶、小企業,社區商業如“毛細血管”般讓城市經濟“微循環”越發暢通——自2021年5月商務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的意見》以來,2批次80個試點地區共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超1400個、服務居民3200多萬人。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以社區居民為服務對象,在步行15分鐘左右的范圍內,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為目標,形成多業態集聚的社區商圈,既惠民生,更促消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