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縣龍場街道念好農房改造“四字訣” 繪就生態宜居鄉村畫卷
近日,走進修文縣龍場街道沙溪村,潺潺的沙溪河與青翠的山巒交相輝映,縱橫通達的鄉村道路兩旁是連綿不絕的農田,一張張洋溢著笑容的臉訴說著過去一年來艱苦奮斗引發的“變與不變”。一棟棟錯落有致的民房生動印証著老百姓們的居住環境,已在農村“治房”工作的縱深推進下改舊貌、展新顏,不斷釋放出農村人居環境改造“紅利”,鄉親們的幸福感、獲得感也愈發強烈。
村民家的庭院。
“我們積極動員群眾自主設計圍牆、院門、花池、假山、水排、院壩、牆面風格。除政府材料補助外,由群眾自主上山挖掘紛繁野花、播撒種子,實施小果園、小菜園和小花園建設,在節約成本的同時,不斷提質改造、各具特色,實現綠色生態以點帶面,人居環境變好變優。”龍場街道沙溪村第一書記李寧說道。
據悉,自農村“治房”工作開展以來,龍場街道因地制宜,通過壩壩會、小組會充分征求群眾意見建議,緊緊圍繞農村房屋精准摸排全面“清”、因地制宜規范“建”、強化審批嚴格“管”、盤活閑置高效“用”四個重點任務,在保留鄉土特色風情前提下,不斷正向轉變群眾“主人翁”意識,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改造“多點開花”。
“治房”改造中。
龍場街道黨工委委員、副主任楊志表示:“由於之前農村建房沒有整體規劃,主要根據群眾自身意願修建房屋,我們在‘治房’工作開展初期,普遍存在新建房屋選址較難、住房功能配套不全、閑置用房相對較多等問題。但龍場街道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群眾答不答應、高不高興、滿不滿意為出發點,制定宜居農房建設清單,念好‘清建管用’四字訣,嚴格落實‘以獎代補’模式,全力改善農戶居住環境。”
截至目前,在“治房”改造中,龍場街道共免費為村民提供2685方砂、996噸水泥、161.5萬塊磚,盤活閑置農房10棟,以獎代補317戶。實施評選機制以來,共評選改造優秀戶數40戶,獎勵資金4萬元。
修文縣龍場街道沙溪村。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如今,龍場街道的老百姓們始終秉承著這一理念,通過干群協作齊發力,人居環境與鄉風文明穩步提升,靠雙手真正把日子過牢、過實、過好,闊步走向新時代新農村的康庄大道。(圖/文 宋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