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普定縣馬場鎮:小麥收割迎豐收 水磨面助鄉村振興

2023年05月11日10:47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普定縣馬場鎮地處烏江流域上游,三岔河由西向東橫貫全境,形成了獨特的亞熱帶低河谷地帶。沿河流域全年氣候溫暖濕潤,土地平坦開闊,土壤肥沃,優越的自然條件造就了馬場悠久的小麥種植歷史,成就了馬場有著上百年歷史的農特產品——水磨面。

目前正是小麥收割季節,馬場鎮7500余畝小麥已經陸續成熟。微風吹拂,金色麥浪一望無際,飽滿的麥穗在藍天白雲的映照下顯得格外美麗。農機手駕駛收割機,穿梭在麥浪中分區作業,一粒粒飽滿的麥子被裝進了機艙。

正在收割小麥的馬場鎮雲盤村村民尚凱說:“今年的這個小麥基本上能夠產七八百斤,留下一點種子之后,剩下的都加工成水磨面條,可以自己家吃,也可以賣。”

以本地優質小麥為原料的馬場水磨面一直以來廣受消費者好評,水磨面的巨大市場需求也讓農民種植的小麥不愁銷路。

在馬場鎮雲盤村,村裡有一條河流經,依靠這條河,村裡好幾戶人家做起了產業,在河邊建起了水磨面條加工作坊。那時候的作坊是採取原生態的水推磨生產方式,在水中裝上風車,水的沖擊力帶動風車旋轉,從而產生動力,經過牽引設備,把動力牽引到石磨上,帶動石磨旋轉,磨出麥面,再加以制作,純天然制作手法,讓水磨面口感勁道,入口清脆香甜。

隨著時代不斷發展,馬場水磨面這種名片漸漸被推廣,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但是傳統的水推磨,水流是“硬傷”,到了旱季,小河邊上的加工作坊都會停工,一年隻能生產半年,因此水磨面生產產量十分受限。

為了解決傳統水磨面制作瓶頸,政企合作建成的馬場鎮水磨面園區穗冠生農業發展公司在三岔村拔地而起,公司徹底改變了傳統水磨效率低的問題。

走進水磨面加工廠生產線,七台石磨機加足馬力生產中,在一系列現代化設備的加工下,麥粒從磨粉開始、和面、制皮、軋面到涼晒、切段、包裝,整套工序一氣呵成,變成爽滑筋道是馬場水磨面,據工廠負責人介紹,廠裡現在每月的生產量相比傳統家庭作坊的生產量提高了十倍左右,改用和水磨相同轉速的電磨,用電力來帶動石磨研磨小麥面粉,不但大大提高了制作效率,還保留了傳統水磨面的口感。

穗冠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晟說:“因為馬場水磨面沿用當地優質小麥加工而成,它的口感筋道,麥香味十足,顧客的復購率特別高,為了滿足顧客的需求, 公司加大了生產的流水線, 一天的生產量在2000至3000斤,一個月的生產量在7萬斤左右。”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水磨面不僅是馬場鎮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戶增收的龍頭產業,也是吸引外地游客旅游觀光的絕佳亮點,成為魅力馬場一道亮麗的名片。

近年來,普定縣馬場鎮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積極轉變發展理念,在穩定優化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因地制宜,通過品牌建設、示范引領、農產品深加工等工作的推進,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延伸產業鏈條可持續發展壯大種養殖特色產業,以產業興旺推動鄉村振興。(丁盼)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推動“四好農村路”邁向高質量發展
  切實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不僅助力我國農村交通運輸整體改善、面貌一新,更讓群眾生活品質不斷提高 貴州遵義楓元至苟壩,一條風景大道將沿途眾多旅游資源串線連片,讓游人“快進慢游”﹔四川雅安龍蒼溝熊貓翠竹長廊,公路接山川、連林田,與特色村居相映成趣,構成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黑龍江五常,混凝土水泥路鋪到農民家門口、修到田間地頭,一輛輛貨車滿載稻米送往全國各地……“五一”假期,多條全國“最美農村路”吸引游客紛紛前往“打卡”。一條條蜿蜒縱橫的農村公路,串聯起祖國的壯美山河,托舉起百姓的幸福生活。…
暢通社區“微循環”,形成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政策解讀)
  一頭連著社區居民,一頭連著個體戶、小企業,社區商業如“毛細血管”般讓城市經濟“微循環”越發暢通——自2021年5月商務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的意見》以來,2批次80個試點地區共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超1400個、服務居民3200多萬人。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以社區居民為服務對象,在步行15分鐘左右的范圍內,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為目標,形成多業態集聚的社區商圈,既惠民生,更促消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