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鄉村攝影協會走進桐梓

山海情深,跨越千裡盡顯協作真情。近日,廣東省鄉村攝影協會到桐梓縣開展採風活動,旨在通過鏡頭更好地展示粵黔東西部協作的好典型、好經驗、好做法。
珠海市鶴洲新區與桐梓縣正式結對協作以來,兩地始終堅持“桐梓所需,鶴洲所能”的原則傾情相助。在桐梓縣的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基地建設、人才隊伍建設、教育醫療發展、黔貨出山等方面持續發力,多層次、全方位的精准協作,助力鄉村振興,兩地建立起了割舍不斷的山海情緣。
走進桐梓縣人民醫院。
攝影協會一行先后到桐梓縣人民醫院、官倉鎮楠木村現代化數字農業改造項目、紅旗社區農耕文化館、夜郎鎮珠海同心幼兒園、縣中等職業學校、電商直播基地等地方,實地參觀了解東西部協作工作的開展情況、用鏡頭記錄協作成果成效。
桐梓縣官倉鎮現代化數字農業改造項目現場。
來自廣東省的醫生孫佳冰2022年8月到桐梓縣人民醫院耳鼻喉科進行醫療技術指導和幫扶。孫醫生遠赴千裡,用心用情幫助每一位患者減輕病痛,關愛每一位患者,用精湛的技術更好地推動醫療協作工作。攝影師以獨到的視角,專業的技巧,記錄下了支援醫生為患者檢查、關心患者的溫馨場景。
走進官倉鎮珠海同心幼兒園。
在桐梓縣官倉鎮現代化數字農業改造項目現場,工人們正在採摘干枯的果葉,為草莓更好的生長做好前期准備工作。2022年,該縣官倉鎮楠木村設施農業大棚進行現代農業升級改造,東西部協作資金投入199萬元,對棚體結構、環境整治、無土栽培種植設施等方面進行升級改造,用於綠色“草莓+水果番茄”等的無土栽培。
2021年,鶴洲新區萬山鎮與桐梓縣官倉鎮結對,投入結對協作資金57萬元實施官倉鎮紅旗社區綜合整治提升項目,主要用於翻新改造文化牆、宣傳欄,建設游客集散中心、農產品展銷中心、官倉鎮農耕文化宮等。
攝影師與數字大棚負責人、工人以及游客親切交談,用他們手中的相機記錄採收草莓的場景。
為更好地解決桐梓縣夜郎鎮適齡幼兒入學難的問題,珠海市鶴洲新區投入資金896萬元,對該鎮珠海同心幼兒園進行修建,該園建成后各類設施設備完善,能夠容納幼兒280名左右,為孩子們提供了優質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攝影師們頻頻按下快門,記錄下孩子們一張張笑臉。
教育乃民生之本,為更好的讓桐梓縣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受到優質的教育,珠海市鶴洲新區選派骨干教師朱紅華到中職校任教一年,進行學術研究和指導教學。攝影協會的攝影師用鏡頭記錄下朱紅華老師向學生們授課的場景,用鏡頭展現教育協作的實景。
據了解,此次廣東省鄉村攝影協會走進桐梓,開展粵黔協作採風,也是為順利舉辦“首屆粵黔東西部協作美麗鄉村攝影大賽”做准備,通過影像更好地展現粵黔東西部協作的好典型、好經驗、好做法。
“粵黔東西部協作這幾年取得非常好的成績,美麗鄉村建設也好,還有當地的黔貨出山這些也好,我們這次過來就是想把這一些成果的部分拍攝下來,把協作成果宣傳出去,也讓貴州這邊的項目有更多的人可以了解。”來自廣東省鄉村攝影協會的攝影師姜鐘濤感慨道。(文/圖 曹園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