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廣東省鄉村攝影協會走進桐梓

2023年05月11日18:03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山海情深,跨越千裡盡顯協作真情。近日,廣東省鄉村攝影協會到桐梓縣開展採風活動,旨在通過鏡頭更好地展示粵黔東西部協作的好典型、好經驗、好做法。

珠海市鶴洲新區與桐梓縣正式結對協作以來,兩地始終堅持“桐梓所需,鶴洲所能”的原則傾情相助。在桐梓縣的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基地建設、人才隊伍建設、教育醫療發展、黔貨出山等方面持續發力,多層次、全方位的精准協作,助力鄉村振興,兩地建立起了割舍不斷的山海情緣。

1、走進桐梓縣人民醫院。

走進桐梓縣人民醫院。

攝影協會一行先后到桐梓縣人民醫院、官倉鎮楠木村現代化數字農業改造項目、紅旗社區農耕文化館、夜郎鎮珠海同心幼兒園、縣中等職業學校、電商直播基地等地方,實地參觀了解東西部協作工作的開展情況、用鏡頭記錄協作成果成效。

2、桐梓縣官倉鎮現代化數字農業改造項目現場。

桐梓縣官倉鎮現代化數字農業改造項目現場。

來自廣東省的醫生孫佳冰2022年8月到桐梓縣人民醫院耳鼻喉科進行醫療技術指導和幫扶。孫醫生遠赴千裡,用心用情幫助每一位患者減輕病痛,關愛每一位患者,用精湛的技術更好地推動醫療協作工作。攝影師以獨到的視角,專業的技巧,記錄下了支援醫生為患者檢查、關心患者的溫馨場景。

3、走進官倉鎮珠海同心幼兒園。

走進官倉鎮珠海同心幼兒園。

在桐梓縣官倉鎮現代化數字農業改造項目現場,工人們正在採摘干枯的果葉,為草莓更好的生長做好前期准備工作。2022年,該縣官倉鎮楠木村設施農業大棚進行現代農業升級改造,東西部協作資金投入199萬元,對棚體結構、環境整治、無土栽培種植設施等方面進行升級改造,用於綠色“草莓+水果番茄”等的無土栽培。

2021年,鶴洲新區萬山鎮與桐梓縣官倉鎮結對,投入結對協作資金57萬元實施官倉鎮紅旗社區綜合整治提升項目,主要用於翻新改造文化牆、宣傳欄,建設游客集散中心、農產品展銷中心、官倉鎮農耕文化宮等。

攝影師與數字大棚負責人、工人以及游客親切交談,用他們手中的相機記錄採收草莓的場景。

為更好地解決桐梓縣夜郎鎮適齡幼兒入學難的問題,珠海市鶴洲新區投入資金896萬元,對該鎮珠海同心幼兒園進行修建,該園建成后各類設施設備完善,能夠容納幼兒280名左右,為孩子們提供了優質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攝影師們頻頻按下快門,記錄下孩子們一張張笑臉。

教育乃民生之本,為更好的讓桐梓縣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受到優質的教育,珠海市鶴洲新區選派骨干教師朱紅華到中職校任教一年,進行學術研究和指導教學。攝影協會的攝影師用鏡頭記錄下朱紅華老師向學生們授課的場景,用鏡頭展現教育協作的實景。

據了解,此次廣東省鄉村攝影協會走進桐梓,開展粵黔協作採風,也是為順利舉辦“首屆粵黔東西部協作美麗鄉村攝影大賽”做准備,通過影像更好地展現粵黔東西部協作的好典型、好經驗、好做法。

“粵黔東西部協作這幾年取得非常好的成績,美麗鄉村建設也好,還有當地的黔貨出山這些也好,我們這次過來就是想把這一些成果的部分拍攝下來,把協作成果宣傳出去,也讓貴州這邊的項目有更多的人可以了解。”來自廣東省鄉村攝影協會的攝影師姜鐘濤感慨道。(文/圖 曹園園)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推動“四好農村路”邁向高質量發展
  切實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不僅助力我國農村交通運輸整體改善、面貌一新,更讓群眾生活品質不斷提高 貴州遵義楓元至苟壩,一條風景大道將沿途眾多旅游資源串線連片,讓游人“快進慢游”﹔四川雅安龍蒼溝熊貓翠竹長廊,公路接山川、連林田,與特色村居相映成趣,構成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黑龍江五常,混凝土水泥路鋪到農民家門口、修到田間地頭,一輛輛貨車滿載稻米送往全國各地……“五一”假期,多條全國“最美農村路”吸引游客紛紛前往“打卡”。一條條蜿蜒縱橫的農村公路,串聯起祖國的壯美山河,托舉起百姓的幸福生活。…
暢通社區“微循環”,形成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政策解讀)
  一頭連著社區居民,一頭連著個體戶、小企業,社區商業如“毛細血管”般讓城市經濟“微循環”越發暢通——自2021年5月商務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的意見》以來,2批次80個試點地區共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超1400個、服務居民3200多萬人。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以社區居民為服務對象,在步行15分鐘左右的范圍內,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為目標,形成多業態集聚的社區商圈,既惠民生,更促消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